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群心理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2010-08-15李宏莲庞红威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9期
关键词:合群医护人员群体

李宏莲,庞红威

(庆阳卫生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合群心理在医学教育中的运用

李宏莲,庞红威

(庆阳卫生学校,甘肃 庆阳 745000)

合群心理;医学教育;人格培养

现阶段的中职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如何减少社会对他们的负面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但由于很多中职生合群心理不强,叛逆思想严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群心理并正确运用。

1 合群心理的培养

现在的中职生多是独生子女,国内外研究表明,独生子女容易出现某些令人担忧的不良心理品质,如好逸恶劳、高傲自大、骄横任性、孤僻、自私、霸道、意志薄弱等。而这些不良心理品质形成的原因是家长教育不当,因此必须帮助他们克服不良心态。在教育中既要遵循共同性的教育原则,又要运用特殊性原则,对独生子女教育,着重从“独”字着手[1]。方法主要有:(1)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要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伙伴关系及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教育。(2)在学生完成主要学习任务后,要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活动时间、空间,鼓励他们和邻居、同学交往,引导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使学生变得活泼、开朗、大方。(3)开展学生心理与行为的养成教育活动。为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学校可通过开展拔河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合群心理;开展“城乡伙伴手拉手”,“一帮一、一对红”等活动,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对家庭经济条件差或家庭特殊而不合群的学生要关心、爱护,鼓励、支持他们与他人交往;对因家长溺爱不能与他人融洽相处的学生,则要严格要求,并辅以疏导教育;对心胸狭隘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与教师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关系,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1]。

2 合群心理的运用

2.1 合群心理在学生人格培养中的运用

教师在课堂上既要传授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比如在讲授老年护理学过程中,除讲授老年护理学知识外,每节课笔者都用事例强调尊重老年人及我国传统美德的传承问题。每次举例时,笔者都将问题及对问题进行表态的人群分为正反2面,正面为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的、符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群体,反面代表极个别道德不高尚的人(是被社会孤立的人群)。举例结束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是自己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结果学生都将自己列入正面群体。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判断,会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2 合群心理在课堂纪律维持中的运用

维持课堂纪律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上课过程中,有时会出现2种情况,一是个别学生因某些原因而不遵守课堂纪律。对此,笔者将学生分成2部分,大多数学生和个别学生,对大多数遵守纪律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个别学生以不点名的方式予以批评。在这个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包括个别不遵守纪律者)都会表现出认为自己应归属于大多数学生中,会遵守纪律,并积极地在同学中寻找不遵守纪律的“破坏者”。二是有时因课堂讨论气氛热烈或在实验课上,多数学生都很兴奋,这时笔者仍然将学生分成2部分,即多数学生和少数学生,表扬遵守纪律的多数学生,批评扰乱课堂秩序的少数学生。

2.3 合群心理在学生专业思想形成中的运用

对于刚接触医学领域、没有专业思想的学生来说,建立专业思想既十分困难又非常迫切,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和坚定专业思想。笔者在教学中除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外,还常常谈及一些关于医护人员的社会地位、人生价值的体现及社会对医护人员的需求等问题,使学生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同时,笔者在课堂中对学生始终以“未来的医护人员”“白衣天使的预备队员”“为医学事业共同奋斗的你我”“为劳动者健康而努力的人”等称呼,将学生归属到医护人员之中。这样一来,学生在合群心理的作用下,坚定了专业学习的信心,树立了专业思想。

3 合群心理的运用原理

合群心理是一种本能或原始的行为倾向,是指喜爱交际、愿意接近他人、加入群体的倾向。它是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在运用的过程中,一方面它能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将己之行为与彼之行为进行比较,更好地调适自我行为,以适应社会化之需要[2]。因此,教师要始终坚持正确引导,抑恶扬善,将绝大多数或全部学生纳入受表扬的群体,并使学生因此感到骄傲和自豪,然后用群体的规则来约束个体,使个体的行为规范逐渐符合群体的要求,最大限度加大个体与群体的契合度,最终使个体完全归属于群体。

4 合群心理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4.1 归类的不确定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类时,一定要尽可能将学生团结起来,否则,某些学生会认为“我难以做到,我就是老师批评的那部分”而将自己归属于相反的群体,从而背离教育本意。

4.2 群体对个体约束的程度

合群心理的运用就是使学生将自己纳入群体,用群体的规则来同化自己的行为和理念,最终成为群体的一份子。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规则对群体的约束性不强,就难以从根本上同化个体,教育效果必然不佳。

4.3 个体对群体的主观认识

合群倾向是个体对加入某个群体的一种本能和原始的行为倾向。有了这种倾向,个体才渴望进步,但合群倾向产生的前提是个体对群体的强烈认同感。

[1]吴志建.小学生不合群心理浅析[N].德育报,1999-08-25(3).

[2]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G421

B

1671-1246(2010)09-0044-02

猜你喜欢

合群医护人员群体
谈合群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坚持做自己就是不合群?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帮孩子治疗“不合群症”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通 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