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型社会”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的“五维”走向
2010-08-15吴焕新
吴焕新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6)
论“两型社会”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的“五维”走向
吴焕新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湖南长沙410006)
作为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长株潭城市群如火如荼地先行先试,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到理论的有机结合中率先突破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房价非理性猛涨的魔咒与怪圈,向“住有所居”的房产人本生态化、楼宇建筑低碳化、住房消费绿色化、社区服务数字化、市民宜居舒适化的方向发展。
“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走向*
杜甫诗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网民有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党的“十七大”报告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的“住有所居”的基本民生工程建设的关键定位在抓紧建立住房保障体系并付诸实施上。作为国家级首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长株潭城市群先行先试,对传统工业社会的房地产业包括土地开发,房屋建设、管理,土地使用权有偿划拨、转让,房屋所有权买卖、租赁,房地产抵押、贷款等活动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针对近些年来房地产市场房价非理性猛涨的魔咒与怪圈现象,提出了“住有所居”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房地产业发展的五维走向。
一 “住有所居”的人本生态化走向
从人类居所演进的历程来看,人类的住所经历了从树枝洞穴、兽皮帐篷、简陋的茅草窝棚到高楼大厦的发展过程。人类居住条件的改善,反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而住所——主要是建筑的风格,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必然受到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与之相联系的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其心态变化的影响。
首先,从传统工业社会房市经济虚高增长到人本生态化房地产业兴起的社会历史走向来看,“住有所居”是当代中国民生工程建设及其附着其上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必然使命。道格拉斯认为,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城市居民应该享有广泛的生活机遇;二是家庭和劳动力必须拥有富有意义的工作和谋生机会,这种机会也是自立和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源泉;三是安全而清洁的环境,环境优化已经成为任何城市适合居住的必要条件;四是良好的城市管治,其中包容、参与、伙伴和透明均是良好管治的内容[1]。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中提出的概念,是宜居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绿色自然、城市家园与人本生态融为有机整体的大生态系统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言之,不断催生“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的生态宜居城市,是原生自然界绿色生态人本人文化与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的人化自然绿色生态化有机融为一体的生态文明的集中体现。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为主旨,注重维系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追求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系统关系的协同进化,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任务即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从人类文明进步演进的历史过程来看,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进化从黄色(掠夺式使用土地、过度放牧造成水土流失而导致土壤贫瘠、草原退化沙漠化、频发洪涝、旱灾等)农业文明到黑色(大量使用化石石油天然气煤炭燃料导致气候变暖、能源资源枯竭等)工业文明再到未来的绿色生态文明,是从以消耗自然资源为主到以知识、信息生产为主的发展,在资源开发上由自然转向人类自身智能开发,从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转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发展。与作为生态文明建设核心载体的生态宜居城市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对应的人类生存空间系统及其全新的高级形态的生产空间组织形式必将重建与重构,即一定区域内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集聚区的建设开发和发展,在整体上和长远上突出表现为发展过程的稳定性、发展系统的整体共生性、整体协同进化的可持续性和螺旋式上升良性循环发展的内生性。
