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畸形关系下的悲剧命运——《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关系解析

2010-08-15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瑞尔莉娅克莱

张 俊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81)

一、畸形的夫妻关系

莫瑞尔夫妇之间的畸形关系并不是偶然形成的,他们的结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将来的失败。莫瑞尔出生于社会最底层,是一名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普通矿工。莫瑞尔太太则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清高、意志坚强。这样两个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的呢?年轻时的莫瑞尔风流倜傥,浑身洋溢着阳刚之气。年轻时的莫瑞尔太太就此迷上了他,认识的第二年圣诞节他们就结了婚。

由此可见,莫瑞尔夫妇的结合并不是建立在彼此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他们的婚姻,是出于一时的新奇,缺乏扎实稳固的精神基础,这为他们日后的婚姻生活埋下了诸多的隐患。虽然他们在婚后也渡过了半年左右的蜜月期,但是矛盾很快爆发出来。随着莫瑞尔太太对丈夫的热情的消退,很多现实问题开始浮出水面:丈夫一贫如洗,身有负债,连房子也是租来的。莫瑞尔太太深深感到自己被欺骗了。精神世界里她也无法和粗俗的丈夫沟通交流,虽然她也曾试图来教化丈夫,但最终种种努力都付诸东流。于是,“她那高傲的心灵变得冷如寒冰,硬似磐石……一场可怕、残忍、你死我活的斗争开始在夫妻间展开。”(P14)

随着斗争的持续,他们的婚姻关系慢慢发生了畸变。正常夫妇间的相互尊重、爱慕、体谅和支持在他们这里变成了埋怨、鄙视和仇恨。莫瑞尔太太甚至对儿子保罗说过:“我从未,保罗,你知道吗?我从未有过丈夫,真的,从来就没有过。”(P245)在她的眼里,丈夫只是一个赚钱养家的工具。另外,作为母亲,莫瑞尔太太原本应该教育孩子们如何去尊敬和欣赏自己的父亲,而她总是将丈夫作为反面教材,让孩子们去仇恨他,去讨厌他。

这种畸形夫妻关系令所有相关的人都受到严重伤害:莫瑞尔太太过着有夫等于无夫的生活,从丈夫那里得不到一丝精神上的快乐和安慰。而莫瑞尔则失去了妻子的关爱,孩子们的尊重,家庭的温暖。他们都讨厌他,痛恨他,抛弃他。最后他只有从家里逃离,性格变得粗鲁暴躁,在酗酒中麻醉自己,以求解脱。可怜的孩子们则得不到父爱,从小就生活在破裂的家庭里面,心里留下了层层阴影。

二、畸形的母子关系

保罗是莫瑞尔夫妇的次子。在大儿子威廉因肺炎去世以后,莫瑞尔太太将全部精力和情感转移到了保罗身上,儿子成了她唯一的精神港湾。她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有出息,脱离底层迈入中产阶级。保罗没有让母亲失望,他继承了母亲的敏感和聪慧,从小听话懂事。保罗逐渐长大,莫瑞尔太太对儿子的爱开始超出正常母爱的范畴。她潜意识里慢慢将保罗当成了自己丈夫的替代品,对儿子的爱中包含了对丈夫爱的渴望,这更使她在情感上离不开儿子。在她这里,儿子已经不仅仅是儿子,从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了书名中暗示的“情人”。当然,这种“恋子情结”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莫瑞尔太太与丈夫失和,但是受传统伦理道德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再到外面去寻找新的异性伴侣,其全部情感转移到儿子身上也就成为了预料之中的事情。

另一方面,母亲从小对保罗的悉心照料让他对母亲依恋颇多。而且母亲以自己的德行教育影响着保罗,从各方面赢得了保罗的喜欢和爱戴。父亲对母亲的粗暴态度以及偶尔的诉诸武力更是让保罗对母亲多了一份同情和怜悯,内心产生了一种拯救母亲出苦海的英雄主义情结。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让保罗对母亲渐渐产生了恋人般的感觉,加之朝夕相处,他们的关系超出了一般的母子关系,产生畸恋也就理所当然了。

