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揣测副词发展史简述
2010-08-15胡静书
胡静书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揣测是人类认知心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表达中必然会有相应的手段表示揣测义,经验直觉告诉我们,这一语义范畴是人类所共有的。Ann Wierzbicka和Cliff Goddard两位学者一直试图用有限的语义元(semanticprime)解释语义现象,其中所列54个语义元中便包括MAYBE,即“也许”义,可见这一语义范畴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本文考察汉语史上的揣测副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四个时期,作为四个共时平面,考察该时段典型的揣测副词的聚合情況,进行历时比较,以认清汉语史上揣测副词的整体面貌,描绘其发展脉络。这四个时期为:春秋—秦;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两宋时期;现代汉语揣测副词。对前三个时期的揣测副词逐个举例说明,对现代汉语时期的揣测副词则简要说明其来源和成熟时间,在此基础上进行历时比较,揭示其间的继承和变化过程。
一、春秋—秦汉语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典型的揣测副词有“其、盖、殆、庶、似”,如:
(1)城上有乌,齐师其遁。(《左传·襄公十八年》)
(2)其谁知之,盖亦勿思。(《诗经·魏风·园有桃》)
(3)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论语·述而》)
(4)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孟子·尽心下》)
(5)夫子曷为至此?殆为大台之役夫!(《晏子春秋·内篇谏下》)
(6)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于难。(《左传·桓公六年》)
(7)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同上,《僖公十五年》)
(8)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由于语料和研究成果都不充分,因此我们不清楚这些揣测副词的来源和性质。高名凯先生认为先秦汉语中还有表达传疑命题的传疑词“云、员、犹”,不过这些词在先秦汉语中的用例不多,且理据不确定,故不看作典型的揣测副词。
与后代相比,该时期的揣测副词数量较少,这是否等于说该时期汉语表达揣测情态的手段较为贫乏?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除了用副词表达揣测外,还可以用句末语气词“乎、焉、邪”等来表达相关的意思,句末语气词一直是汉语与印欧语言的重要区别。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揣测副词
中古时期继承了上古时期的揣测副词,还出现了新的揣测词,共有“其、盖、殆、似、恐、或、倘(傥)、脱、容(容或)、欲(似欲)”,如:
(9)官问之,故答云:“恐是观音慈力。”(《宣验记》)
(10)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世说新语·方正》)
(11)臣所以敢陈愚瞽,冒昧自闻者,傥或皇天欲令微臣觉悟陛下。(《后汉书·李固传》)
(12)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
(13)不如诣阙自归,事既未然,脱可免祸。(《后汉书·李通传》)
(14)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姻贵族,将来或大益。(《世说新语·贤媛》)
(15)向女父母说其事,或是天运使然,因以女嫁与为妻。(《幽明录》)
(16)造衅自外,赃不还家,所寓村伍,容有不知,不合加罪。(《宋书·蒋恭传》)
(17)虽千古茫昧,理世玄远,遗文逸句,容或可寻。(《水经注·河水》)
(18)兄小加润色,便欲可出。(陆云,《与兄平原书》,《全晋文》,卷102)
(19)谢太傅语真长:“阿龄于此事故欲太厉。”(《世说新语·赏誉》)
该时期还有一个揣测义“许”的问题,由于学界对这个词是否有揣测副词用法,以及对被看成表揣测的“许”的来源都无定论,故本文暂不论这个词。
三、五代两宋时期的揣测副词
该时期的揣测副词共有“其、盖、殆、想、似乎、恐、怕、或、容(容或)”。宋代的口语资料中几乎见不到表示揣测的“其”,可见揣测词“其”在口语中已经基本死亡,而书面色彩重的资料中的沿用不过是承古用法,“殆、盖”的使用也属于同样性质的现象。“容(容或)”的使用也与“其、殆、盖”相似,在口语中比较少见。
(20)今子其死矣,东山复谁过。(欧阳修,《读徂徕集》)
(21)盖如来之妙力,难可名言者哉!(《降魔变文》)
(22)如子贡之在孔门,其德行盖在冉闵之下。(《朱子语类》,卷28)
(23)所以孔子爱呼子贡而与之语,意盖如此。(同上)
(24)圣人殆亦固滞不化,当食之时,又不免“心不在焉”之病。(同上,卷34)
(25)此殆非人力可致,而以为无忧,何也?(同上,卷63)
(26)“诵数”云者,想是古人诵书亦记遍数。(同上,卷10)
(27)想是他经历世故之多,见得事势不可行。(同上,卷86)
《朱子语类》中多见“想是”连用,这可能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是双音化的要求;一是揣测情态副词常与判断词“是”连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想是”的使用并不普遍。
(28)今二个神似乎割据了两川。(《朱子语类》,卷3)
(29)寻常人说战阵事多用变诈,恐王者之师不如此。(同上,卷136)
(30)武举射生非所长,容试射之,恐或有得。(《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
(31)怕是关西人语言自如此。(《朱子语类》,卷36)