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的发展意味着对传统的社会、经济、技术和文化形态的全方位的革命性变革。首先是生态世界观的变革。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要求在人与自然系统整体协调、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各自的局部价值都不能大于人与自然有机统一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价值。其次是生态文化观的变革。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必然摒弃“反自然”和“人类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文化,消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城市规划设计和住宅社区景观的形态风格建设中既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与动态发展的统一,又在全球化浪潮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品质,充分展现文化的个性与魅力。再次是生态技术观的变革。宜居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必须一反工业化进程中“浪费型”、“反自然”、“反人性”的技术方式,倡导和奉行以网络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海洋和空间等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新技术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所凭借的这种生态技术,主张人类和其他生命物种相互依存、共同繁荣,对资源和能源进行可再生利用,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技术发展的界限,在其价值观上不以经济增长为唯一目标,而是以人类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为其至上目标。它的组织原则是循环的,从而实现资源的多层次利用和生态平衡发展。
“住有所居”的人本生态化走向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的发展必须走循环经济建设道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循环、重组化、再修复”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住房生产和再生产模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人居健康发展效益。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实现从末端治理转向从源头控制污染的现实选择;是实现以依靠物质资源为主转向依靠智力资源为主,由生态破坏型转向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历史性重大变革,是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积极成果。
其次,从“住有所居”的人本生态化的本质内涵来看,所谓“住有所居”的人本生态化,是指“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2]32这一民生的“第一个前提”[2]32,它不仅需要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发展,更需要自然生态的服务,包括其产品供给(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水、能、气、土、矿产、生物质等代谢物质和能量)、生境涵养(活化土壤、稳定大气、保持水土、调节水文、孕育生境)、环境调节(局地气候调节、净化环境、减缓灾害、有害生物防治、生物多样性维持)、循环流通(养分循环、废弃物再生、传授花粉、基因遗传、污染物降解)、载体服务(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研教育、文化生活等提供容纳、欣赏、休闲的物理空间、生态景观和美学环境)等诸多生态服务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的人本人文生态化和人本人文生态的自然化。
再次,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依据来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本生态观植根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马克思明确指出:“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3]马克思关于“自然界的人的本质”或“人的自然的本质”,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其一指的是人的生命构成所必需的自然元素,这是最浅表的层次;其二指的是人的生成所必需的自然结构和生成动力机制,其中感性活力与理性秩序的融合和统一是人的本质的最基本的表现;其三指的是人的生成所依赖的自然界的生态整体生成规律,即人和他所在的地球都是整个自然界的整体性生态运行和演化的结果。马克思的这个命题,与“自然界生成为人”和“人化的自然界”一起,明确地表达了他关于人与自然界相互关系的独到而深刻的见解:第一,人首先作为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中的对象性存在,人是自己环境的产物,要依存于环境而存在;自然界乃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然界作为人类财富的第一源泉,只有当人的劳动与自然界结合在一起才能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第二,人是自然界生成人的运动结果和目的。第三,人类作为“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自然界的自我意识的体现。第四,人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自觉调节自己和自然界的关系的唯一主体。第五,人的本质、人的生存质量和人性水平实际上决定和表现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一方面,人对生产和生活资料的占有,归根到底就是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另一方面,人处理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能力(首先是生产力)要求人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时也就决定了人们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总之,只有解决好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人的本质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第六,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是要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只有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类本质”才能实现。以上就是马克思主义人本生态观的基本要义。
