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2010-08-15陈晓贤

文教资料 2010年1期
关键词:智商智力心理健康

陈晓贤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学生处,浙江 绍兴 312000)

论情绪智力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陈晓贤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学生处,浙江 绍兴 312000)

在校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完善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情绪智力教育与其综合素质培养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情绪智力的培养对大学生就业、身心健康、社会适应、领导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意义、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构成、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大学生 情绪智力 素质教育

传统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客观价值和功能,认为知识就是力量,将知识等同于智慧,进而将智商的高低作为预测个体后天生活成就高低的重要指标。而在现实的教育实践中,许多智商高、学习成绩优秀者业绩平平,而智商一般者往往成绩斐然。心理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统计,提出了情商 (即情绪智力)的概念,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有一定的智商,而且要有较高的情商。

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跟智商的开发一样,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但情绪智力教育跟智商教育又不同,因为情绪智力主要跟人的情绪的驾驭和环境的适应相关,培养的是学生的某些特质,如耐心、爱心、宽容、分享、自信、团结、协作、抗挫折能力、适应性、自控能力、责任心等。正是因为情绪智力教育不像智商开发那样便于操作,所以很多大学只是在情绪智力教育的某些点上做了一些工作,不具有系统性。

非系统的情绪智力教育的缺陷是,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可能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具有不同的情绪智力特质,零散的情绪智力教育未必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把这些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网,最后把这些网组成面时,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出其中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本文试图从大学生情绪智力培养的意义、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构成、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等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培养大学生开展情绪智力教育的重要性

在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并将此作为办学理念之一,注入到当代人才发展教育的观念之中。因为人的发展教育必然是人的整体素质培养,以自强自立、适应社会为准则,根据青少年成长中心理、情感变化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研究导致其生理、心理环境变化的诸多要素产生的根源,把教育从灌输转化为怎样让青少年幸福、健康成长上来。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规定,要求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建立心理健康档案,这是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真实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基础性工作。良好的情绪智力能给大学生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适应社会的竞争。情绪智力是一个人有效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因此,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无论是对大学生的学习,还是对他们未来的工作与生活,其意义都是很重大的。

二、大学生情绪智力的构成

(一)大学生的自我感知力。

大学生已具备情绪的自我感知力,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大多具有移情的能力,不仅能看到他人的情感,而且能用心灵去感受,但也存在一些自我情绪认识不足和自我评价有失客观的情况。如今,许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是被宠爱的对象,到了学校后,没有了父母的照顾,难免会手足无措,对他人和环境持漠视态度,心理的包容性差,缺乏爱的能力。因此,大学生应随着自我认识的深化而调整和改变自我,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二)大学生的情绪控制。

大学生能够妥善处理自己的情绪,及时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但面对压力产生负面的情绪,甚至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学生普遍具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和知识素养,对于情绪情感体验深刻,加上社会和自我的高要求和高期望,因而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具有一定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情绪心理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总以积极乐观的情绪为基调,能克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但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情绪心理未获得健康发展的大学生,情绪波动性较大,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尤其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容易由于对情绪情感缺乏妥善处理的能力而跌至失望的谷底,进而产生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

(三)大学生的自我激励。

大学生能积极地进行自我激励,正确对待竞争,能够整顿情绪,让自己朝着正确的目标努力;但也有一些学生思想不集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的大学生乐于从事学习、工作和其他实践活动,能胜任一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任务,并逐步提高效率。也有一些大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各项活动的热情,缺乏自我激励或抑制冲动,难以集中注意力。他们的学习、工作效率低,往往容易半途而废,经常表现出对工作学习的厌倦情绪。在面对竞争时,他们也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常常以消极情绪逃避现实,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惰性。

三、开展情绪智力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强化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良好的认知发展和社会化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发展时期,其主要活动都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与实现的。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要求,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率、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其能否主动适应现代社会和取得事业的成功。

(二)增强自我激励和心理承受的能力。

当代大学生是感受敏锐、情感丰富的青年群体。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仅给他们带来了物质文明上的实惠,而且由于社会利益的调整、竞争压力的剧增,也给他们的心理产生了相当大的冲击和影响。通过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目标,以促进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情绪,进而增强学生的耐挫力,不仅是情绪智力教育的重要内容,还有利于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三)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活动,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四)开展情绪智力教育,发挥好互联网的作用。

大学生受社会信息、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加直接和强烈。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给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也日益普遍和深入。因此,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开展情绪智力教育的有效途径。

(五)加强校园社团引导。

社团是大学生中一种自发的具有很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组织形式,是大学生基于共同兴趣、爱好,为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而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它也是推动情绪智力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充分自由沟通、广泛交流,拓宽了交往的渠道,促进了良性人际关系的形成,增强了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身心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学生社团活动能使大学生的情绪智力得到全面提高,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

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为目前大学生一种能动的主观愿望。情绪智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条件,而社会化又反过来促进情绪智力的健康发展。因此,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情绪智力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各种形式逐渐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挖掘自己的潜能,开发自我、展示自我、激励自我;通过社会调查、社会公益等活动了解社会,理解他人,学会乐于助人,互相关心帮助,提高自身的移情能力,从而在实施活动的过程中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总之,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从新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到他们毕业离开学校为止,学校都应该随时进行情绪智力培育。今天在校的大学生都是跨世纪人才,他们的文化素质特别是情绪智力素质状况,都将决定着中国的明天。因此,学校不仅应培养学生的高智商,更应培养学生的情绪智力,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1]徐小燕,张进辅.情绪智力理论的发展综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6):77-82.

[2]祝雪虎.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特点和作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3):91-92.

[4]陈伟伟.大学生情绪智力的初步探究[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1):107-112.

[5][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EQ)[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48.

[6]白静.关于当代大学生情商问题的思考[J].中州大学学报,2002,22,(4):61-69.

[7]郭德俊,赵丽琴.情绪智力探析[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1):22-25.

[8]吴远,唐金玲.情绪智力与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03):35-38.

猜你喜欢

智商智力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智力闯关
智商欠费的男友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