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大学生情感困惑及其影响机制
2010-08-15李成冬
李成冬
(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科,江苏 盐城 224051)
现代大学生情感困惑及其影响机制
李成冬
(盐城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学生科,江苏 盐城 224051)
当今世界衡量人才的标准不仅看中人的知识、能力,更注重人的责任心、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知识分子,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从思想行动上把自己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全才全人。学校教育的最大功能在于塑造人的灵魂,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社会化。然而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往往是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分数,轻情感、意志等。大量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高智商不等于他有高成就,智商不能决定一切。一个人最后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情感商数(EQ)。因此,在高校对大学生开展针对其感情方面的情感教育仍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情感教育 问题 干预方法
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心理的发育水平,决定了其在生活中随时会面临恋爱与情感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大学4年或5年毕业时,谈过恋爱的同学约占调查总人数的80%,在大学生群体中,对谈恋爱持赞成态度的占81.5%,在1997年时对全国大学生的调查“大约65%的大学生已经有了恋人”;如今的校园“网络、兼职、谈恋爱”成为许多大学生校园生活的部分。可以说,追求爱情是令人心动的,同时也是最令大学生心烦的问题,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按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恋爱本身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由于身处学校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以及该年龄段的心理状况、社会化水平、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恋爱与情感的问题有时会不容易处理好,从而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其消极情绪广泛地渗透到大学生的一切活动中,并明显地影响到其学习、生活和健康。因此,了解大学生的情绪状态及调节能力和调节方式,对其有效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尽管国内已有过相关研究,但多数没有年级区分,或仅就调节能力、调节方式的某一种方面进行调查,缺乏对某一年级所发生的情感问题、调节能力、调节方式的系统研究。[1]
这些问题以往已经有了许多研究和方法,但对恋爱与人际关系、学业、失恋过程等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新问题的产生,相关报道不够,本文关注和讨论了具体问题的干预方法。
针对目前大学生个人情感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首先深入观察和了解大学生自身情感发生的特点;其次针对其特定阶段的相关特点采取正确的教育引导方式加以教育,例如采取互动活动、开设专门的团体讨论论坛及与心理导师直接交流和攀谈等;最后总结教训、摆正思想、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
1.大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一般地,大众认为,情感是由人的社会性需要能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又称社会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大学生特定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规律,再加上来自社会和家庭等外部的因素,构成了他们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1)情感的外显性。大学生很重感情,也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更具高亢热烈,表露明显且转变较快的特点。
(2)情感的波动性。作为青年人的大学生,往往容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表现出情感在相对立的两极之间转移强度的迅猛和速度的迅捷,使他们的情绪活动易于波动而不易控制。
(3)情感趋向的社会性。大学生不再像中学生那样,常为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动感情,而更多的是因为各种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和社会生活中的善恶是非曲直而触动感情。他们会为一场中外足球比赛的胜负或欢呼雀跃或伤心落泪。
(4)情感的过渡性。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自我意识的确立,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相对于中学生来说,情感趋于稳定。但大学生由于受自我意识觉醒发展的制约,当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不一致,个人的需要与现实的满足出现矛盾时,则情感会产生波动,因此,情感呈现出从波动趋向稳定的过渡性。
由于大学生具有上述这些情感特点,因而我们对其进行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这也为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在大学生中开展情感教育的一些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可挖掘和培养的,而且其操作并非高不可攀。因此,在大学教育中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笔者以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相应的情感教育:
(1)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教育是人与人情感上最微妙、最细腻的相互接触,教师自身的情感、品格、为人,对学生人生观及个性的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理解和信任,会使学生感知人与人之间的美好关系,并产生模仿意向。教师与学生进行和谐的情感交流,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思想沟通,从而提高教育效果。交流往往是通过表情、身体动作和语言来实现的。要想打动学生,使其接受教育,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用“心”去教,用“情”去导,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充分运用教师自身的感染力向学生提出要求,使其感到亲切与善意,并乐于接受。
(2)创设情境的策略。俗话说“触景生情”,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为培养良好的情感,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情境的创设来开展情感教育,一是自然情境。自然美是教育青年学生认识世界,对现实生活产生美的需要的主要内容之一,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游览、参观及调查等活动,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这一切正是其他思想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二是人文情境。青年学生喜欢看影视和文艺作品,并且往往把其中的某些人物作为自己效仿和崇拜的对象,深受他们的影响。文学艺术作品中英雄模范人物的高尚情操、崇高品德和坚韧不拔的信念、毅力等,最能激发学生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热情,从而获得追求美好人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可以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评价、欣赏文学艺术作品,组织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影视作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等,以此达到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目的。
(3)利用主体实践引导体验的策略。情感与认知过程密切相关,认知过程是情感的基础,有了认知才有情感,所谓“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知之深,爱之切”。一个对祖国悠久历史、风土人情一无所知的学生是难以产生爱国主义情感的。所以对学生情感的教育培养应从提高其认知开始,认知发展情感,情感充实认知。而认知的获得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则可更深刻而内在地让学生在社会、科技、体育、艺术等实践活动中反复感受,使情感更具实际效果。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绿色行动、敬老爱幼等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献爱心、伸援手等济困献爱活动帮助身边有困难的同学,从而培养学生拥有助人为乐的品德和关心他人的情感。
3.缓解大学生情感问题的教育对策
减少大学生情感问题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感恩意识的过程,大学生的情感问题会引起大学生家庭观念的淡化、爱情观念的异化和友情观念的复杂化。大学时代既是学习掌握知识的黄金时代,又是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笔者认为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大学生的情感问题,培养他们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
(1)加强人格健全教育。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整合,人格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其能否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也直接关系到个体生活的质量乃至整个生命的质量。现实中那些“有才无德”、“有事业无快乐”、“有朋友无友谊”的现象,都反映出人格的畸形发展及生命质量的下降。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生命教育课程、德育和心育课程,加强人文教育等方式来减少大学生对亲情的回避和抗拒,对爱情的茫然无措,对友情的冷漠无情。
(2)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提高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如:把“感恩”教育列入必修课、纳入大学生量化考核中去,通过设置有意义的感恩活动,唤醒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激发大学生的感恩行为,同时,社会也要开展积极的舆论来呼唤感恩意识。
(3)注重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重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来自于人际关系失调。而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沟通和交流,所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以诚待人、言而有信、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并注意上网适度,在信息时代切忌让“人与机器”的现象代替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通过学校提供的各种平台,达到人际和谐。
(4)有效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大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要勇于创造、善于创造,相信自己能够走向成功,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并形成新的兴趣和动机等。情感健全的大学生会把热情、创造智慧用在学习和对所学专业孜孜不倦的研究中,会自主学习、乐于创新,在不断追求成功过程中保持心情的满足与快乐。总之,高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责任感并具有高度自我效能感、自我监控能力、良好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大学生。
大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认识和实践仅仅是从最原始和粗浅的层面展开的,而丰富的实践内容绝不仅此而已。时代在发展,情感教育的实践也将不断更新。我们已经认识到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情商的重要性决不逊于智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情感培养,教育者要积极为学生创造情感实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学会理智地驾驭和调控自己的情感,培养学生具有积极进取、团结协作、乐观豁达的高尚品德,造就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大批合格人才。
[1]孔燕,江立成等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6.
[2]王兵,蔡闵,衡艳林.大李生恋爱观调查分折.中国性科学,2005.12,(14):30-32.
[3]窦骏等.大学生情绪障碍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42.
[4]孙杰.浅谈“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J].华章,2008.9.
支持项目:2009年盐城工学院学生工作系统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