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改中高中理科历史教学的几点尝试
2010-08-15杜平
杜 平
(陕西省横山中学,陕西 横山 719100)
在高中理科甚至在文科班的历史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情景”再现:讲台上,教师口若悬河,讲台下,学生死气沉沉;教师声嘶力竭,学生或昏昏欲睡,或“忙”于做习题,看理科类的考试书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学生的态度认识,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技巧与方法,学生对历史课缺乏兴趣。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理科高中生的心理,由点及面,可看出现今高中理科生对于历史科的求学态度。他们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升学,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对于他们的这种思想、上课的态度,为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圆满完成高中学业,历史教师在新的形势之下应如何改进教学,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符合新的教学大纲要求,如何改变这种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呢?这是每位老师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浅谈几点体会。
一、端正心态,明确学习目的。
在新课改以来的高中理科历史教学中,依笔者的观察,大部分理科生在高二上学期文理分科之后,专心致力于理科的学习,对文科所学科目有冷漠心理,甚至有些理科生在语文科上所花费的时间都仅仅限于上课之中,完全忽略了文科的存在,更不用说加强历史科的学习了。有的学生上历史课时书本都没拿出来,有的学生趁上历史课时间打瞌睡或“忙”于做习题,以及看理科类的考试书籍。总之,听课的学生不到50%。据调查,学生认为历史课没有“难度”,可上可不上,反正看得懂,自己以后抽个时间看一下书本就行。
高中文理分科,有利于个人爱好的需要,但是新课标的实行一扫以往的分科之后文理两家不相往来的现象:以往是学理的无须再学文科中的历史之类的知识,而学文的也可对理科不管不问。现在不同了,新高考中3+X制的实行,给历史老师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学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理科学生,更是如此。新教材必修三里就有明确的规定: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观、高尚的情操等。有些学生弄不懂这些与学历史有何关系。归根结底,是搞不懂“为什么学历史”“怎样学历史”,学习历史之后是不是真的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们还没有真正体会出历史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功能,只有用心学习之后,才能真正知晓历史教学的作用。通过历史课的学习,学生能关注人的命运与生命价值,人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尊严,人的自由、解放、发展与幸福;能尊重个人价值,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的倾向;能崇尚自由、平等和独立的人格,珍视人的完整性;能守护和亲身体会社会的价值,达到做正义的事,护公正的法,用公允的眼光看待一切,以理智的态度来领悟人的心灵,从而具有崇高的信仰和高尚的情怀,当有碍国家利益事情发生的时候,自觉捍卫国家利益,具有全球视野和乐于发现他民族他文化特质的审美眼光。用一句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用心学习历史、感悟历史,能够给学生带来希望。如果学生的心态端正了,那么历史中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里就不再是一些模模糊糊的影子,那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史诗般的画面就不会干涩枯燥。诚然教科书里采纳的基本史实足以说明当时某个人某件事,采纳的基本观点都是我们先贤圣哲们用毕生精力探索出的智慧和真理。虽然有一些观点对于学生来说是过于难以理解,毕竟生活的时代隔了好几个世纪甚至更长。要明白,课堂教学不仅仅要简单地传授史实,还要重点突出地抓典型事迹,做到有的放矢。结合现实,适当地加以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的高尚的情操。因为优秀的事迹能让人感动,且能成为催人奋进的精神动力;卑鄙的小人物让人气愤,并且引以为戒,这就够了。只要老师加以适当引导,理科生们是会接受的,并且能从其中受益,从而真正端正心态,明确学习的目的,明白历史教学不单纯是为高考而高考,课堂秩序也必将大有改观。
二、形式与内容都要重视,认真备课,不妨来点“花架子”,下足“表面功夫”。
历史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看书也能掌握书中内容。所以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学生就会认为老师没有水平,有没有老师都一样,就会出现前面所列举的现象。教师要想避免上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各具特色的趣味性,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楚,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要能做到对教材熟练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学中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溢于言表,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味盎然。为了增强趣味性,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补充一些资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
但是,现在有学生阅历丰富,是在多层次的媒体的信息的环境中长大的新一代,仅如此是行不通的,他们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维方式。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有雄厚的“功力”,又要有必要的“花架子”,下足“表面功夫”。譬如练功是练拳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花拳绣腿就一无是处。在功底扎实的基础上,花拳绣腿既可以提高观赏性,又因有深厚的功力基础而有其实战的价值。具体到课堂教学实践上,应该有机地把自己的学识和灵活的技巧结合起来,深入浅出,游刃有余,张弛结合,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专注程度一般只能保持10分钟左右。10分钟之后,如果所专注的事物没有变化,他的专注就会转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专注点,在学生专注点即将发生转移的时刻,适时改变教学技巧,从而使他们的专注点始终保持在你的教学内容上。就像说相声一样,每过几分钟,就抖出一个包袱来,包袱一个又一个,笑声也就不断了。我们的教学活动当然不可能总是让学生笑,但道理是一样的。一堂课45分钟,我们的“包袱”应该有3-4个。“包袱”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到各个学科、各个老师的方式也可以千差万别,只要有意在这方面努力,相信每个老师都可以逐渐成为课堂抖“包袱”的大师。
拿历史学科来讲,“包袱”可以是一个历史笑话,一个历史典故,一小段奇闻逸事,或是留正史与野史的某个方面让学生去考证,或把一段抽象的理论化为一个巧妙的比喻,也可以在讲到某个史实时教师给学生哼唱一段历史歌曲,或者忽然发现一个学生在发言中的闪光点而不失时机地表扬,甚至在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说之后几秒钟的停顿……另外,教师还可在语言的口语化方面下功夫,如不失时机地说几个学生、网上时下正流行的词汇,在学生会心的一笑中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当然,选择的故事资料要属实,来不得半点虚构,且不能过多过滥,否则会有喧宾夺主、本末倒置的感觉,也不能单纯追求趣味性而忽视了健康性。历史事件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相隔较远,尤其是今天的学生,他们大多不关心现实,不关心政治,不关心世界风云,当然他们也没有时间关心这些。因此,给他们讲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们感到很陌生。如何拉近历史人物和他们的距离呢?窍门就是通俗化,用谈家常式的口吻谈历史,用聊天的方式和学生谈历史,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他们会感到很容易接受所学知识。
