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仰的价值,教育的灵魂
——浅议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问题

2010-08-15刘剑

文教资料 2010年1期
关键词:理想信念信仰价值

刘剑

(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信仰的价值,教育的灵魂
——浅议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问题

刘剑

(宁夏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信仰作为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以其特有的认同、整合、劝导等价值功能,构筑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坚强堡垒,成为了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主题和重要途径。

理想信念教育 信仰 信仰建设

信仰之所以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是因为信仰不论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而言,它都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关于行为善恶的最高标准,为社会道德体系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依据。今天,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面对高校教育的改革创新,信仰包涵的价值整合、文化认同、行为引导等功能和特点,必然成为我们驻足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困境面前,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信仰的价值

信仰是人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或精神机制,是在某种文化形态下形成的,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取向具有支配作用的主导性精神机理,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评价、选择与行动。因此,信仰属于精神范畴,是整体的精神姿态和综合的精神活动,它的指向与归属是明确、自觉、积极和主动的,“它给人们提供的是除了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构成人类不断向历史纵深延伸和向未来极限挺进的精神支柱”,体现出对改造自然的情感冲动,或是对生存状态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信仰属于文化现象,是被动地依附于某种特定的社会文化形态发生发展、固化定型,而它的指向又被划归于所依附的文化圈,“最终归属到特定的国家、特定的民族、特定的社会群体、特定的阶级”。信仰属于价值观念,它构成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力和判别力,指导人们开展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并时刻支配、调度甚至控制着人的某些思想和行为。正如李德顺所说:“信仰是人生的 ‘主心骨’”,“成为价值意识活动的调节中枢”。

二、信仰对理想信念教育的作用

对于一个时代或一个民族而言,信仰可以检验主体理想信念的同质同向性,并对主体理想信念具有无限制的强制性和趋同力,直至归附于它的终极指向。

(一)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积极的理性评价

理想信念的确定是个体自我意识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只有上升到理性阶段,才具有科学的情感指向,并发展定型为科学的追求和愿望。信仰与理想信念的终极指向殊途同归,信仰价值体系涵盖整个思想意识的理性层面,并对理想信念上升到理性层面提供逻辑上的论证作用,尤其对理想信念的价值指向和社会经验积累提供完整的理性评价。

(二)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明确的终极指向

对于个体而言,信仰是寻求绝对和终极的精神渴望,是人的精神支柱,始终引领着人们向无限递升的目标前进。从这个角度讲,信仰所指向的终极价值正好为理想信念的确定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同时,理想信念本身又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终极价值取向合理性说明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对未来价值目标的情感取向和行为诉求,它的精神轨迹与信仰的终极指向正好是一致甚至是完全相同的。

(三)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固化的精神形态

信仰是对文化价值的真理性认识和反映,它的形成不是出于个体的某种嗜好,也不是屈从于某个权威的命令,而是根据满足个体价值需求的程度,整合社会生活中分散的个体意识而形成固化的精神形态,即共同信仰。共同信仰反过来对个体的思想意识与行为目标进行牵引和指导,使个体的思想意识、意志品德等方面获得足够的情感张力,并从中体验和认识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四)信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完整的价值体系

从文化形态方面看,孕育和培养信仰发生、发展的特定文化形态,赋予了信仰完整的价值体系,从信仰的对象、信仰的追求、信仰的终极指向等方面都有它特定的精神机制在发挥作用。它“是一个多维度的综合体。其中每一个维度都有自己特定的对象、特定的应用范围和特定的取向,并且统摄着一系列评价规范和基本准则”。因此,信仰的价值体系成为人类思想观念体系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它积极地评价着人类的思想行为规范和社会秩序,并成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指南。

三、如何加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信仰建设

信仰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价值基础,除了依据其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之外,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功能、层级结构和对个体行为的指导,更直接地为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明确了发展方向。

(一)在内容上

面对多元的文化格局,信仰体现着对文化形态的认同,所以要始终用核心价值抢占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信仰对文化形态的认同,对内是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能量释放,对外是表现在终极目标上的一种动力和支柱,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合目的、合规律的探索和创造。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急剧变动时期,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成为高校信仰建设的重大课题。高校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了解不同文化脉络的基础上,自觉调整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形成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尊严”的思想共识和价值信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高校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

面对多样的社会思潮,信仰体现着对主流意识的整合,所以要始终用爱国主义唱响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主旋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信息网络化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一些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密切关注广大师生的思想动态,客观、科学地分析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本质特征,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使爱国主义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思潮,成为凝聚全民族发奋图强的精神符号。

