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考试评价模式转变的思考
2010-08-15刘仲强
刘仲强
(莱阳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考试评价模式转变的思考
刘仲强
(莱阳卫生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总结职业学校考试评价现状,以新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为总的指导思想,探索适合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考试新的模式和管理办法。
职业学校;考试评价模式;转变
体育课考试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何有效、合理地对学生进行考试评价,以促使进学生在各个运动项目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是体育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追求和共同的心愿。
1 体育考试评价模式现状
职业学校体育课与高等学校体育课在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上有很大区别。高等学校一般都在学年制的基础上实行学分制,要求学生修完最低学分即可毕业,而且高校体育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学生管理制度都比较完善,学生在课程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由度。而职业学校一般根据本校专业的需求,结合国家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选择一些能适应本校实际情况的运动项目,如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可选择的内容范围比较狭小。在这种课程设置的背景下,很难安排大多数学生都喜爱的运动项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要在上课前充分了解学生对一些运动项目的认识程度,在考试时要实行人性化的、合理的打分制度,尽可能让每一名学生都享受到体育课的乐趣,而不是让学生觉得上体育课没多大意思,“练也白练”,要让每名学生在每个项目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 考试评价模式转变的理论依据
2.1 学生个体的差异[1]:教学活动的起点
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每一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应有的发展。然而,并非所有的教学都能达到这样的目的。现代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个体的发展既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也不是个体内部自然成熟的结果,而是个体在原有基础之上,在与外界环境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在建构过程中,个体已有的经验(皮亚杰的认知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体学习什么、不学什么,学到什么、学不到什么,取决于他的发展水平。因为并不是个体看到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引起个体的刺激反应。只有那些能够与个体原有经验发生联系并引起个体内部发生“同化”或“顺应”过程的外界刺激或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才有意义。来自环境的信息不是自动地被个体接受,而是依照个体的基本心理机构被加工处理。个体不是镜面式地理解外界环境,而是在当前能力的基础上理解外界环境,建构事物的意义。强调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就必然强调学生之间的差异之于教学的重要意义,因为学生之间原有经验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可以说,学生之间的差异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或前提,一切有效的教学都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学生原有差异的基础之上。
2.2 教育部颁布的《体育课程标准》
新课改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一理念是体育新课程评价的总体指导思想,是体育评价改革的核心。评价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体育考试评价模式转变的措施
3.1 注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过程表现[2],而不仅仅关注考试的结果
在对学生的进行评价时,要注意将学生平时的上课表现也作为评价的依据。这是与传统体育教学的评价有很大区别的。通过考试,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抹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传统课程评价只关注学生的考试结果,而对学生学习原有的基础、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不闻不问,结果势必造成学生平日学习的倦怠和惰性,更谈不上学生在某一方面有更大程度的发展。比如在跳绳教学中,学生在开始的训练中已经表现出很大的差距,基础差与基础好的学生已无法用同一标准评价,这时我们只要求他们在数量上和次数上每一次都有进步就可以了,对他们只进行个体的纵向比较,同时最好建立学生个体成绩记录袋,把他们每一次的成绩都记录下来,同他们讨论分析每一次成绩提高或退步的原因,使学生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这是我们每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首先做到的。
3.2 注重学生在体育课中的参与度
学生在体育课中有的喜欢打篮球,有的喜欢踢足球,有的喜欢打排球,对他们不喜欢或从没参加过的项目一般积极性都不高,主要表现为上课不认真听讲,听课没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进行练习时不融入到班集体中。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一般要对他们讲明上课注意听讲的必要性,并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挂钩,注意提醒他们在保证完成学习任务后,可以进行别的项目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一切积极因素。对于体育成绩差的学生,可以鼓励他们,只要努力了、进步了,照样可以取得好的成绩,让他们认识到考试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方面,树立自信心更为重要。
3.3 注重学生的着装和考勤情况
对于上课迟到、早退、旷课和上课期间随意请假的学生,要提醒他们教师已将这些行为表现都记录在成绩档案中,对于上体育课总是不穿运动服的学生,经提醒没有改观的,也要记录在案,让学生明白,考试不单要看考试成绩,平日好习惯的养成更重要。
3.4 注重学生组间交往[3]合作的程度和效果
通过开展学习小组活动,让组间成员能够相互帮助、合作学习。开展学生之间的学习竞赛,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交往能力的提高。让每组选出自己的组长,对学习训练的过程逐一点评,教师结合组间训练的真实情况和表现给予综合打分,以作为学生平时学习的个人成绩。
[1]曾继耘.差异发展教学研究[J].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金永明.对中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5,2:16~17.
[3]郜立春,戴留春.体育教学中实施交往型学习的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05,2:15~16.
G630
A
1671-1246(2010)12-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