三、重注情景创设与课堂氛围、研究语言艺术,提高识记效果。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再现或创设历史情境,帮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感知形成历史表象,掌握历史知识,并通过具体场景的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有效的当属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多媒体教学以其鲜明逼真的动态画面,情感丰富的音响效果刺激学生的视听,使学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的资料很多,如人物事物图片,影音资料等。如在讲述必修三——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之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时,可先让学生观看电视剧《青年毛泽东》、《长征》的一些片段,精选一些红色革命歌曲,然后提问。由于有了影音资料和以前的知识作基础,学生很容易活跃起来,纷纷发表个人看法,这就为讲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并做好了知识铺垫。类似的例子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有选择性地加以利用。如在讲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笔者以一首《春天的故事》为情景,在观看完MTV后,给学生如下课间小课题:歌词中提到两个春天,各有何不同?试找出相关资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教师在轻松中上完课,学生在兴致中学到了知识。
多媒体的直观性、可视性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给学生以如临其境的感觉,变抽象的语言表述为形象的音像展示,易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知识产生一种参与的意向,因此是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个有效方法,同样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力手段。
历史学科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很多学生都认为自己看书也能掌握书中内容。所以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地读一遍,学生会认为老师没有水平,有没有老师都一样,就会出现学生旷课、上课不专心、看课外故事小说等现象。历史教师要想避免上述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重要前提是认真备课。因为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丰富多彩、五光十色的,每一个历史事件、人物都包含各具特色的趣味性,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败的痛楚,有英雄豪杰的光辉业绩,也有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备课,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抓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在教学中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俗话说:“熟能生巧。”教师要能做到对教材熟练驾驭、运用自如的程度,教学中趣味性就会自然而然溢于言表,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兴味盎然。为了增强趣味性,在备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插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历史小故事,补充一些资料,加深学生对教材抽象理论内容的理解。
四、在互动学习中指导学生提高元认知能力,平等互动、多种教学形式并用,提高学生的成就意识。
“互动”这个词是目下颇为流行的。在教学中讲究师生互动也成为大家追求的理想教学方式。以师生平等、师生合作、师生交流为主的课堂互动,这是新课改内容中着重强调的一点。尤其,今日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结构是人的活动结构内化的产物。因此,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对元认知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模式有教材渗透式和教学活动渗透式。教材渗透式是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教材的每个单元中,而教学活动渗透式就是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语言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也叫以学习策略为主的教学模式。在两种模式中,作者认为教学活动渗透式更适合策略的培训,因为在这种模式的训练中,教师首先直接明了地向学习者介绍、演示某些学习策略,并让学习者试着使用这些策略,然后在其他教学活动中,“隐藏式”地渗透学习策略。这种模式不受教材的限制,不论教材是否涉及学习策略的训练,教师都要把学习策略的训练渗透到教学活动之中,并给学习者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练习。
在教学中,笔者在理科班和文科班中同样开设了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程式,对于某一节课,有时可以带到计算机房上只不过方式有所变换。例如,在讲述必修三单元中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时,要求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学习中要有创新:利用当时的革命歌曲,展示不同阶段的重大理论、思想风格。音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现在的中学生大都喜爱音乐,用于课堂教学,极大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如讲《红军的长征》一目时,笔者首先用录音机播放早已收集好的电视剧《长征》中的歌曲“十送红军”。这首歌所蕴藏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学生每一根神经都“乐”起来了,每一个思维的细胞都“活”起来了。笔者因势利导,随即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红军长征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红军又是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胜利的?”这样让学生很快进入学习佳境。随后,我又以《四渡赤水》主题曲为“气氛音乐”,伴着讲授新课,伴着学生回答问题、讨论问题并讲述一个个动人的“长征”故事……最后用VCD播放《长征》主题歌“七律·长征”来画龙点睛,结束新课。在这堂课里,学生不仅获得了历史知识,陶冶了健康审美情趣,而且“学会了生存”,懂得了怎样做人。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兴奋不已。除此之外的自主学习,笔者都没有把中学生当大学生、科学研究者,设题方式灵活,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深受学生好评,更喜欢上历史课。
总之,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高中理科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只要最终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和学生的认可,就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1]赫尔巴特著.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2]绍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周发增.论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兴趣.中学历史教学,1992.3.
[4]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探讨研究[J].时代教育,2008.6.
[5]拓玲.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教育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