面对一时紊乱的道德秩序,信仰体现着对主体行为的塑造,所以高校要始终用理想人格引领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新风尚。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下形成了独具魅力的理想人格模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经受了无穷的拷问和验证。今天,我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将自我完全置身于市场经济运作机制中,在领悟社会现实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确定的文化心态和人格取向,不仅要继承传统理想人格的优秀品质,而且要具备追求利益的经济职能,更要在解决社会主义背景下人生的终极意义、恒久的价值关怀和道德的安身立命上富有新的历史意义和时代特征。

面对复杂的利益冲突,信仰体现着对个体需求的满足,所以高校要始终用和谐理论构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支撑点。信仰是伴随着人类生存意识的发生而发展的,当人们不满足于现实的生存状态时,便自觉地萌动了对另一种生存状态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无休止的向往和追求最终定格为信仰。“和谐理论”的产生,是实现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矛盾和解的协调发展,表现了更高的思想和生活境界。因此,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和谐理念,为全面解答广大师生不满意、不理解的热、难点问题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二)在方法上

确立主渠道与主阵地统一的教育思路。作为高校信仰建设的主渠道,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在发挥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改革创新,建立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实践、需求与满足相适应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在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精神需求的基础上,完全将信仰价值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之中。另一方面是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为信仰价值教育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坚持普适教育与个性引导的教育原则。从目前现状来看,学生对信仰价值的趋同,都是在客观现象的转述之下,被动地形成对社会经验的初步认知和理解。因此,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社会主义信仰必须合乎个性发展与价值认同形成的规律。首先,注重个体引导。除了采取针对学生群体的普适教育外,高校还要注意分析个性差异而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其次,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尊重个性发展和个人价值观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高校应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仰,进而整合、提升为自己的主导价值观。

实施学科渗透与专业捆绑的教育方法。首先要找准结合点。高校应充分挖掘各专业教学中蕴含的信仰价值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与成才的关系上确立科学的理想追求。其次要瞄准切入点。将信仰价值的相关内容渗透进专业知识的科学性、知识性与思想性之中,高校应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要遵循规律。高校要遵循信仰发生的规律,尊重学生的情感认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对正确价值、科学信仰的趋近和追求。

发挥校园文化与舆论导向的教育功能。首先,高校要加强党在思想理论界的领导,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在传媒上的传播和宣传力度,确立舆论宣传的正确理论导向。其次,高校要正确把握网络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开辟网上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宣传阵地,坚守网络阵地的主导地位。最后,高校要注意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舆论引导功能,从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方面入手,提炼蕴含信仰价值导向的主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教育的人文环境。

(三)在机制上

完善评价机制。在定性方面,高校要始终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纳入信仰建设的目标、任务中,充分发挥其在凝聚力量、引领风尚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转化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觉行为。在定量方面,高校要坚持从基本规范抓起,鼓励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把价值认同体现到日常生活、同学交往之中,在为别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增强价值认同,养成良好习惯。

完善整合机制。一方面高校要对信仰建设目标进行整合,使信仰建设的目标与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引导学生在科学信仰的价值选择中树立和谐发展的思想观念。另一方面高校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摒弃过去只依赖学校政工人员和教师的单一形式,建立基础性、全员性、开放性的教育模式,确立全方位的信仰建设网络,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完善协调机制。针对当前高校学生因家庭贫困、竞争力较弱、就业压力大而存在的思想问题和行为偏差,高校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机制,关注学生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增强他们的自主自立意识、民主竞争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大力倡导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建立公正、合法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大学生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完善控制机制。高校要加强信仰建设,必须构建教育与管理互补的控制机制,不仅要依靠道德观念进行教育,还要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管理,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融入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对那些诬蔑社会主义制度、诋毁党的先进理论的种种谬论,进行坚决的批判,保证当代大学生在正确认识信仰现象的基础上,消除对信仰本身的盲目排斥,给信仰以应有的地位,为确立科学的信仰奠定基础。

[1]荆学民.论信仰价值的发生.哲学研究,1994,(5).

[2]刘小枫.拯救与逍遥.

[3]李德顺.论信仰.

[4]张成珊.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的建构.

[5]戴素芳.当代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障碍及其排除.交通高教研究,2003,(1).

[6]王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道德信仰的历史逻辑功能.扬州大学学报,VOL10,(4).

[7]檀传宝.论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2).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信仰价值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