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010-08-15余深焰

文教资料 2010年13期
关键词:工业革命创造性思维能力

余深焰

(福建科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8)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是人类社会各个阶段生产力发展进步最大最直接的推动力。一个民族的繁荣昌盛,与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分不开。创造能力的培养,必然先要解决好创造思维能力培养。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客观需要的推动下获得的信息和已贮存的知识为基础,综合地运用各种思维形态或思维方式,克服思维定势,经过对各种信息、知识的匹配、组织或从中选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或者系统地加以综合,或者借助类比、直觉、灵感等创造出新办法、新概念、新形象、新观点,从而使认识或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思维活动”。[1]创造性思维形式有横向思维、求异思维、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五种表现形式。[2]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出席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的重要讲话中向全国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其中第三点就是希望广大教师要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胡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大力倡导新课标的今天,作为施教者,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下面我就创造性思维五种主要表现形式,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历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方法

1.横向思维能使我们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思维习惯,有助于我们寻找尽可能多的不同解题途径和思路。比如在讲到明朝郑和七下西洋时,老师不但要讲清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时间之早、人数之多、规模之大、费用之高、影响之大,而且要摆脱旧有的思维模式,把郑和下西洋和西欧新航路开辟活动进行深入对比。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发现郑和七下西洋时间在1405—1433年,远远早于新航路开辟;郑和下西洋时船队规模更大,船只抗风浪能力更强;郑和下西洋政治目的高于经济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加强经济文化交流,而西欧新航路开辟者从踏上非洲就开始了掠夺贵金属,贩卖黑人奴隶,建立殖民据点,进行殖民扩张,在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严重后果的同时也促进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了销售市场,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状态,密切了全世界联系。而郑和下西洋给中国带来的影响相对于新航路开辟就小得多,这种不顾经济成本的海外交流活动随着明王朝国力的衰弱而难以为继而必然消失了。通过打破思维定势,我们才能提高历史学科要求的各种能力,才能达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的目的。

2.求异思维也是相对于常规思维来说的,其思维活动的要诀在于不受任何框架、模式的约束,从而突破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禁锢,从新的角度认识问题,以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解决现实难题或创造更好、更美的东西。逆向思维是求异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众多创造性思维成果诞生的重要运思策略。

我们在思考问题时往往习惯于对已有事物分析联系,习惯于沿着近乎思维习惯的传统方向推理,这就容易导致思维定势,如果换个角度倒过来分析问题,就很可能会产生一种全新的见解或突破性视角。如中国近现代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正文和小字部分讲到邓世昌指挥致远舰撞向敌舰,中了敌方鱼雷后舰沉人落水,其养的太阳犬将邓世昌的发辫叼起,欲救其出水,最后邓世昌摁下太阳犬,和自己的爱犬一起沉入海底,自杀殉国。以上情节我们当然可以从英勇顽强,视死如归,强烈的爱国之情等方面对邓世昌加以讴歌。但我也注意到有的学生提出:作为一舰之长,在舰已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去撞敌舰,这种打法是否有勇无谋之嫌?大敌不前,正是用人之际,国家培养一个海军人才,实属不易,一战败便自杀殉国,是否值得称颂?讲到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美国历史上著名的西进运动的影响时,学生又质疑,难道西进运动仅仅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吗?西进运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这不是为美国总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重要条件吗?如有这些积极影响,教材为何只字不提?且不说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完全正确,但这种敢于向“定论”提出质疑的逆向思维品质应值得肯定。

3.想象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想象思维是人体大脑通过形象化的概括作用,对脑内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或重组的思维活动。想象思维可以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化,是人脑借助表象进行加工操作的最主要形式,是人类进行创新及其活动的重要的思维形式。想象思维有再造想象思维和创造想象思维之分。再造想象思维是指主体在经验记忆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再现客观事物的表象;创造想象思维则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创造出全新的形象。

为了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师生双方必须“左思右想”。只有涉及广泛领域才能大大提高创造成功的机会。侧向思维主要包括联想和类比推理两种形式。如我讲到1949年9月在北京为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召开了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就引导学生联系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并要求学生明确指出这两次政协会议的本质区别在哪里。讲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教材分析其剧变解体原因后,我再深挖一步,问:东欧剧变时中国也出现了89年动乱,为什么东欧挺不住,而中国的五星红旗却依然飘扬?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我明确指出这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巨大的成就而苏东的改革却严重受挫,当然跟以邓小平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果断的决策也分不开。在介绍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新加坡、韩国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时,我就引导学生思考哪些经验是值得我们中国学习借鉴的;良好的国际关系的形成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

4.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与聚合思维相对。创造性思维本质特征是突破常规,这一点在发散思维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创造性思维在思维方法上特征是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统一,它巧妙地结合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从而使某种新设想脱颖而出,但其更偏重于发散思维,因此,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要以发散思维训练为主。如讲到世界近代史上册“工业革命的影响”这一重要内容时,课文在概括其影响时从“极大提高了生产力”,“两大对立阶段的日益分裂”,“开始了城市化进程”,“密切了世界的联系并使东方从属于西方”这四个方面进行讲述的。我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可以不囿于这四个方面,鼓励其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有所突破并形成自己的观点。经过课堂的讨论交流,学生有的说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最终彻底地战胜封建主义,理由是工业革命后基本没有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维护封建秩序的维也纳体系也随着西欧诸国工业革命的完成而土崩瓦解;有的说工业革命宣告了农业文明的衰败,理由是工业革命创造了农业文明无法比拟的发展速度和社会财富;有的说工业革命直接促进西方列强对外进行殖民扩张的热潮,理由是工业革命的进行需要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有的说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对亚非拉地区而言是否意味着建设性的增多和破坏性的减少,理由是工业革命前后的殖民手段、目的、客观影响均有较明显的不同。通过这种发散思维,学生加强了对问题深度和广度的认识,同时讨论交流能自圆其说,有利于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形成。

5.直觉思维是相对于逻辑思维来说的,它是指人们不经过逐步分析而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或突然顿悟的思维形式。直觉思维着眼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把握,它与逻辑思维强调对研究对象的局部性分析大不同。直觉思维能力强的人常常会从一些偶然事件中突然领悟问题的实质。比如讲到明清北京城的建筑特点时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凭直觉思考这种建筑特点和唐朝长安城相比有什么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说明了什么?在讲到元朝大运河时,就要马上让学生凭直觉对比和隋朝京杭大运河的区别和联系,并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等方面原因对这些异同点进行深入的分析思考。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有针对性、目标性。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以学生学习历史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际智力水平为基础,根据学生年龄心理和生理阶段特征,确定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的创造性思维训练目标,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

2.善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在课堂中,教师应随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设更多的机会。

3.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兴趣是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的积极倾向,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4.教学和评估测试中要注意引入激励机制。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测试中,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考核力度,以引导和落实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目标。

[1]卢明森.思维奥秘探索.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2]李建军.创造发明学导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工业革命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煤、铁、蒸汽与工业革命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超级智能时代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扩展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