(32)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予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33)山上便有,山下亦或有之。(《河南程氏遗书》,卷6)
(34)圣人容有不能尽知者。(《朱子语类》,卷28)
(35)王褒曰:“法和既有道术,容或先知。”(《资治通鉴》,卷165)
“容(容或)”在宋代文献中用例很少,从其所在的语料看,显然不是普通百姓的口语,而应该是文人对前代词语的沿用。
五代及两宋时期新出现的为“怕、想、似乎”。新出现的揣测副词与现代汉语揣测副词的性质和用法基本一致,其形成过程都清晰可考,其中“想”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有限,多与“是”连用,或以“我想”的形式出现。该时期的揣测副词与先秦时期的揣测副词面貌有明显不同,几乎无一来自先秦,这表明,在揣测副词这方面,先秦汉语与唐代及其后的汉语有较大的不同。
四、现代汉语揣测副词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典型的揣测副词有“恐怕、大概、大约(估计)、似乎、好像、或许、也许、可能”。
“恐怕”一词来自动词词组“恐怕”的语法化(前代与之相似的现象是“恐”、“怕”),唐代到宋代时期是其词义由害怕义到担心义的发展时期,宋元之交“恐怕”出现与积极语义内容连用的实例,这说明这个词已经发展出成熟的揣测词用法,如:
(36)恐怕它是姻缘未断,三言两句成合了。(《小孙屠》,第9出)
“大概、大约”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都来自表示“大致范围”义的名词,由于汉语中名次可直接位于谓词或句子之前作状语,“大概、大约”逐步发展出副词用法,词义上由对数量范围的推测扩大为对事态性质的推测,它们都在宋代开始出现揣测副词用法,明清时期用例多见,如:
(37)这个人,今日大概是多饮了几杯,有些醉了!(《儿女英雄传》,第23回)
(38)大约他恋着少爷们,多半是看上了宝玉,只怕也有贾琏。(《红楼梦》,第46回)
“估计”一词同时有动词和副词用法,动词用法,如:
(39)我估计今天不会下雨。
副词用法正由动词用法而来:
(40)估计今天不会下雨。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母句主语“我”的脱落是“估计”重新分析为副词的重要因素,对此可参李明(2007)。词义变化上“估计”与“大概、大约”相似,均由对数量义概念的推测扩大为对事态真实性的推测,这也体现了量化手段在人类认知中的重要作用。“估计”的揣测副词用法是在本世纪上半叶才出现的,详参胡静书(2009)。
“似乎、好像”的成词过程相似,均由表相似义的动词性成分变化而来,“似乎”在宋代已经出现,“好像”则在清代发展出成熟的揣测副词用法:
(41)老兄很面善,我们好像在那里会过似的。(《官场现形记》,第21回)
“或许、也许”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揣测副词,不过它们的形成过程并不清晰,郑萦、陈松霖(2005)的结论也不可信,因此其来源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语言事实看,这两个词都是到清代才普遍使用的:
(42)这个传说,或许由“三国演义”孔明禳星的故事蜕变来的。(愚民,《翁源的中秋节》,《民俗》,第40期)
(43)也许矮子今天就来,去不得,去不得!(《孽海花》,第33回)
揣测义“可能”的普遍使用是在清末时期:
(44)种族未消灭而欲以立宪之,则不可能之事也。(蟄伸,《论满洲虽欲立宪而不能》,《民报》,1905年第1号)
(45)驳革命可能生内乱说(精卫文章题,《民报》,1905年第9号)
早期用例均出现在该时期与时政密切相关的报刊中,而传统文献并无用例,我们认为这个词并不来自汉语自身的发展,而是借自日语中同形词“可能”表示可能性的用法,详参胡静书(2009)。
纵观揣测副词的历时发展,上古时期与宋代揣测副词的面貌变化较大,“其、盖、殆”等在唐宋时期的口语中十分少见。中古时期既继承了上古汉语的揣测副词,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揣测副词,新词中有的被继承到后代,如“恐”,有的被淘汰如“倘、脱”,可见中古时期的揣测副词体现了交替时期纷繁复杂的面貌,可以看成上古汉语的余音。唐宋以来口语中所见的“恐、怕、想、似乎”的构词方式与现代汉语较为接近,现代汉语的揣测副词大多在该时期开始发生词义变化,逐步发展为成熟的揣测副词。
唐宋时期与现代汉语揣测副词之间也存在一个明显的变化,即词形上双音词对单音词的替换。成熟的双音节揣测副词最早为宋代的“似乎”,现代汉语中典型的揣测副词均为双音节词,其中也有少数单音节词如“怕”,不过单音节的揣测词用法比起双音节词有一些局限,即单音节词一般不能用于主语之前,而要位于主谓之间,另外书面语中单音节词也较少使用。
[1]董志翘,蔡镜浩.中古虚词语法例释.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2]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研究.岳麓书社,2005.
[3]胡静书.汉语揣测认识情态副词历时研究.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9.
[4]李明.从“容”、“许”、“保”等动词看一类情态词的形成.中国语文,2007,(3).
[5]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
[6]龙国富.姚秦译经助词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吴福祥.《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8]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2001.
[9]杨荣祥.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
[10]郑萦,陈松霖.现代汉语情态副词“也许”的语法化历程.新竹教育大学语文学报,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