APP下载

分析《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的归化与异化

2010-08-15苏玉霞

文教资料 2010年2期
关键词:霍译杨译归化

苏玉霞

(郑州大学 外语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一、前言

《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堪称是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文学地位至今无人可以超越。它不仅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诗词曲赋中最辉煌的作品相媲美,而且可与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小说名著并列而无愧。它的语言艺术成就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语言艺术的最高峰,小说中的回目也别具特色,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审美价值。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两个《红楼梦》英译本有杨宪益、戴乃迪夫妇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Foreign Language Press,Beijing,1978)和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PenguinBooksLtd., 1986)。杨氏霍氏因完全不同的文化取向,分别采取了异化、归化的翻译方法。在翻译《红楼梦》回目中,前者采用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后者采用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二、归化与异化

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温努提1995年在其《译者的隐形》(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提出,文学翻译中译者可采用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1]。

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Domestication)旨在尽量减少译文中的异国情调,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一种自然流畅的译文。温努提认为,归化法源于这一著名翻译论说,“尽量不干扰读者,请作者向读者靠近”(Schleiermacher,1813/1992;Venuti,1995;19-20)。 他 还认为,主导文化社会“习惯于接受通顺易懂的译文,把外国文本中的价值观隐匿在本国的价值观之中,令读者面对他国文化时,还在自我陶醉地欣赏自己的文化”(1995:15)。在以归化法作为标准翻译法的文化社会中,正是译者的“隐匿性”使译文自然而然地归化于目标语文化而不被读者发觉(1995:16-17)。

异化翻译法(或异化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Minoritizing 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温努提创造的一个包含目标语文本的翻译策略术语。异化翻译法是故意使译文冲破目的语常规,保留原文中的异国情调。温努提把异化翻译法归因于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的翻译论说 “译者尽量不惊动原作者,让读者向他靠近”。[2]施莱尔马赫本人是赞同采用异化法的。温努提指出 在盲目自大地使用单语并把归化翻译法作为标准的文化社会中,应提倡异化翻译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异化法,表明这是一种对当时的社会状况进行文化干预的策略,因为这是对主导文化心理的一种挑战。主导文化心理是尽力压制译文中的异国情调。温努提把异化翻译描述成一种“背离民族的压力”(ethnodeviant pressure),其作用是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诸如目标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张美芳,2005)。

在国内关于归化、异化之争存在已久,鲁迅就曾说过“宁信而不顺”。归化与异化分歧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源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的差异,尤其是源语文化的身份和地位问题。如译者偏重于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的反应,则倾向于归化翻译;如尊重源语文化的身份和地位或试图故意保留其异域性,则倾向于异化翻译。真正要想做好翻译,就要求译者既忠实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要从译文读者的角度出发,对信息进行适当调整,让他们好读好懂,同时让读者轻松了解某些中国文化信息,达到翻译目的。

三、归化和异化在《红楼梦》回目中两个译本中的应用对比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著作,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深厚的佛教和道教意识。而在两个不同版本的翻译中,这种宗教文化意象的体现却迥然不同。如《红楼梦》回目中关于归化、异化在两个译本的例子:

例1:第六回里刘姥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宪益夫妇的译文(以下简称杨译)是:

Manproposes,Heavendisposes[3].

霍克斯的译文(以下简称霍译)是:

Manproposes,Goddisposes[4].

在封建社会的中国,人们把“天”视为自然界的主宰,而基督教徒则把“God”视为自然界的主宰。霍译直接套用了现成的英语谚语,译入语读者对此的理解是轻而易举了,只是如此一来,原文中的佛教色彩就被改写为了基督教色彩,霍克斯潜意识地把一个信佛的人变成了一个信奉耶稣的人。杨译则巧改“God”为“Heaven”,从而很好地保留了源语文化中的宗教色彩。可见,杨译的异化再现了道教文化的内涵,霍译的归化则删改了原文的道教意象。

因翻译目的不同,杨宪益夫妇以介绍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为目的,主要采用了异化翻译法;霍克斯以愉悦读者为目的,主要采用了归化翻译法。如:

