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
2010-08-15叶达海
叶达海
(宝应县曹甸镇下舍中学,江苏 宝应 225808)
理解能力是学生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最为重要的途径。很多人一生中可能只是通过短短几年的语文教育来培养自身的理解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常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配合默契”等现象。这些都是人的理解能力强的表现。初中生正处在由少年向青年过度时期,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还很弱。而诗歌中那些含蓄深沉、曲折隐晦的诗句或意象,他们就很难理解了。诗歌以其优美的形式、简洁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独树一帜于文学王国之中。而其构思之巧、形式之美、内蕴之丰、抒情之浓,曾令多少人“铩羽而归,望而却步”。进行诗歌教学,则更是难上加难。然而,如果处理得法,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
对此,教师就应该采取化难为易、深入浅出的办法让学生悟出诗中所表达的深层含义,进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为此,我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在诵读中理解
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读书有过一段精辟的阐述:“大抵观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有得尔。”这说明诵读是学习理解诗歌内容的重要途径。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语言浅显易懂,学生通过反复的诵读就可以把握诗中的四个意象的含义:邮票表达母子之情,船票表达夫妻之情,坟墓表达丧母之哀,海峡表达恋国之思。可见诗人的感情是在逐步升华的。通过朗读,学生对诗歌脉络的认识逐步由模糊变得清晰,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古人云:诗无达诂。就初中生而言,对诗歌的理解不要求多么深刻、全面,他们对诗歌内涵的把握有个逐步理解和深化的过程,所以重视诵读是初中生学习诗歌的前提。
二、在思考中理解
理解是一种思维活动,它是在思考中逐步完善的。
由于受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诗歌中所表达的内涵读者不能一下子就弄明白,需要不断咀嚼和品味。如《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引用了这样的诗句:“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这些诗句学生一时不能理解,只有经过不断的思考、分析才能有所感悟。经过不断的思考,有人认为“也许有一天”虽是或然,也是必然,更是作者充满自信的表现;有人认为“意志是我”,说明了“我”已经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因为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要用坚强的意志战胜自己;有人认为 “不系之舟是我”,是说“我”就像那自由行驶的小船,乘风破浪,向着理想,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也有人认为“智慧”是指聪明的脑袋,是自身条件,而“绳索”和“帆桅”是外在条件。可见作者当时目标远大,意志坚强。俗语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通过思考,集大家的智慧,同学们对诗句内涵的理解就深刻多了。
如果学生能经常地思考,逐步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理解能力就会有所增强。
三、在观察中理解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接受信息大部分来自观察。若要真正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内涵,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很有必要。
在教刘禹锡的《秋词》这首诗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含义,我要求学生到野外去观察,看一看秋天里的田野哪些景物是令人悲伤的,哪些景物比春天还美。同学们通过观察,认为草木枯萎、秋风萧瑟、寒意袭人等都容易引起诗人产生悲凉的情绪;而金黄的稻谷、雪白的棉花、秋高气爽等景象又是春天无法比拟的。
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同学们加深了对诗句的理解。
四、在情境中理解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的局限,对前人的生活感受不深,因而对诗中的某些内容理解不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适当地描绘当时的情境,以启发他们的感悟,帮助他们理解。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往事依依》一文中引用了田汉《南归》中的四句诗:“模糊的村庄已在面前/礼拜堂的塔尖高耸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园柳/屋顶上寂寞地飘着炊烟。”她说,老师在教这首诗时,同学们都被感动了。我也用抒情的语调朗诵,甚至播放录音磁带上的配乐朗诵,同学们还是无动于衷。我想,这也许是他们对当时的生活感受不深的缘故吧。于是,我就给他们描绘了这样的情景: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一个游子离开家乡已整整十年。这期间他耳闻目睹了战争和自然灾难给劳动人民带来的种种灾难,尝遍了人间的疾苦。他多么想回家看看,终于机会到了,使他如愿以偿了。他匆匆往回赶,走啊,走啊。突然,他的目光碰到了儿时常去游玩的礼拜堂的尖塔,立刻意识到家乡就在眼前了,心头甭提多高兴啦。此时此刻他对路旁的一草一木感到格外亲切。他看到的园子仿佛就是十年前的园子,只是园子里的柳树长大长高了。他边走边看,看到村子里几处炊烟在袅袅升起,但看不到欢乐的、热闹的景象,顿时产生了寂寞悲凉之感。他想着想着,眼泪夺眶而出……同学们听着、听着,仿佛被带进了我所描绘的情境中,教室里也是鸦雀无声。这时,我让他们再朗读这四句诗,他们读得很认真,很有感情,似乎也被诗中所描绘的情景感动了。
我发挥语言的功能,设置了特定的情境,把学生引入到诗歌所创造的意境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诗的理解。
五、在比较中理解
毛泽东同志说过:“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比较,我们就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找到头绪,悟出道理。
在学习了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以后,我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同《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进行比较,特别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句表明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突破了儿女私情的藩篱。而《天上的街市》则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描绘了自由幸福的理想生活。这样的情景又与当时的黑暗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由幸福生活和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思想感情。通过对比,同学们对《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诗的语言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的表现力。要理解诗的内涵,还必须从语言上去分析。如冰心的小诗《成功的花》只有短短五行,不足四十个字,却饱含了深刻的哲理,原因就在于诗的用词准确、鲜明、生动。如果将诗中的“惊羡”、“明艳”、“浸透”、“泪泉”、“洒遍”、“血雨” 等词换成“惊叹”、“鲜艳”、“浸入”、“泪水”、“洒下”、“鲜血”,就可以看出原诗中的词言简意赅、意境隽永,而换的六个词则逊色多了。
通过比较,同学们加深了对诗的理解。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我们在诗歌教学中要高质量地完成教材所规定的诗歌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不仅如此,诗歌教学还可培养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不只是对某一首或几首诗的理解,而是掌握理解的方法,针对具体的诗歌或朗诵,或思考,或观察,或设置情境,或作比较……选择恰当的方法,学生不仅能迅速理解诗的内涵,而且能提高理解能力,真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