第四,从生态的三重内涵来看,生态是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生命个体与相同和不同生命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2007年北京世界生态高峰会形成并发表的《北京生态宣言》指出:“生态是人们日常关注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人与自然系统关系问题、确保世上所有人拥有健康的生命,让子孙后代拥有良好生存环境的关键;没有对人与环境复杂多变生态关系的深刻理解,我们的决策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失误,给未来留下诸如土地功能退化、动植物生境丧失以及全球气候继续恶化等众多生态风险。”[4]一般来说,生态有三重内涵:一是,生态是一种关系,泛指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一种系统耦合关系,是生命生存、发展、繁衍、进化所依存的各种必要条件和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二是,生态又是一种世界观方法论的学问,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环境的学说和理论或称自然哲学,是包括人在内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系统科学,是人类塑造环境、模拟自然、巧夺天工的一门工程技术,也是人类怡神悦目、修身养性、品味自然、感悟天工的一门自然科学;三是,生态用于人类社会还表示人和环境在长期磨合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脉、机理、组织和秩序,是“天人关系”的文化。
第五,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和根源来看,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房地产经济粗放型发展和房价非理性上涨反映的是人文社会资源与自然环境及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上的滞留和耗竭(物),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上的破碎和板结(事),以及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上的短见和反馈机制上的缺损(人),即物质代谢的失衡、系统管理的失调和人类行为的无序。究其根源在于房地产开发商和营销商及其住房消费者之间生态关联的失衡、生态认知的愚昧、生态管理的滞后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自私与野蛮。在这里,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环境变化的根本破坏力和推动力。房地产建筑群周边瘠薄脆弱的生态环境、“僧多粥少”的自然资源、积重难返的历史问题和粗放的房地产经济增长方式是人居生态关系失衡的客观原因。而还原论的思想方法和科学技术、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考核指标,资本积累早期的暴富投机心理和掠夺文化则是房地产业生态风险经久不下的人文土壤。
第六,从“住有所居”人本生态化的走向要求来看,居住环境是以我们的住宅为中心的区域,包括了居室的内环境以及居室外社区周边生态环境。因此,“住有所居”的居住环境生态的质量包括了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建材和装饰材料的安全性、社区周边的环境绿化、光污染和噪声情况,住宅小区的公共设施、卫生质量及其社会化公共服务质量,还有所在社区的文化环境氛围等,尤其是住宅小区公共绿地面积和生态环境质量的好坏。在一个好的文明住宅小区里,通常绿地面积要求达到30%以上,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享受到自然美与人文美融为一体的人本绿色生态,乔、灌、草、水群落能满足居民对正常的含量充沛的高负氧离子的氧的需求,绿地具有吸氧固碳、滞尘、蒸腾吸热防暑、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同时,窗外的满眼葱绿,小区里的鸟语花香,能充分满足居民的心理要求和身心健康的需要。生活在环境优美的文明小区里,每天早晚可以在小区里漫步、锻炼,夏季则可以在户外乘凉,邻里关系和谐,其乐融融。“住有所居”的人本生态化走向充分体现了生态学原则:一是坚持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合理布局小区园林绿化系统。二是遵循“生态位”原则,搞好植物配置,合理配置植物种类,互惠共生,避免植物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类稳定的多层乔、灌、草、水构成的人工群落,以利物种间互相补充,并将抗逆境、耐污染、抗病虫害的种类合理布局。三是注重人工群落的空间格局以及小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合理设计。应用植物物候和群落季相进行色彩、层次搭配,形成居民赏心悦目的园内季相多样化和景观的多样化。
“住有所居”人本生态化住房体系将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佳生态链。这是房地产业发展的理想模式。
二 楼宇建筑的低碳化走向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各国首脑会议紧急磋商,制定削减碳排放量。大力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在2008年10月推出和实施全球“绿色新政”以应对当前的经济危机,通过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来扩大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在建筑领域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新旧建筑物的能效。目前,全球建筑产业年营业额高达3万亿美元,这些建筑物产生了30%~40%的温室气体,是IPCC认定的解决气候变暖问题最有效的领域之一。根据2009年《哥本哈根协议》,各国都应积极承担碳减排的责任并为达此目标寻求解决途径和方法。2009年11月,我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在2005年的水平上降低40%~45%,这表明了我国政府碳减排的态度与立场,也表达了我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为能耗三大户,2007年我国建筑能耗总计5.2亿吨标煤,占全国总能耗的20%~25%。