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2010-08-15黄仁术凌明亮
黄仁术,凌明亮,赵 群
(1.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2.皖西学院人事处,安徽六安 237012)
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黄仁术1,凌明亮2,赵 群1
(1.皖西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安徽六安237012;2.皖西学院人事处,安徽六安 237012)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大任务之一。动物科学专业作为一个应用型专业,地方高校应该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实践教学体系和创业教育体系、人才评价机制和专业教学模式,加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这对推动社会进步、满足现代化畜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创业型人才;动物科学专业;地方高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压力,创业活动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就明确提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而动物科学专业作为一个应用性强、创业机会多的专业,它能直接帮助创业者不断开创产品和市场,以满足现代化畜牧业生产管理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尤其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超过50%,有些国家甚至达到70%以上,而我国只占35%[1]。分析其原因,主要由于畜牧业的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是很高,行业发展亟需一大批能自主创业的高级技术人才。但目前地方高校的动物科学专业,禁锢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片面追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践教学高度弱化,创业教育很少提及,人才培养目标不过是个“行业求职者”。为此,开展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一定社会意义。鉴于“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2],故本文特针对上述环节,对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如何培养创业型人才展开系统阐述。
1 转变教育思想,确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专业对应的行业,主要包括饲料业、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等,其特点是可以小规模投资,滚动式发展。为此,地方高校应及时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创业教育观渗透到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去,要紧密围绕动物生产与加工的行业需要,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具备动物科学专业技术背景,又熟悉商业运作规律,能在饲料工程、动物生产、畜产品加工等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推广与开发、技术与设计、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简而言之,人才培养目标要实现从过去的“行业求职者”到今后“岗位创造者”的转变。
要达到上述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支撑:
(1)知识结构: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具有以动物生产为主,饲料工程工艺、畜产品加工工艺为辅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畜牧业及其相关企业经济分析与安全生产、相关政策和法规知识。
(2)能力结构: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组织管理、学术交流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具有对经济运行环境和行业市场的认知洞察力,具有识别商业机会的能力。
(3)素质结构:对矛盾、困难、挫折、突发事件具有一定承受力,体魄健康,诚实守信,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善于拓展、整合资源。
2 汲取先进经验,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世界发达国家的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普遍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1)课程结构模块化
实践证明,课程结构模块化既便于操作管理,又能发挥综合性大学基础课力量雄厚的优势,使学生打好基础,提高综合素质。美国八所大学的动物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都是如此,即第一学年在大学修基础课,完成校级要求的课程;从第二学年起进入学院或系,修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完成院或系要求的课程[3]。而苏格兰农学院的课程设置,更是达到了极致,第一学年主要进行专业相关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第二学年侧重于动物科学应用领域的学习(毕业可获得生物科学职业教育文凭);第三学年开展动物科学专题项目的研究探索(毕业可获专科学历);第四学年自主选择自己的毕业论文研究项目(毕业可获学士学位)[4]。
(2)专业方向个性化
国外高校往往根据专门人才的培养需要和学生个性特点的发展要求,细划专业发展方向。如犹他州州立大学在动物科学专业范围内又详细划分了动物产业方向、动物管理方向和动物科学方向,前两个方向使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后一个方向着眼于培养科研人才;密执安州立大学设置了经营管理、兽医预科和科研预科三个专业方向,对应去向分别为企业、兽医学校和研究生院;曼尼托巴大学则设置了反刍动物系统组和非反刍动物系统组方向[3]。
(3)专业课程精细化
动物科学专业所服务的对象极其复杂和多样化,且每种动物都有其鲜明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上的特点。为此,国外高校常在专业课程的精细化上下功夫,特别重视课程的实用性及其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确保每位学生毕业后即能适应本职工作。如国内动物科学专业普遍开设的一门《牛生产学》,美国阿肯色大学将其精细拓展到《奶牛饲养管理》、《繁殖母牛饲养管理》、《肥犊牛饲养管理》、《肉牛饲养管理》和《奶制品评定》五门课程;佛罗里达大学更是将一门《养马学》,精细拓展到《马属动物调查》、《马体型与运动的关系学》、《养马学导论》、《马健康管理》、《养马技术》、《马繁殖技术》、《马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马饲养管理实习》、《马企业化经营管理》、《马心理学与训马学》等十门课程[5]。
