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求荣避辱:崇高道德人格的实现过程

2010-08-15陈倩倩

文教资料 2010年36期
关键词:荣辱崇高领悟

陈倩倩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1)

一、求荣避辱是追求崇高道德人格的积极行动

对荣誉的追求是道德人格的表现之一,但道德人格的实际意义并不在人格本身,而在于完善道德人格实践过程中。求荣避辱,便是完善崇高道德人格的积极实践活动。对荣誉的追求是一种目标专一的、在理性指导下的自觉行动,是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坚韧进取,在自身努力修养与践行的过程中完善崇高道德人格的过程。

1.荣誉追求是自觉的。

荣誉追求是一种受意识调节的、具有一定目标方向性的求荣避辱的行动。追求和目标分不开,离开了目标,就没有追求可言。荣誉追求是人所特有的,其目标就是追求崇高的道德人格。荣誉追求的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荣辱观的指导下,充分认识追求道德人格的道德意义,使自己的道德人格不断完善和升华荣辱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反映着一个人的坚定立场和信念。它贯穿于追求行动的始终,也是产生执著追求的源泉。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荣辱观说明对人的荣辱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最终目的,给人提供应当追求什么样的荣辱的最高典范。荣誉追求就是以一定的荣辱观为目标的行动。

2.荣誉追求是目标专一的进取。

与目标专一特征相反的方面是受暗示性。具有受暗示性的人,很能屈从别人的影响,对别人的思想、行为会不加分析地接受,所以往往会走向虚荣。附骥尾而致千里者,就是无所谓专一奋斗目标的平庸之辈,最终只能是徒有虚名,自毁声誉,自取其辱。

3.荣誉追求是一种克服困难、持续发展的行动。

荣誉追求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荣誉追求的坚强水平往往以克服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来说明。克服困难,就必须持续地发展。持续地发展,是指在奋进的过程中,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坚韧的毅力,勇往直前。一方面,善于抵抗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做到面临千纷百扰,不为所动,一方面,善干长久地维持业已开端的符合目的的行动,做到锲而不舍、有始有终。荣誉不是在想到它的时候出现,而是在追求它的行动中才能实现。

二、求荣避辱的实现途径

求荣避辱的具体实现途径是个人从“化道为德”的思路出发,通过个人的反思、体验、领悟,获得有关荣辱的知识,消化吸收积极道德因素;通过规范、制度、考核等外部措施,促进荣辱规范的养成和遵守;通过慎独、审思、责已,形成个人的道德人格,进而达到完善德性的境界。

1.反思、体验、领悟:获得有关荣辱的知识,不断完善个人的德性。

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的变化引起了社会利益关系、公私关系的变化,进而引起社会价值观念变化。这些变化反映到个人身上,表现为人们对道德的认同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个人的道德选择具有了多元化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分化为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等不同的道德追求和道德境界。在这样的情况下,用理想化的道德境界去要求所有的人显然是做不到的,甚至还会给一些人造成沉重的精神压力。因此就走向它的反面,把人置身于物欲的宣泄和意义的荒芜之中,人们的信仰和生命意义就会失落,人就会沦为物质的奴隶。因此,我们承认多元和差异,但更要倡导具有崇高人格价值的追求,将人们的精神压力变为精神动力,从而不断完善德性。求荣避辱的基本途径在于反思、体验和领悟。只有反思、体验、领悟才能发现和建构主体的道德人格的意义。

第一,学会反思。反思有三个层次: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因此,人必须学习求荣避辱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性反思,对基本理论进行反思:如何理解求荣避辱的目标、如何实现求荣避辱的目标、如何改进实现目标的方法,进而进行实践性反思,对实际结果进行反思。求荣避辱的目标有没有达成?实现的途径和方法是否科学?最后进行批判性反思,这样做正义、公平、公正吗?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个体对求荣避辱问题的深刻认识。

第二,学会体验。体验是求荣避辱完善德性的重要环节。荣辱的形成是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观念、细节的特定反应。实践证明,往往不是普遍的抽象的荣辱观念影响着个人的道德选择,而是具体环境影响着个人的荣辱选择。因此,个人的道德人格是在具体环境的体验中形成的,求荣避辱必须着眼于实践体验。

第三,学会领悟。领悟是体验的升华。在体验的基础上,人们才能领悟其道德人格的价值。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体验还处在对生活的感受和道德的感怀阶段,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领悟的实质是使人的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形成人们的意识、观念和价值判断。领悟的过程,是求荣避辱追求中个体道德人格逐步完善的过程。领悟的前提是体验,体验需要实践。因而,领悟最终是以个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只有着眼于引导个体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才能有体验和领悟产生。

2.规则、制度、考核:从规范养成的思路出发,通过一系列外部措施来促进荣辱规范的养成和遵守。

从规范伦理的角度看,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作为规范,道德建设必须科学化、制度化,必须建立一套限制性禁令、约束性措施和惩罚性条文,从而在制度层面上保证追求荣誉的行为习惯。

第一,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立荣辱规范。道德荣辱规范的建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在道德意义上,是人们有共同的荣辱价值观念的追求,是对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的谅解和协调,是多元社会背景下的道德共识。共识的价值必须是被人广泛接受的价值,被人广泛接受的价值就是道德底线,就是荣辱规则。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制定具有道德底线属性的荣辱道德规范,保证共识,保证和谐。立足于道德底线的荣辱规则,大都为禁止性规则,是社会道德的禁区。社会需要禁区,个人需要禁区,必须通过一系列禁止性规范,保证队伍的纯洁与崇高。

第二,以解决道德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为抓手,形成工作重点。要研究和探索求荣避辱的新思路、新内容、新方法和新机制,明确不同阶段道德建设的工作重点和具体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要求,使道德建设贴近个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有效地解决个人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的种种不端行为,有效地维护个人的道德形象。

3.慎独、审思、责己:形成个人的道德人格,达到完善的道德境界。

慎独、审思、责己,就是坚守自己的荣辱信念,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行为,自觉地遵循求荣避辱的要求,体现为一种慎独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也警惕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也畏惧谨慎。最隐蔽的东西最能反映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示人心灵魂。慎独,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又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

个人要做到“慎独”,就要通过学习和“内省”,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清荣辱界限,对于社会上的一些消极、阴暗因素,应正确地分析、看待,切忌盲目攀比、随波逐流。要坚信“人间正道是沧桑”,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当然,培养“慎独”精神,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要有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长期、艰苦的学习磨练过程,但这又不是神秘而高不可攀的,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生活中的平凡事例去实践和锻炼。当一个人的心灵能逐渐摆脱狭隘私利的羁绊,能慢慢控制私欲的无限膨胀,能日益驯服桀骜冲动的个人意气之时,他就会从德行的不断完善中获得深刻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令人回味的愉悦的人生体验。当越来越多的个人都能做到“慎独”,形成自律意识时,我们的社会也将变得更加文明、和谐、安定,这是每一位个人,每一位中国人都愿意看到的美好前程。

[1]贺更行.荣辱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2]陈旭光.德性与规范:师德建设的基本取向[J].思想·理论·教育,2005,(23).

猜你喜欢

荣辱崇高领悟
了解“SSA” 领悟全等形
多么痛的领悟
无题(新韵)
沙漏
无名的崇高
吃“螃蟹”之后的领悟
文言文要诵读也要领悟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
The Four Crafts of Ki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