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预测:到2020年,中国全社会商品能耗将达到33~40亿吨标煤,建筑能耗至少10~13亿吨标煤,接近2000年我国全社会商品总能耗,预计占全球能源消耗的8%。因此,依靠技术创新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房地产建筑能耗,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对减轻我国能源整体供应压力和推动低碳经济进步起到重要作用[5]。在具体实现途径上要以提高能效来减少能耗、以发展低碳能源来从根本上减少高碳排放、以发展吸碳经济来增加碳汇、以推行低碳价值理念来动员全社会参与。重视改善体现“以人为本”的室内温度设计和空气品质,降低能耗,开发节能舒适的绿色低碳环保的“两型社会”房地产建筑。大力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实施城镇民用供暖节能改造,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新模式,兴建光伏民宅社区工程等。在“两型社会”房地产建筑领域构建低碳型的行业社会经济体系:一是在建筑领域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住房建设的宏观管理体制;二是构建建筑业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制定有效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三是加强合作建立和完善建筑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四是建立利益相关参与的合作机制。
(一)加强开发利用环保型能源
开发利用新能源是建筑节能的必经之路。城市建设及其“两型社会”房地产业发展更要注重开发环保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源及可控的小规模核能,这样房地产业发展就可以较小的碳排放量获取较高的经济价值。我们可以把造价低、施工方便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与建筑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室内舒适度,还能节约大量常规能源,显著提高建筑的节能率。有效利用风能,使之转换成日常所需的电能,能有效降低资源消耗并提高长期的经济效应。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源对于资源利用和净化环境将起到重要作用。利用可控的小规模核能,降低碳排放,替代大规模的消耗型能源。
(二)大力推广新型建筑材料
新型建筑材料是指新近发展的或正在研发及推广应用的一些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为优异的性能、更加环保低碳的建筑材料。如环保墙,这是一种循环利用废弃资源的新型环保型墙壁,这种墙体材料阻燃防潮,强度与普通砖墙相当,但其生产过程却远比传统的水泥、红砖节能,而且其原材料都由废弃物矿渣加工而成,内部的纸板则是再生纸。更重要的是,这种夹心墙垒的房屋在使用过程中因保温好而节能减排,也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更加注重节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加大对专利的保护力度,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学校及个人对房地产建筑节能技术进行研发创新。根据区域建筑设计差别,创新和研发适合本区域建筑的节能技术。如沿海地区开发利用季风能;平原地区开发太阳能;高原地区则创新开发雷电收集能量技术;而且,不同区域也可以根据楼宇的楼层落差,利用废水开设小规模的水电站。总之就是针对现实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技术研发并推广应用。
遏制全球气候变暖,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低碳房地产经济已经是大势所趋。通过节能技术的理论创新和技术研发以及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三 住房消费的绿色化走向
(一)住房消费者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与建设
“两型社会”建设中住房消费的绿色化走向其内驱动力在于从根本上加强住房消费者主体“生态控制论八律原理”的绿色素质建设。“两型社会”房地产业,不管是从城市建设规划领域还是从楼盘建筑生产领域,不管是从楼盘市场营销环节还是从物业管理服务环节,不管是从消费者的消费环节还是从物业管理部门对住宅区公共设施绿化、亮化、洁化的维护环节,都必须遵从住宅小区人文生态系统与社区周边环境的自然生态系统互动共生的原则。符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控制论”的“八律原理”,也就是说,在“天人”复合生态系统中,不仅要遵从自然界的道理,也得遵从人类活动的事理和人类行为的情理。作为区别于传统控制论的生态控制论的一大特点,就是对“事”与“情”的调理,强调方案的可行性,即合理、合法、合情、合意。从“两型社会”房地产开发到住房的绿色消费的各类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互动共荣共生的规律来看,必然赋予住房消费者主体相应的绿色生态素质建设的责任和使命,要求住房消费者丰富自身的绿色素质。
一是不断加强生态开拓适应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如同大自然的生态系统一样,任何一个房产企业、住宅小区或建设部门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并由主导系统发展的利导因子和抑制系统发展的限制因子组成。资源的稀缺性要求改造环境、对外开拓、提高环境容量和适应环境、调整需求、改变自身生态位。自组织调节成功的任何生态系统必须善于拓展资源生态位和调整需求生态位。优胜劣汰是自然及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住房消费者主体把握住了住宅小区的生态位,就拥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
