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10-08-15谢群
谢 群
(浙江工业大学 之江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的逐渐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对外汉语专业。从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来看,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文学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和汉语言文学专业相比,其课时数受到很大的挤压,往往是在前者课时的基础上减半进行,有的甚至更少。如武汉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中国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的总课时量为180,而汉语言文学专业则为432课时;湖南师范大学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文学类课程时数不仅较汉语言专业少了近一半,而且将文学类课程放入三十几门限选课中,只要修满28分学分即可,而文学类课程的总学分为19,共271个课时。
对外汉语专业不同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以语言类为主,减少文学类课程的课时是必然的选择,但问题是,在这么少的课时中,我们讲什么、讲多少、怎么讲呢?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课题。
一、文学类课程目前的教学弊端
文学课程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设置最早最主要的语言文学类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国内外文化、提高写作水平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目前的文学课程采用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相对有限,加上经济转型时期盛行的急功近利之风,以及文学学科自身固有的特点(如历史跨度大,知识点多,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等),文学经典越来越失去学生的关注。不管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是对外汉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都面临不小的挑战。
当前课程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表现在。
(一)教学内容庞杂,学生接受流于表面。本门课程贯穿上下五千年,横贯中西,时间空间跨度大;涉及作家作品众多,且涉及到了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多种学科。教师既要把这些内容融汇在几节课中向学生输出,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因此授课内容和课程设计较为简单,重点作品的阅读与分析量上也明显欠缺,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直觉感知能力。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课时量比汉语言文学专业要少,课堂教学内容一多,学生就很吃力,如果减少的话,教学任务又完不成。教师在检查教学效果时往往发现,学生对很多的文学知识和经典一知半解。
(二)偏于“教”而少于“学”,启发讨论环节不够,尤其是古代文学。古代文学是以古代汉语为语言载体的文学形式,现代大学生对此并不熟悉,独立学院的本专业学生古汉语阅读水平尤其有限。即使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对古代汉语也熟悉不够。因此在对文本缺乏足够阅读和掌握的情况下,谈不上师生的对话和主题的探讨。大量的课堂时间放在翻译字句上,教学只能侧重于教导而疏于启学。我在课堂讨论的几次实践中,就发生过学生沉默不语的冷场局面,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作品不熟悉,对研究方法不了解。
(三)教学手段简单,多媒体利用率较低。多媒体手段在当今教学中使用已经较为普遍。但对于文学类课程而言,主要体现在利用PPT梳理文学史发展线索,介绍、引证、比较相关背景资料。除了少数名作,文学教学很少有能够利用的音像课件来辅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当然,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有不少名作早就改编成影视作品。但改编后的文学经典语言载体已经发生转换,字里行间的文学魅力已经流失,更何况不少经典在改编后被灌输了改编者的意图和个人理解,和原来的文学经典已经大为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课堂内的教学就大受影响。
(四)考试手段比较单一。与现阶段的教学相对应,本门课程基本上通过闭卷考试来达到检测教学效果的目的。从每次考试最后综合论述题的回答情况来看,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现象比较多,独立思考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较为缺乏。这和学生平时不自己动脑,只记笔记有密切关系。
显然,在有限的课时中教授如此丰富的文学类课程内容,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对于今天的文学教学尤其是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教学来说,很有改革的必要。
二、文学类课程教学的理念探讨
文学教学虽不是很实用的技能教学,却是一门影响终身的课程。在若干年后内的写作和阅读生活中,青年时期的学习基础依然会起到强烈的影响作用。文学的本质是审美,是对人的生命、生活及其意义的叩问,文学阅读应以个人的感知参与到研究对象中,体验作家的真实生命,自觉地与生活在那个久远年代、遥远地域中的个人碰撞。文学的教学也是如此,在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文学作品缺乏了解、难以阅读的情况下,文学课程应当立足于阅读熟悉经典文本,接续传统,建设一种当代意识、语境下的新的审美情怀。
因此,我们是不是可以放弃以传统训诂、考释、研究为主要教学方法?这种方法重视学生认知能力、文献操作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研究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正像某些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1]虽然在古代文学课程方面,它可能会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有所帮助,但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帮助是极小的,短时间内也难以达到。而且对于之江学院这样的独立学院来说,这种方法难免有些曲高和寡,实施意义不大。
那是不是可以减少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的比例?传播文化知识确实是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之一,但由于其信息量的过于庞大,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很难达到效果。而且,在当今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很多知识在网上通过搜索就可以了解。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将其简化,只需要作简单的强化即可。
那么我们的授课内容应该是什么呢?