母子间的这种畸形关系,伤害最大的,当然是还在成长中的保罗。他与父亲的关系因此而被破坏:父亲得不到保罗的尊重和喜爱,保罗也失去了正常的父爱,个性上阳刚、坚强的一面也就无法被良好地开发培养。另外,母亲的强势个性以及对儿子束缚占有式的母爱,让保罗在以后的恋爱中频频受阻。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高于一切,这使他无法正常地去爱别的女人。这种畸形的母子关系从情感上阉割了保罗的恋爱能力,正如他曾对母亲说过的一样,“有了你,我决不会结婚—永远不。”“你活着时,我永远遇不到合适的女人。”(P239)

三、畸形的情人关系

或许正如保罗先前对其母亲所说,“你活着时,我永远遇不到合适的女人。”在小说中,保罗一直找不到自己理想的伴侣,尽管他也曾有过两段或许可以称为“恋爱“的恋情。米莉娅姆是保罗的第一个情人。通过绘画和教授法语,他们之间建立起了青梅竹马般的感情基础,深厚而牢靠。然而到了恋爱的后期阶段,两人之间的矛盾开始爆发,最终导致了分手。一方面,莫瑞尔太太不断对两人关系加以干涉。她不希望看到儿子如此依恋一个她之外的女人,从而动摇了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至高地位。这种干涉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他轻轻抚摸着母亲的头发,柔声地说:“放心吧,我不爱她。”(P240)保罗开始对米莉娅姆忽冷忽热,犹豫不决,这让米莉娅姆非常难受。另一方面,米莉娅姆从小笃信宗教,崇尚精神,鄙视肉体。而随着感情的加深,性成了两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面对保罗提出的肉体上的要求,米莉娅姆本能地加以抵制,并表现出极度的厌恶。她所追求的是精神上的结合,男女间的性爱是对神灵的亵渎。米莉娅姆的这种态度让年少的保罗十分挫败和失望。他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生活,一种不仅仅只有精神融合的生活,一种精神和肉体合二为一的正常生活。

就在这个时候,保罗的第二个情人出现了。如果说米莉娅姆是纯精神的代表,那么克莱拉则绝对是肉体的象征。克莱拉是一个寡居少妇,她身材高大,丰腴性感,金发碧眼,不仅身体出色而且性格傲慢,且具有先进的思想。从克莱拉的身上,保罗得到了肉体上巨大的满足,这是米莉娅姆所不能给予的,他也因此深深地迷恋着克莱拉。对于儿子与一个大自己七岁的已婚妇女的相爱,这次的莫瑞尔夫人则表现的相对宽容。她认为儿子仅仅是迷恋克莱拉的肉体,灵魂还是在自己这里。正是由于母亲的支持,保罗和克莱拉发展很顺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缺乏感情基础和精神沟通,更多的只是肉体上的欢愉和享受,当激情慢慢褪去,保罗逐渐不能忍受克莱拉无休止的肉体要求,两人的关系最后还是以结束而告终。

至此,保罗的两段感情均告失败。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纯粹的精神恋爱必然是无果之花,而单一的肉体之爱则只能带给人短暂的享受,无法经受时间的检阅。其中的任何一种恋爱关系都是不正常的,只能以悲剧告终。只有建立在灵肉合二为一基础上的恋爱,才能天长地久。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小说中的不幸和悲剧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婚前的隐瞒与欺骗,精神世界上的巨大差距,彼此的缺乏了解导致了婚后矛盾的集中爆发。矛盾爆发以后,精神世界的巨大差距又导致了沟通交流和理解的匮乏。取而代之的是争吵,冷战和武力。久而久之,夫妻失和甚至反目也就成了必然。在这样一个病态的家庭环境里,孩子们又如何能健康成长!

尽管小说中的故事有其特定的原因和时代背景,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类似的家庭悲剧并不少见。如何建立更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谐的婚姻关系,健康的家庭生活,这也是这部小说带给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1]李升炜.从残缺的爱到理想的爱[J].社科纵横,2004(2).

[2]张礼龙.畸形母爱的社会和心理因素及其灾难性后果[J].山东外语教学,2000(4).

[3]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金花译,哈尔滨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瑞尔莉娅克莱
在柬埔寨为何难见本国货币
江苏瑞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意外的结果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应该上电视
意料之外的结果
意外的结果
“闯祸精”克莱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