二是不断加强生态竞争共生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任何房产企业、住宅小区或建筑系统及其周边公共生态环境系统的资源承载力、环境容纳总量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是恒定的,但分布是不均匀的。差异导致竞争,竞争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竞争的结果形成生态位的分异。分异导致共生,共生促进系统的稳定发展。生态系统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系统自身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其中任何一种机制的系统都是没有生命力的系统。
三是不断加强生态乘补自生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任何生态系统,当整体功能失调时,系统中某些成分会趁机膨胀成为主导成分,使系统疯长或畸变,而有些成分则能自动补偿或代替系统的原有功能,使整体功能趋于稳定。系统调整中要特别注意这种相乘相补作用,要稳定系统时应使补胜于乘;要改变系统时,应使乘强于补。住房消费者主体要有敏捷的绿色生态眼光和调控行为能力,永葆住宅小区周边的生态平衡和稳定发展。
四是不断加强生态循环再生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世间包括住宅楼盘在内的一切产品都有其寿命周期,世间任一“废物”也是生物圈中某一养分或生态过程中有用的“原料”或缓冲剂;人类一切行为最终都会以某种信息的形式反馈到作用本身,或者有利、或者有害。物质的循环再生和信息的反馈调节是复合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故对任何家庭生活中生产的废弃物都应分类回收,循环利用,使之“变废为宝”。
五是不断加强生态连锁反馈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复合生态系统的发展受两种反馈机制控制:一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彼此促进、相互扩大的正反馈,导致系统的无止境增长或衰退;另一种是作用和反作用的彼此抑制、相互抵消的负反馈,使系统维持在稳态附近。正反馈导致发展,负反馈维持稳定。系统发展的初期一般正反馈占优势,后期负反馈占优势。持续发展的系统中正负反馈机制相互平衡。住房消费者一定要按生态动态平衡发展规律办事。
六是不断加强生态多样性主导型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任何生态系统必须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这样才会有发展的实力和刚度;同时必须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以便分散风险,增强系统的柔度和稳定性。结构、功能和过程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是实现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住房消费者应做现实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卫士。
七是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生态发育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任何生态发展是一种渐进的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生态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其功能的完善,而非结构和组分的增长;系统生产的目的在于对社会的服务功效,而非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系统发展初期需要开拓与适应环境,速度较慢,呈逻辑斯蒂曲线的S型增长。但人能改造环境,扩展瓶颈,使系统出现新的S型增长,并出现新的限制因子或瓶颈。住房消费者要始终培育和养护室外小区公共绿地山水城市森林和花园草地公园生态系统,使碳汇和高负氧离子给消费者提供高档次绿色生态价值的服务。
八是不断加强最小风险原理的主体绿色素质的涵养和建设。生态系统发展的风险和机会是均衡的,好机会往往伴随着大风险。强的生命系统要善于抓住一切适宜的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甚至对抗性、危害性的力量为系统服务,变害为利;善于利用中庸思想及其方法避开风险、减缓危机、化险为夷。住房消费者要在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中主动趋利避害或化害为利减少和防范自然风险,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
可见,加强住房消费者主体绿色消费素质的涵养与建设,就是要求消费者严格地做一个绿色生态人,按绿色生态理性行事,坚持“天人”和谐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生态学知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充分体验诗意栖居的生活。为此,必须遵循三原则:一是有效资源及可利用的生态位的竞争或效率原则;二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同人类活动间以及个体与整体间的共生或公平性原则;三是通过循环再生与自组织行为维持系统结构、功能和过程稳定性的自生或生命力原则。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美结合,就是坚持有中国特色的“两型”房地产业可持续科学发展之路。
(二)住房消费环境的绿色化
随着人们住房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城市房地产业的火爆,推动了居住环境的改善。由以前的“居者有其屋”发展为“居者忧其屋”,消费者在选购房产时,更多的倾向于舒适性、休闲性、生态性。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生态平衡等特征的居住建筑环境,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遵循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质要素,使物质、能源在小区系统内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绿色住宅小区除具备一般住宅小区的基本功能外,还具备协调环境、保护生态的特殊功能。根据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2001年颁布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试行)规定,衡量绿色住宅小区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六条标准:即生态方面有广泛的开敞性;采用无害、无污染、可以自然降解的环保型建筑材料;无废无污染的生态工程设计;合理的立体绿化,能有利于保护、稳定周边地域的生态;利用清洁能源,降低住宅运转的能耗;富有生态文化及艺术内涵。生态小区建设应以人为本,将住宅建设紧密地与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本身融为一体,营造和谐的居住环境与人文环境。
