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做法

2010-08-15林继昌

文教资料 2010年1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林继昌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常州213164)

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做法

林继昌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江苏常州213164)

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已成为其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的巨大障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成为各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从介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经验和做法。

大学生就业能力经验做法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于就业,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①。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关于就业能力的定义是,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国内,就业能力又被一些学者称为可雇佣性。学者谢志远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能力群,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

尽管对就业能力的定义有很多,但可以确定的是,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一种能力。具体而言,大学生就业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专业技能、就业技能、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三个方面。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必须对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的差异加以区分。职业能力指的是个体胜任某种特定职业的程度,而就业能力则是通用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获得的成功就业的本领。因此,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可归结为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自己对专业以及相关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对自身潜能的开发达到能够成功就业并且在岗位上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

二、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

(一)专业技能不强。

近年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毕业生的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走向“大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企业对人才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所招收的员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研究能力,但是多数高校毕业生尽管学了很多专业知识,但难以学以致用,择业时很难使用人单位满意,更有部分毕业生放弃自己所学专业去从事一些没有专业要求的工作。专业技能不强是造成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竞争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就业技能不高。

大学生就业技能主要表现在就业定位、就业知识两方面。就业定位方面,尽管当前形势严峻,多数毕业生就业期望值却依然居高不下。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就业地区选择上,多数毕业生将就业目标定位在沿海城市、中心城市,而不愿意去急需人才的基层、中西部地区;二是在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上,不少毕业生将就业目标锁定在目前要求较高的事业单位、外企、国有大中型企业等,考虑去民营企业就业的不多;三是在职业岗位的选择上,许多毕业生希望到环境舒适、工作轻松、待遇丰厚的岗位上去。毕业生的这些过高的就业期望与当前的企业需求产生了严重的错位,大量的这种“有业不就”的现象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因素之一。

就业知识方面,虽然多数高校已采取多种措施(开设就业指导课等)来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毕业生就业。一是把就业工作当成是学生工作部门的工作,没有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局面。二是仅在学生快毕业时候才进行就业指导,未形成全程服务就业的局面。三是就业指导针对性不强,不能针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四是对学生的就业心理关注不够,多数学生在就业时候会出现多种不良的心理现象。因此,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构建多维度的就业指导体系,为学生就业提供多样化的指导和服务。

(三)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对自我和职业世界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兴趣、性格、价值观,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和要达到的职业目标作出方向性选择,并制订出实现目标的可行性实施方案。一项调查显示,9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都没有比较系统的考虑和规划。缺乏对自身职业生涯的规划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能科学、客观的认识自我,分析环境,导致对知识、兴趣、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锻炼存在偏差,影响就业竞争力:二是在求职过程中,不能给自己准确定位,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在哪些领域里发展比较有利,致使就业缺乏目标,求职成功率不高,使毕业生对未来感到迷茫。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做法

(一)以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为平台,提高学生专业技能。

大学生素质拓展工作是以开发大学生人力资源为着力点,进一步整合、深化教学主渠道外有助于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各种活动与工作项目,我们要以素质拓展工作为平台,一要通过课堂学习来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同时通过讲座、报告等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专业发展趋势和就业方向等,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二要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与理解;三要大力引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以技能鉴定工作促进学生专业学习,推进学生就业。

(二)积极开拓第二课堂,强化大学生就业技能。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当前,大学生就业定位与社会实际存在较大偏差,这是导致当前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转变就业观念要从思想教育和引导着手,以“两会一课”为平台,通过多种形式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转变不合理的就业观念,为大学生顺利就业扫清思想障碍。在具体的教育和引导的方式上,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企业家、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优秀毕业生等到学校与学生开展对话交流活动,通过报告会、座谈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和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竞争意识,帮助学生深入实际,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学生树立到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就业的观念,为大学生就业营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2.构建多维就业指导体系,加强对学生个性化指导。

要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必须构建多维度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主要做法有以下三方面:首先,要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开设职业指导系列活动,给学生介绍就业知识、应聘及面试常识等内容,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常识指导和就业服务,使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业,从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其次,要大力加强就业社团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知识的传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建立准确的职业定位;最后,要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通过讲座、咨询、座谈等活动来及时发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碰到的心理问题,为他们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确保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开展职业生涯指导活动,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从一名高中毕业生到一名大学生,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心理等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大学生在校系统学习时间只有3-4年,职业生涯规划便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要做到以下两方面,首先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应以职业生涯设计为切入点,帮助大一新生科学定位人生发展方向和职业方向,使他们对今后的就业创业早认识、早思考、早准备、早规划,从而更加珍惜在校学习时光,从各个方面打造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其次,要定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竞赛,使高职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同时要引导他们定期评估、调整自己的规划,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注释:

①郑晓明.就业能力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1]鲁伟,张霞,曹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上).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一版:184.

[2]曲振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一版:137.

[3]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5,(1)、90.

[4]万茗,刘淑英.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9,(5)、68.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职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