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翻译主体间性

2010-08-15欧阳铮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客体译者译文

欧阳铮

(华中师范大学 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翻译做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转换活动,既涉及到语言层面,又涉及到文化层面,还涉及到社会层面。对于翻译的这种社会性,我们只能用主体间性来解释它。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笛卡尔主客二分哲学概念的继承与发展,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中与他者的相关性和关联性。它超出了主体与客体单向关系的模式,建立了多元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交互模式。翻译界关于翻译主体认识的演进大致经历了客体性,主体性,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的四个阶段。客体论以原著为中心,宣称译者是作者的奴仆,主体论以译者为中心,宣称作者已死,主客间性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译者和文本两者共同建构的,也即做为‘仆人’的翻译家有着选择‘主人’的权利,而主体间性认为文本的意义是译者和作者等主体交互对话后所形成的共识。在翻译研究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向以后,翻译便结束了单一思维的束缚,使翻译不再是一种主体消灭一种主体,一种文化征服一种文化,而成为主体间交流合作,文化间对话协商的过程。

一、翻译各元素的界定

1.翻译主体的界定

主体间性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形成的一种能够产生约定和共识的因素和力量。相对主客二分的主体,主体间性的主体不再是抽象,普遍的,而是具体和特殊的,这就意味着主体间性的主体可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可小到一个团体、一个家族,甚至个人。主体间性需要大范围的社会化,狭隘地域性的联系要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交往所替代。因此不应只将翻译理解为翻译行为本身,也应置其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去,即应包括语言转换层面,也应包括社会交往层面。随着视野的扩大,翻译的主体也存在被无限泛化的趋势。文化转向后,曾被列入主体清单的对象有翻译发起人、赞助商、原文作者、原文、译者、译文、译文读者、出版商、翻译批评者等。对于如此众多的主体,如我们不加以一定的规定性,主体间性论就会有沦为万物关系论的可能。主体必须具备主体性,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所体现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如不具备主体性便不是主体。据此规定性,翻译主体应是在翻译过程中具有意识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人和团体。本文认为翻译主体应包括原作者、译者、读者和社会主体(不同学者对社会主体有不同表达,如发起人,赞助人,本文认为其内涵一致)。同时我们可把它们分为两类,内部关系主体和外部关系主体,内部关系主体为语言层面转换所涉及的主体即原作者,译者和读者。外部关系主体为社会交往活动涉及的主体即译者和左右翻译活动的社会力量。

2.翻译中介的界定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行为是指交往参与者遵循有效性规范、以语言符号为中介而发生的相互作用。当然中介存在的合理性,取决于作者原意的地位,传统阐释学认为“文本的意义就是作者的意向或思想,而理解和解释它就是重新表述或重构作者的意向或思想“。现代阐释学却认为“书写赋予文本以独立于原作者的自为存在”,文本一旦面世,就与原作者相脱离。美国解释学家赫什为反击“反意图”论者,曾提出解释的基本对象就是作者的意图,有效的解释就是作者要说的原意,除此之外都是谬误。这又从一种极端走向了另一种极端。本文认为译者如不去追索原作者的原意,译者以文本为中介与原作者的对话,便成了译者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文本任由译者阐释与重构,不可避免产生“曲解”,“误读”和“过度诠释”,意义处于无限的延异当中。解释的有效性和创造性实际上处于对立统一中,译者应尽力接近作者原意,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达到解释的有效性,也应积极发挥创造性,使自己的艺术个人气质、风格笔调,审美情趣、文学修养得以体现。在追索愿意的过程中,原作者,译者,读者通常处于时空交错的状态,无法直接对话,这样必须需要一定中介的介入。本文认为翻译中介通常包括原文、序、跋、评论以及其他注释性文字,通过这些中介,原作者、译者、读者之间的非共时性沟通才能顺利进行。

3.翻译客体的界定

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中,间性扩张论者否定了客体的存在,一切理解对象都被主体化,主客关系被认为是非本真的关系,主体之间的关系才是本源性的关系。实际上在认识论中,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概念,它们“各自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各自只有在与对方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规定性”。没有主体,就无所谓客体,没有客体,主体亦不存在。没有客体的存在,主体间性理论最终失去了实践基础,而陷入唯心主义主体间性。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翻译客体的存在。对于什么是翻译客体,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翻译的客体是一个二元复合体,即原文和译文文本、原文本作者、以及原文和译文文本读者,有人认为原文文本是直接客体,原文作者是间接客体,有人认为翻译的客体是一个多维的复合体,它包括了原文作者、读者和原文文本。正如主体的规定性是主体性,客体的规定性是客体性,客体必须具备作为翻译主体指向的对象而客观存在的性质。原文文本被创作出来以后便成为不依赖原作者的客观存在,译者又对其进行创造性的填补和想像性的联接。原文文本同时具备客观性和对象性,因此,本文认为翻译的客体是原文文本。

