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几个着力点
2010-08-15张连英周培刚
张连英 周培刚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几个着力点
张连英 周培刚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玉溪653100)
提高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是当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爱国主义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变化发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倡导理性爱国。要把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作为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道德资源和内在要求,在理性爱国和行动兴国认识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学生爱国主义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代大学生继承了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爱国情感和热烈的爱国情怀,这是弥足珍贵的。然而,爱国主义的时代性,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认识。
一、保护和修正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倡导理性爱国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2008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雪灾、达赖集团策划暴力犯罪事件、破坏奥运圣火传递、卡弗蒂辱华言论、西方反华势力恶毒攻击中国等,这些接踵而来的恶性事件,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感。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用各种形式表达着他们满腔的爱国热情。我们走在校园里随处都能感受到这种爱国气氛。
在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表达中,我们也看到了大学生其他的方面。少部分大学生对于爱国很漠然,他们过着颓废的生活,生活只能用腐化来形容:追求档次,崇尚名牌;玩物(游戏)丧志,荒废学业;寄生依赖,既糟蹋了父母的辛苦钱,又辜负了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和期望。一方面,他们不了解国史、国情,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社会主义的历史,另一方面,他们又踊跃参加党课学习,主动申请入党。这些人睡懒觉,逃课,上网,谈恋爱……但就是不肯认真读书。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使他们道德素质低下,生理与心理上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缺憾。如此种种,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这部分大学生的痛心深思。
在大学生爱国行为的表达中,我们也看到了少数大学生的“民族主义”式的爱国主义。在“爱国”的外衣下,他们表现出一定的狂热,比如:拒绝日本人入内是爱国,不吃麦当劳是爱国,不入“家乐福”是爱国。当爱国以如此敏感和狭隘的方式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既震惊又悲哀。
然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让他们知道,在全球化过程中,中国已深度融入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双方相互依存,谁也离不开谁。盲目抵制,以暴制暴,是没有意义的。要使爱国热情发挥积极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我们就必须将爱国热情纳入理性的通道,使这种爱国热情更加理性、宽容和开放,更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此,我们还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历史关头,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智慧和远见,表现出真正的大局观念;爱国,要的不是冲动,而是把爱国激情化为踏踏实实的学习,为将来报效国家做准备;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和智慧;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合法、理智、文明、有序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要自觉地把爱国情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回顾刚刚过去的日子,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教育得好,他们是国家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不好,国家和民族会走向何方?我们不寒而栗。正因为如此,我们今天谈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话题也就显得至关重要和十分紧迫了。
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
中华民族历经5000年的沧桑巨变,仍以巨人之姿昂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充满生机与活力,尤其是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社会的繁荣稳定,中国正以一个强国的姿态出现在世界面前。世人惊叹其延续力旺盛的同时,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美德,有着在千百年来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世代相传,不仅培育、造就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而且维系了社会的和谐运行,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然而,美德是不会遗传的,只有经过培育和传承,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才能得到飞跃和升华。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提升,也是需要中华传统美德的不断熏陶和植入,继而转化生成,成为大学生做人立世的根本,成为他们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事业的内在动力。而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的提升,反过来又能把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可见,它们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传承的是活力。因此,我们需要传承给大学生的是“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的爱国情操和崇高志向;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的自强不息、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是“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的立志持志、自我磨练的砥砺意志;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的超然豁达、宽容仁爱的道德境界,等等。
传承这些传统美德,并非是使其成为一种实用的工具或可操作的武器,而是塑造大学生具有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人格,倡导大学生弘扬重德精神和入世忘我精神、自德精神和自我磨练精神、群德精神和自然陶冶精神,从而通过启迪内心觉悟而达到行为自觉,实现“社会→自我”的成人模式。
通过传承这些传统美德,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让他们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才、践报国之行。让他们知道,爱国,就要爱得理性、爱得深沉、爱得真挚、爱得长久、爱得有效,就是要把朴素的爱国情感升华为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操。让他们知道,爱国的本质是利国爱民,爱国既要有热情,又要有本领,还要讲方法,所以在爱国的行动中要顾大局,识大体,明大理。
三、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大学生作为充满理想、最具活力和激情的优秀群体,对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反应快速,对党中央所提出的必须共同遵守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也容易接受。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观念趋于成型,但仍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但鉴别能力明显欠缺。大学生在价值观的反思、裂变、更新和塑造时期,更容易产生诸多迷茫、困惑和疑问。在这样的一个重要阶段,给他们提供正确的引导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是这样一面精神旗帜。
爱国主义内涵的发展,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行动的表达,都要求当代爱国主义应该突出强调理性爱国、行动兴国。我们讲提升大学生爱国主义的认识也正是集中于这一点。
“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大学生有了理性爱国、行动兴国的认识基础上,让他们知道:爱国主义的时代主题是,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主题,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要求和现实目标,能够最广泛最有效地团结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在大学生有了理性爱国、行动兴国的认识基础上,让他们知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紧密结合了中国的具体国情,致力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致力于促进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致力于促进民族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可见,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爱国主义的内在要求是根本一致的。
在大学生有了理性爱国、行动兴国的认识基础上,让他们知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揭示了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它是全体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理想和崇高追求。很显然,作为共同理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当代爱国主义的奋斗目标是根本一致的。
在大学生有了理性爱国、行动兴国的认识基础上,让他们知道: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价值标准。社会主义荣辱观第一条就是“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其他内容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精神实质上是根本一致的。
在大学生有了理性爱国、行动兴国的认识基础上,让他们知道:如果说战争年代那些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而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那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和腾飞,投身到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的人们,才堪称当今真正的爱国主义者。
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近现代以来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不懈追求的共同主题,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国家的意志、民族的愿望和人民的心声,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的奋斗目标,也为当代爱国主义指明了奋斗目标、现实任务和努力方向。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当致力于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致力于大学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时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矢志为实现远大理想而不懈奋斗,使爱国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