基于此,国内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在制定创业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始终贯彻“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注重创新”的教育教学思想。“夯实基础”指一、二年级要构建创新创业公共基础课平台,课程内容要涵盖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科基础、经济管理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础、语言类基础以及其他素质教育公共课程,以保证创业型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拓宽口径”指二年级要构建学科专业基础课平台,有效拓宽学生的专业基础;三年级要构建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平台,其专业方向可涵盖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管理、特种养殖、动物食品加工、兽医防疫等,以保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直接对接行业与产业需要。“强化应用”指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如四年级全年要开展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或创业实践工作;同时,要切实加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保障学生一毕业就能独立承担工作任务。“注重创新”指要强调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将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中的新成果、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本专业科技发展的新动向融入到教学内容中,以实现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3 强化实践教学,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
实践教学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它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上都比理论教学具有更大的优势和潜力。地方高校应根据动物科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教学需要,健全“五、三、三”式(五个平台、三项实践、三级能力)实践教学体系,即借助专业基础课实验室、专业课实验室两个平台,开展课程实验工作,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操作能力;借助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平台,开展集中实践工作,培养学生畜禽生产综合实践能力;借助教师科学研究实验室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工作,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同时,要加强实践教学内容改革。首先要将动物科学专业基础课实验和专业课实验进行优化、组合,有条件的可单独设置实验课,打破各门课程各自为政的情况,可将其按技能培养目标分设实验课程群及相关实验课程[6]。在以上强化实践技能衔接的基础上,可在每个功能性的实验教学模块内,将实验项目再按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三层次设计,从而形成系统性、渐进性的实验教学体系,以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及自主创新能力。一般基础性实验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记忆理解,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综合性实验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上的应用能力;创新性实验一般是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核准后自主进行。如刘进辉等也提议,可在动物科学专业内构建动物形态学、动物机能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兽医微生物与免疫学4个功能室模块,按功能室将每门实验课程进行统一调整、合理组合和全面综合,以形成“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与创新性实验”三个不同层次实验类型的实验课程体系[7]。
4 整合教学资源,建立创业型人才教育体系
创业教育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建立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首要任务是建设一支包括企业家、行业专家、创业校友、专业教师在内的专兼结合的创业指导团队。学生从二年级开始,就要依据专业方向选择导师对其今后的学习工作进行全程性指导。导师在指导过程中,要尽量保证学生的课程论文、研究性学习项目和毕业论文、顶岗实习或创业实践的衔接贯通。
其次是建立基于网络学习系统的创业教育模块教学课程,把创业教育融入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以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熏陶学生,使创业精神潜移默化,使创业知识丰富多彩,使创业能力得到提高。在这一点上,清华大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业启蒙—创业课程—创业赛事—创业实践”的创业教育体系,地方高校可借鉴参照其具体做法。其中,创业启蒙教育依托学生组织开展相关创业沙龙等活动,旨在普及创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和意识;创业课程是学生系统学习创业理论与知识的主要渠道,清华大学开设的创业类课程包括《创业机会识别和商业计划》、《创业管理》、《创业投资管理》、《创业实验室》、《创业训练营》、《创业的领导力》、《技术创新管理》、《生物技术中的创新与创业》、《创新理论与科技政策》、《KAB(Know About Business)创业基础》等十多门;创业赛事平台是投资家、企业家与青年创业者之间的连接桥梁;创业实践是指创业的个人或团队依托清华创业园的企业孵化服务,真正开办企业[8]。此外,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的做法也值得借鉴,其开设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系列课程设置为必修课,课时为15-30学时,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各个阶段[9]。
5 革新评估方式,完善创业型人才评价机制
培养创业型人才,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制度的桎
6 深化教学改革,丰富创业型人才教学模式
梏,建立完整的、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首先是实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要根据课程性质,灵活采用笔试、口试、实践考核、技能竞赛、科技创新、调查报告、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把考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加强对学生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应用知识能力的考核。其次是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化,按照课程模块或课程类别,综合设计考核学生的知识获得与运用能力、语言驾御与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推广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等。要改变以往用课程考试的结果取代学生综合能力评价的方法,逐步减少知识性测验在人才评价中的比例,最大可能地使用综合的能力评价取代现行的考试评价,从根本体制上激励学生不断获取和积累创业性知识结构与能力储备[10]。第三是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建立健全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社会评价于一体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6.1 科研促教学模式
动物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科研结合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参加教师科研项目研究的实践中,可针对性地对研究内容进行思考、探索,并对本学科知识进行总结、整合、分析,以及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解决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思索科研项目中的创新点[11]。为此,动物科学专业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资源,发挥应用型专业特长,将个人科研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把基金项目分解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并利用项目研究成果,把验证性实验更新为综合性实验,通过参与科研将学生带入学术前沿。
