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探讨

2010-08-15唐敏仪

文教资料 2010年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辅导

唐敏仪

(广州医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学生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182)

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探讨

唐敏仪

(广州医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 学生办公室,广东 广州 510182)

文章阐述了在信息时代的社会大背景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新途径,探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模式及可行性分析,旨在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道路。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 搭建

近年来,随着大学生自杀等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的不断出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成才、高校校园的环境稳定及社会大环境的和谐发展等一系列问题。高校及社会各界应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普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利用网络时代的优势,建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发展。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1.大学生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多数是健康的,表现为有较稳定的思想,乐观自信,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随着高校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社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竞争越来越大,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非正常死亡的个案屡见不鲜,出现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呈现增多的趋势。

2.高校普遍未能在全体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高校教育方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基本上都是片面地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教授及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严重不足,未能在高等教育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及心理及健康教育。同时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机制也不完善,普遍未能在全体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短缺。

在众多高校中,心理咨询工作往往由专职学生管理人员兼任,欠缺专业的、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而专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学历水平、学科专业组成参差不齐,同时他们的教育立场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者迥异,难以客观地胜任心理咨询工作的要求,以致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顺利开展。

另外,由于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人员的短缺,导致扩招环境下的高校学生更难以“受惠”。

4.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影响了高校面对面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的开展。

目前,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但很多学生都存在着认识误区,认为“接受心理咨询,被同学知道了不好”,或把心理问题误认为精神问题等,从而把自己的心理问题长埋心中,不主动寻求面对面的心理辅导。

5.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影响直面的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的开展。

高校学生普遍地学习课程多、任务重;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短缺;多校区管理,学生所在地域与高校心理辅导人员或外界心理医生工作地域存在较远距离;心理咨询中心位置设立不佳等情况,因此,高校学生接受直面的心理辅导存在较多的不便之处。

二、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模块设置构想

高校应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的功能,立足于全校学生,为其提供一个高效、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环境,充分利用各种心理辅导资源,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网络平台模块设置构想如下。

1.阶段心情模块。

针对不同阶段(新生、在校生、实习生、毕业生)的学生特点,建立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模块,如对新生着重进行专业思想教育、角色转换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对在校生主要进行养成教育;对实习生进行社会道德教育、人际沟通教育等;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择业指导教育等。建立“阶段心情模块”对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有阶段针对性的、广泛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

2.实时网上心理咨询门诊模块。

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医生开设实时网上心理咨询门诊,充分运用社会资源介入高校心理咨询教育工作。网上心理咨询门诊能避免直面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的尴尬,最大化地减少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广大学生能便捷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3.心理测试模块。

开设在线心理测试,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即时评估和存档,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对问题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治疗。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进行随时的、自选的心理测试,掌握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并在专业意见的指引下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4.互动交流模块。

创建在线的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平台,在团体氛围中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实现“助人自助,互助成长”的心理教育辅导宗旨。该模块把学生问题分为公开型及隐私型两类,可根据学生的选择对其问题进行公开化或隐蔽性探讨,在讨论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的成长。

5.心理减压站、心理充电站、情景训练站等模块。

此模块让所有学生、老师能随时进行自我心理减压、心理培训、心理调适及情景模拟训练等,通过网络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功能,全面提高师生心理健康素质。

平台各模块通过内置手机短信平台实现简单的信息交流,使心理咨询工作人员在脱离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能随时接收到学生的心理疑问,学生也能通过手机接收到最新的辅导信息,能更及时地为广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更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意义和价值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是网络时代的迫切需求。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网络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尽情地、不受限制地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网络生活成为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应及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抢占网络阵地,以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网络的平等、开放和互动,网络资源的丰富多彩,大大激励了当代大学生的尝试心理。在网络空间,大学生能充分体会独立自主的感觉,能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外界的干扰“为所欲为”。网络的隐匿性、便捷性和互动性等特殊功能使大学生对其产生了特殊的感情,网络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有利于其发泄不满,说出痛楚等。因此,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符合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3.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能广泛铺开心理健康教育,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能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进行广泛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宣传,能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不足甚至缺失的现状,通过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心理专家参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开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新局面。

4.建立心理健康互动平台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心理健康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学生之间及师生之间互动交流的空间,能以心理互动、群体教育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在互动过程中能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是一种认知的教育、体验的教育,能达到知行并重的教育效果,能充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四、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1.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需求可行性。

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与时代接轨,充分发挥网络时代的优势,符合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是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形式的一大创新,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需要,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2.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技术可行性。

从网络平台模块的设置构想分析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的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可行性:整体设计上可用后台SQLSERVER数据库加JAVA网站来实现。具体各模块初步设计如下:

阶段心情模块可将各种相关电子资料进行归类,通过索引等模式实现资料共享,达到按需查看相关辅导资料的功能。

实时网上心理咨询门诊模块可根据网速及咨询人要求通过实时视频和文字交流方式实现。

心理测试模块,互动交流模块,心理减压站、心理充电站、情景训练站等模块可结合论坛实现技术进行,在后台数据库预置最新的心理测试题库和辅导指引。

各模块中根据需要与手机短信平台实现对接,发送接收短信的功能实现可通过高校原有手机短信应用平台或新增短信猫设备。

从技术角度分析,搭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网络平台切实可行。

[1]刘韧.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6-288.

[2]韩继莹.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47.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网络平台辅导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