二、翻译主体之间的间性关系

哈贝马斯认为:主体间性是通过语言交往,即参与语言交往的本我和他我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由多种视角组成的系统整体。因此翻译中的主体间性即翻译中的主体交互关系,翻译不再是译者的独白,而是作者、译者,读者和其他社会主体的交互对话。

1.作者与译者的间性关系

在作者和译者的关系中,曾有两种倾向,一种认为翻译是译者对原文本或作者的一种被动的接受,第二种认为翻译是译者的重新创造,实际上在翻译中我们不能以忠诚为由谋杀创造,也不能以创造之名实施的却是背叛。我们应把原作者的主体性同译者的主体性融合在一起,各自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复调结构”。为达到此目的,作者与译者应进行非共时的交流。伽达默尔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和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时空错位的距离性交往类型,或者说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非共时性沟通。作者与译者的交往通常是精神交往,译者首先要进入作者的意识,从而与作者神会,克服时空距离,与作者处于同一层次,继而了解作者内心的东西,实现译者现今视域和作者原初视域的完全重合的“共在之域”。这种交往虽是精神的但也存在于一定的实践活动中,采用物质的手段进行。正如马克思所说,语言也和意识一样,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语言的产生离不开实践。实践使得主体间实现交互性有了中介和可能,这也是主体间性特点中实践性的体现。因此译者也必须通过通读原文,查阅作者自序,跋,注释,研究作者生平,听取其他读者对原文的评论和阐释,来全面体察作者的生活态度、政治倾向、艺术观点、审美情趣和语言风格,深入理解原文所属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

2.译者与读者的间性关系

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不是被动的接受文本呈现的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本意义的构建。文本的意义不是自己生成的,而是文本与读者之间的相互交流的结果。并且,对审美客体的建构只能通过读者一方的认识才能完成。目的论把译文接收者看作是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便是受众一译文预期的接收者。目的语读者在译者的翻译过程中不是一个个具体的对象,而只是译者对目的语读者的一种虚拟,是一个抽象的读者群体。”译者翻译总是在翻译期待的语境下,同自己的‘虚拟的读者”进行心灵的交融与沟通,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合理的交互关系,从而将自己的视界同读者的视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译者的翻译如希望获得读者的认可,他便要读者的期待视野的参与。另一方面译文读者有着不尽相同的审美层次,他们总是期待作品能够表现出切合自己意愿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境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既要考虑作者和读者之间存在文化差异,也要考虑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习惯,文学情趣和接受水平,来决定采取怎样的翻译策略及如何填补翻译中出现的意义真空。

3.译者与社会主体的间性关系

做为一种社会化的活动,翻译行为体现的是各种社会参与者的态度,而不仅局限于作者,译者和读者。并通过遵守被语言和生话共同体所承认和接受的准则与规范来协调主体间可能的冲突、误解和差异。由于意识形态、赞助行为和诗学等因素,翻译不得不受社会主体的的操控,勒弗菲尔(Lefevere)把影响翻译的社会因素分为,专业人士和赞助人,专业人士包括评论家,批评家,知识权威等。赞助人则是指出“任何可能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有可能妨碍,禁止,毁灭文学作品的力量。”“赞助人可能是一个人,或宗教组织政党,阶级、宫廷、出版社、人众传媒机器等”。专业人士通过文学评论影响译者的文学观,诗学观,赞助者则通过金钱和权力控制话语权和意识形态来决定译者的策略选择与价值取向,发起者给予翻译指令,确定译文目的,功能,使用译文的时间,场合等。同时译者也会针对翻译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和学术问题请教相关的专业人士和知识权威,或在翻译中同发起者,赞助者,出版社协商对话争取一定的话语空间,使译者主体意识得以实现。因此翻译的价值也取决于译者的视界与主流意识形态的融合,是译者与发起人,赞助人等众多社会主体之间交流互动的结果。

[1]Lefevere,Rew 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Routledge,1992,p.17.

[2]Nord,Christiane Translation as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3]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客体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译者生存与翻译存在关系的生存论建构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译文摘要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I Like Thinking
行动语义、客体背景和判断任务对客体动作承载性的影响*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