6.2 产学研合作模式
“学产研”合作办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地方高校要将教师下企业和激励制度结合起来,鼓励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指导生产实践,将生产中的问题带回课堂,传授给学生;要将学校实训室建在企业,建立以现场教学为主的专业课教学模式,使教学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要将企业工作间推进学校,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课、实践课、课程设计、毕业论文方面的“课程教师”,也可聘为学生创新工程、技能大赛等项目的“项目指导教师”。
6.3 模块法教学模式
模块法教学是指把一个复杂的、相互交叉的课程结构分成若干个基本课程或教程模块,把相互渗透的教学内容组成系列知识模块[12]。如在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中,可把专业实验分成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生产管理、特种养殖、动物食品加工、兽医防疫6个模块,以适应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需求;还可进一步将每个模块的实验项目分解为基础性、综合性、创新性三层次,以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技能及自主创新能力。
地方高校动物科学专业在上述举措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建立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融合行业与地方特色,在实践中培育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人才;要利用深度融合的校企关系,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健全以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完善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加强创业课程建设,推进赛事平台与相关课程的有机结合。此外,地方高校还要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创业教育硬件条件,为实际创业提供资源支持。
[1]于康震.我国现代畜牧业建设刍议[J].农村工作通讯, 2008,(7):40-42.
[2]柴红敏,李秀芹,刘增进,等.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改革的理论分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2009,25(3):102-104.
[3]高腾云,郭金玲.八所大学动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0,(8):94-95.
[4]李桢,朱香萍.苏格兰农学院动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特点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9,(1):57-59.
[5]白文林,邢小军,尹荣焕.中外动物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1): 164-166.
[6]王立克,闻爱友,戴四发,等.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考[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21(5):70-71.
[7]刘进辉,孙志良,王水莲,等.动物科学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9): 1106-1108.
[8]史宗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项目申 报 书 [EB/OL].http://syq.zlgc.org/upload/ 20080704093354851.doc.2009-4-11.
[9]胡先文,杨吉琼,符金万.我校开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探讨[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5,11(1):78-80.
[10]姚安庆,孙文学.农学类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5):146 -147.
[11]李淑红,王京仁,黄春红,等.谈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途径[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9,(4): 116-117.
[12]洪奇华,蒋振东.模块教学在动物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1):114-115.
Study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Talents of Enterprising Pattern of Animal Science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HUANG Ren-shu1,LING Ming-liang2,ZHAO Qun1
(1.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Lu’an237012,China;2.Personnel Department,West Anhui University,L u’an237012,China)
Implementing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enlarge employment,promoting impretus employment by entrepreneurship is one of six key social construction tasks being presented by the seventeen people congress reports to accelerate advancing to improve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As the animal science specialty is applied speciality,the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study and the practice on training talents of enterprising pattern around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the talent training plan、the system of practice training、the system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the talent assessment mechanism and speciality teaching mode etc,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social progress and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imal husbandry.
talents of enterprising pattern;animal science specialty;local universities
C961
A
1009-9735(2010)02-0053-04
2010-01-22
安徽省省级重大教改项目(2008jyxm022)。
黄仁术(1976-),女,新疆阿克苏人,皖西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动物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