例2:情妹妹耻情归地府;冷二郎一冷入空门(第六十六回)

杨译:AGirlinLoveIsRejectedandKillsHerself;

ACold-HeartedManRepentsandTurnstoReligion

霍译Shame drives a warm-hearted young woman to takeherlife;

And shock leads a cold-hearted young gentleman to renouncetheworld

其中,杨译的“情小妹”是“A Girl in Love”而霍译的是“warm-hearted young woman”,杨同样采用了异化,重源语文化,尽量保持源语文化的原汁原味这一异域特色,符合当时对痴情女子的描写;而霍译的只能呈现给国外读者一个朝气蓬勃、热心的年轻女子形象。杨译的“入空门”是“Repents and Turns to Religion”体现了佛教意象,而霍译是“renouncetheworld”。相比之下,杨译更贴切,霍更多考虑西方读者的文化习惯和接受程度,采取归化为主的翻译方法,自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由于他客观上受西方文化影响,主观上经常先入为主,过度地归化,过于强调接受主体的理解与译文的可读性,忽视了文化的流通性与兼容性,对宗教文化意象多采用意译法使其归化到英语文化,以目标语读者所熟悉但与原文信息相去甚远的文化典故来代替,这样就造成了源语意象在译文中的缺失与歪曲,使中国文化的一些独特文化内涵荡然无存,尽皆臣服于英语和西方文化。

例3:呆霸王调情遭苦打;冷郎君惧祸走他乡(第四十七回)

杨译:AStupidBullyUpforHisAmorousAdvances;

A Cool Young Gentleman Leaves Home for Fear of Reprisals

霍译:In pursuit of love the Oaf King takes a fearful beating;

And from fear of reprisal the Reluctant Playboy makes a hastygetaway

在这一段译文中,杨译采用的是直译、异化,意在忠于原文。而霍译用的是意译、归化,侧重形式、结构。其中“呆霸王”杨译为“A Stupid Bully”,霍译为“the Oaf King”,对于霍的归化翻译,读者很难真正明白“呆霸王”是一种称呼,指的是横行霸道的呆子,从而缺乏对人物形象更深层次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反映原文的主旨、意图。“调情”一词的翻译, 杨译是 “Amorous”, 霍译是 “In pursuit of love”,如果读者看到霍译的就不会体会到薛蟠好色,反而会认为是多情的薛蟠,从而产生异议。另外,霍译很注意押韵和结构,这里主要使用“介词短语+主语+动宾短语”的结构。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两译本各有千秋,在处理源语文化信息时主要分为两种方式:杨译则为了使英美读者了解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因而尽量保留源语文化色彩,基本上以异化、直译为主;而霍译为了取悦读者,让他们从轻松顺畅的阅读中得到享受,主要以归化、意译为主。因为翻译目的不同,两家译者的做法也有差别,关键是在采用归化与异化、意译与直译翻译策略时,译者应当注意把握“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既要考虑原作及原作作者,又要把原文的内容和作品的风格准确而生动地表达出来,同时还要想着译文的读者,翻译出来的东西要尽可能接近读者,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总之,虽然两家译者分别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法,但同样呈现给读者了精彩的内容,他们的译本至今在《红楼梦》的翻译史上举足轻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1]Lawrence Venuti,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

[2]Schleiermacher,F.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M].In R.Schulte and J.Biguenet,eds.(1992:36-54),1813/1992.

[3]Yang Xianyi,Gladys Yang (tra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M].Beijing:ForeignLanguagesPress,2001.

[4]冯庆华.红译艺坛——红楼梦翻译艺术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张美芳.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207-208.

[6]唐洁.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归化、异化策略对文化信息的处理[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

猜你喜欢

霍译杨译归化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归化翻译与江西诗法——以《鲁拜集》的三个七言绝句译本为例
论译者的翻译个性
——以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为例
以《红楼梦》三个版本为例探讨亲属称谓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论文学翻译中的形貌修辞*——以霍译《红楼梦》为例
杨译:以信仰的高度去敬业
多元系统论视角下翻译“归化”与“异化”的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