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心理教育
2010-08-15李炳臣
李炳臣
(敦煌市第三中学,甘肃 敦煌 736200)
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更加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律、积极主动、乐观向上的品质,具有克服困难、应对挫折的勇气和意志,要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协调、公平的精神,尊重他人,能与他人共同学习、工作和生活。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认识到,高中政治课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并运用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发展能力、形成品质、掌握方法的过程。政治课教学内容丰富,在许多教学内容中都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因此,在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我做了如下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营造氛围,以情唤情,潜移默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不仅仅取决于教育的内容,还取决于教育的方法,更取决于被教育者对教育者是否理解与信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不是教育的方法却胜似最好的教育方法。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政治课不受学生的重视,学生厌学,有畏难情绪,甚至有排斥感,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我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的人格魅力,以情唤情,以情促学。
课下,我利用自己年轻、易与学生沟通的优势,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氛围,如通过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实际观察生活中学生的特点,把握学生身心发育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聊天、谈心、互发邮件等互动方式,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做朋友;利用多种方式培养起学生沟通的欲望和兴趣,唤起学生与教师交往的心理动力,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避免“教师疏离感”状况的出现,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铺垫。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要引发,最好的办法就是实施情感教学。教师要以自身的情感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气氛,因为教师的情感状态可以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课上的教学过程中,我坚持把微笑带进课堂,给每个学生以宽松、尊重、支持、鼓励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在政治课堂中感到身心愉悦。现在,有学生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还会开玩笑地说:“老师,您怎么总是微笑着?害得我们都不好意思气您了,我们可是冲着您才学政治的!”我并不是在夸耀自我,我只想说,情感的沟通架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之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去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来参与学习的过程,用爱为他们支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二、创设情境,亲身体验,培养良好品质
1.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教育活动,是一个教育过程。在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以生为本,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要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作为教育的重点,而教师在学习中的作用,应定位在促进者、帮助者、辅助者、合作者角色上。在教学中,我坚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把学生的活动和体验作为重点,并采取了多种学习方式,安排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学习“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一内容时,我采取了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在学习“市场交易原则”这一课时,我采取了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实践决定认识”时,我又采取了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等。在这些具体的学生实践中,我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们的耐挫折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更让他们认识到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从实际效果看,在教师辅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体验、调试与自助,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心理健康知识及情感体验,而且真正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下面我就结合“市场交易原则”这一具体事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实施教学的。
“市场交易原则”这一内容的学习,我采取了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所谓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或亲身经历,是由身体性活动与直接经验结合而产生的情感与意识,体验和经历这种鲜活的知识,令人印象深刻。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体验,强调学生参与活动、交流、操作和实践,在深刻体验、心灵感悟和生命活力的激发中,获得有意义的东西,改造和发展自我经验,与他人经验整合并内化,使学生从体验的层次深入到认知、身心、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在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蕴涵着心理教育的方法和策略,知情兼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自然整合其中。
(1)教会学生面对挫折,增强自信。为了了解市场交易原则的重要性,学生决定去采访区工商局的有关人员,但第一次以失败告终,学生遇到了挫折。面对挫折,学生呈现出了两类反应方式:再也不想干的消极反应与再试试的积极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景中挫折状态即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随形地出现。因此,我让学生明白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使之寻找合适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试,消除挫折感,正确面对挫折。经过认同挫折,同时又客观地分析了学生各自的优点,鼓励他们以最优的方式去面对挑战,进而增强自信。最终,经过几次努力,他们成功了。
(2)让学生在团结协作中找到成功的喜悦。在一次实践中,学生结成了三组,分别对便民街、公交站等区域进行了“市场交易原则在我身边”的亲身体验。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团队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为此,有的学生非常喜悦,他们为争取胜利变得更加主动;有的学生则产生沮丧情绪,沮丧的学生在集体的氛围中,在主动学生的带动帮助下,为了集体也必须努力去做。在个人与集体的磨合中,学生在心理上能学会对参加活动结果偏差进行自我矫正,并能慢慢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地把握自己。学生抢拍得到的体现不顾乘客安全不关门的小公共汽车照片,在平等的交易条件下自愿购买的篮球,等等,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重要性,也牢固树立了团结协作的意识。
2.充分利用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知识,而且充分运用这些知识来引导学生,达到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目的。高中生有自己的认识,思想呈现多元化,坚决反对强加的意识,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我以“货币的产生”这一经济学知识为例,说说自己的具体引导做法。我利用录像这个实物资源,在班上进行了有关赖昌星犯罪行为的片段展示,看完之后,提出问题:如何看待金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各组为单位,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之后分享观点,最终形成共识,即金钱无罪,关键在于人们要合法地得到与使用。这里,就借鉴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心理学认为,价值观属于个性倾向性的内容,心理学注重研究的是个性的结构、功能及地位,而非价值的内容。所以,在引导中应该注重价值功能的干预,而非价值内容的干预。功能干预就是教育者在涉及价值问题时,对价值进行本体上的分析,不评价应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也不对价值观作好坏评判,实际上这也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决定的。
三、重视反馈,激励评价,事半功倍
实践活动后,我往往会让学生写心得,并进行评价。人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赞扬和社会的认可,中学生尤其如此,恰如其分的评价可使其潜能得到发挥。心理学家杰斯莱尔说:“赞扬就像温暖人们心灵的阳光,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它。”教师要乐于夸奖,勤于肯定,善于表扬。因此,在每位学生上交的小论文后,我都会认真地写上一段鼓励性的一段评语,而不是简单的“优”、“良”等评价。针对明显是应付的作业,我会写下了这样的话:“可能因为时间与精力的关系,你没来得及深入展开自己的观点,但我已强烈地感受到你独特、鲜明的认识,这很与众不同。我相信,过几天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你一定会再给我一份更完整的文章的,你说对吗?”事实果真如此,这就是一种激励方式。
阿德勒讲:孩子愈受到命令、告诫、批评,他们愈觉得彷徨、不知所措。我们愈推他向前,他会愈往后退缩。除非我们能够鼓励他,否则想帮他的努力都会徒劳无功,甚至更伤害他。由衷地欣赏学生、赞扬学生、激励学生,会使他们对自己充满自信,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释放最大潜能。陶行知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如果我们一味地严格苛求学生,不能以宽容的襟怀对待学生、欣赏学生,那么,即使你的门下有瓦特、牛顿、爱迪生,这些人也会丧失在你的教鞭下、你的冷眼里、你的讥笑里。教师可以成为伯乐,也可能会扼杀人才,关键看你是否善于赏识学生、激励学生。
总之,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心理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程。教学中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而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重视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适时、适度地渗透在教学中,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符合现实社会文化及道德标准的心理健康且有巨大心理潜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