我们的主要教学方法应是应当整合学问与心灵、社会文化与文学文本,带着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已经远去的古代、现代文学,引发我们思考当下的当代文学,以及和我们相距遥远的外国文学。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对经典文本的阅读和探讨来诱发大学生的文化兴趣、启迪他们的感悟心灵,促进学生对创作与生活的热爱。从根本上来说,文学教学最终关注的应是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思想深度的加强、心灵感悟能力和文学才情的培养。
不仅如此,从现实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有利于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对外汉语专业学生毕业之后主要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对外交流活动,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从心灵出发,和外国人进行文学的交流远比简单介绍文学知识和作品内容要好。退一步讲,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会转行或考研,培养学生的文学才情,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助于他们从事和语言文学相关的工作也大有好处。
三、文学类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从以上的教学理念出发,我们应该怎样来教学呢?本文试以古代文学课程为例。
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加强思想深度、培养感悟能力和文学才情的目的出发,考虑到对外汉语专业的文学课程时数较少,本课程的基本教改方案为阅读—问答—讨论型古代文学教学模式,可考虑作如下操作。
首先,将所教授班级综合各种因素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应适当考虑学困生和学优生、男生与女生的比例,避免极端现象的产生。然后,在每一次上新课之前,布置经典作品的相关阅读任务,提出两三个问题供学生解答。问题的答案应具有一定的深入探讨价值,有时可以是学术界争论话题。为避免学生之间的互相抄袭,每个学习小组探讨的问题尽量避免相同。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就这所提问题提交书面报告。书面报告涵盖任务分工和题目答案,老师评定之后,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计入期末总分。
这种预习方式能够有效地将学生从被动的听讲现状中解放出来,督促他们去图书馆、网络熟悉作家作品来寻求问题的解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文学基本知识的讲授时间,同时平时成绩的刺激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当基本的文学知识点和相关的作家作品已经被学生所了解之后,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讨论。每次上课可以从每个兴趣小组中择取一到两人进行发言,将题目放到课堂上向全体学生征求解答,来达到讨论的目的。探讨内容尽量深入,联系当下和实际,加深他们的印象。最后,教师综合学术的角度、审美的角度以及个人的角度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讨论的结果不必一味求真,达到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即可。
笔者曾经在某个班级以“《诗经》为什么将《关雎》放在《国风》之首”为思考题做过一次试验,发现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但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后,发现答案大都用《毛时序》中的“正夫妇以风天下”来解释,大同小异。于是在讨论的时候,笔者又将它与其他一些爱情诗进行比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寻求答案。虽然最终讨论得到的答案并非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充分地了解到西周时期爱情诗的不同表现和意蕴,也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有了一定的思考。
这种教学模式应当有一定的考试形式与之相对应。在学期末,应结合教学情况,改革考试方式,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逼”着学生去思考,去准备,进而让阅读、思考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
期末考试可以推行分类测试法,即每学期的测试分两卷进行,第一次考试以背诵为主,主要考查规定篇目的背诵情况,以闭卷笔试为主,必要时辅以口试;第二次考试主要以作品阅读为主,以分析论述为主,闭卷或开卷视情况选择。
这种模式的文学课程教学,从教学目的来说,能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大为提高,也可有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尤其是课堂上的深入探讨,还将使他们对古代文学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书面报告的撰写和对某些前沿问题的关注对学生将来撰写毕业论文也将有实质性的帮助。从课堂效果来说,也将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沉闷状况,增强他们的上课积极性,增强互动能力。
四、该教学模式的不足与困难
这种教学改革思路虽然在笔者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已经得到部分实践,在激发学生兴趣,督促学生自学方面取得一定的效果 (如某些学生对某些作品的现代意义抱有全新的看法),但不足之处也较为明显。
首先,对外汉语专业文学类课程教学时数有限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大改善。发动学生进行问题的探讨,同样占去不少的授课时间,要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困难较大。很多时候,一个学期只能进行两到三次。
其次,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变学生的自习时间为授课时间,但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学生一旦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自学任务,心理上就很可能放弃,进而使得课堂讨论变成少数几个学生的陈述与老师的讲解。
最后,在教师方面,确定经典作品与相关论题,以保证学生的阐发和讨论空间是有挑战性的工作。问题的设置对老师的学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如果探讨的问题简单,学生不需要进一步思考就可以找到答案,会失去探讨的价值;如果问题太难,就会挫伤积极性。而难度适中又有意思的问题很难设置。
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要全面展开,极有可能会面临几个困难。其一,学生的自觉性问题。部分学生可能不够自觉,依赖少数同学的积极思考来获取成绩。其二,学校图书馆可能无法支持教学改革对图书资料的需求。教学方法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亲近文学,教会学生基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而这些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但一般来说,图书馆的复本书最多五册,图书资料可能供不应求。如果学生找不到原作来读,而是通过其它介绍性读物进行了解,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1]薛毅,王丽.文学教育的悲哀.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