(三)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低碳绿色化
实践表明,二氧化碳减排的有效方式是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方式的转变,即由奢侈型消费向节约环保型消费转变,实现消费方式的绿色化。一是研发节能环保型轿车和家用电器,制定制造业不同产品的节能环保标准,对节能产品实行政策和税收优惠,鼓励消费者节能绿色消费,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二是提倡全民选择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三是制定科学的人均住房面积标准,对于超出人均标准的住房面积,实行价格干预政策,进而引导城市居民住房消费行为的绿色化走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四是规定房屋内外温差标准,即冬季室内温度不宜太高,夏季室内温度不宜太低,以绿色消费促环境保护;五是发展绿色产品的规模生产,提倡居民对初级食品的消费,降低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减少食品行业的再加工,引导居民养成直接消费天然绿色食品的行为习惯,提高居民膳食质量和营养构成,降低食品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绿色消费利国、利民、利家园,更有利强化自身的健康。
四 社区服务的数字化走向
积极推进电子社务是当代实现社区服务数字化的基础性要求。电子社务是指城市社区职能活动中包括电子医疗、网络教育、电子商务、电子社管、电子政务、电子家务等社区事务在内的网络信息化服务活动的集合。一是要大力加强社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大力推进社区电子商务建设;三是稳步推进社区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建设;四是积极实施电子社区管理服务和试点,推进电子家务建设:即组建专职管理和技术机构,进行总体规划;构建电子家务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加强电子家务硬件建设,以“家庭机器人生产基地”建设为纽带,促进各类电子家务硬件开发;与国内外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快电子家务软件开发,实现社区服务的数字化。社区服务数字化是全新的服务理念,包括管理服务信息功能(政务公开等)、电子商务(网上商店)功能以及网上生活资讯(网上学校、网上医疗保健、网上娱乐,等等)。而且,它的内涵还在不断扩展延伸,社会提供的服务几乎都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入社区。准确地说,社区服务数字化是指通过计算机、通讯网络、自动控制、智能卡等数字技术构建综合社区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息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便捷实用的绿色服务。比如开设社区网站、论坛,设立信息亭,为社区居民提供衣、食、住、行等各类居家生活信息服务与商业资讯,各类政务信息,与市民生活、工作相关的政策、规章、办事程序,时政要闻、新闻报道等。社区服务数字化与传统社区相比,能够提供更加有效的管理、更加丰富的文化和更加全面的服务。
实现社区服务数字化的核心在于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各政府职能部门、社区基层管理机构、社区居民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的搭建。实现社区服务数字化可以使管理更加高效,服务更加优质,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通过数字化的网络系统,可以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适时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互动。由于现代网络的先进性以及提供信息的多样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营造一个附着在实体社区之上的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服务于舒适的人居环境。
五 市民宜居的舒适化走向
安居方能乐业,宜居才能令人心情舒畅。住房舒适化,是一种综合性指标,直接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居住条件的大幅改善,既包括住房的安全性要求,又综合考虑了大环境的不断优化和住房消费者生活幸福指数的提升。在“住有所居”民生本位的房地产业发展中,积极实施安居工程,保障居民有房住,住得起。逐步建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三层住房保障体系,保证不同收入水平市民的置业需求;加大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严格控制房价上涨幅度;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新体制,加大行政管理执法力度,维护广大业主的合法权益。努力推进宜居工程,不断改善居住环境。加强交通、通信、供水、供暖、供电、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搞好学校、医院、商场、图书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建设绿色生态社区、优化生态环境,让居民享受更多的蓝天白云,提高居民的宜居舒适度。
(一)住房小空间的科学舒适性走向
宜居住房小空间的安全舒适性,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空间面积大小的科学性。研究表明,人如果长期居住在狭小、低矮的空间范围里,就会思想压抑、心态狭隘,生活难以舒展;而过度空旷的室内居住面积,不仅不利于综合管理,影响生活心态的安全性,更不符合节约资源的原则,是奢侈和浪费的。科学的人均住宅面积应在26~33平米之间,这样既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又有助于提升住房的舒适性。二是空间功能分区的精密性。盲目追求“大卧”,导致厨房和卫生间过于狭小也会影响居住的舒适性。因为厨房和卫生间是一套住房内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区域,每天用到的频率最高,它们的舒适度往往决定了整体的宜居程度。三是内部结构的合理性。在崇尚时尚、追逐流行的浪潮中,建筑造型日益丰富,在活泼的建筑内部往往出现许多异形的房间和众多的尖尖角角,家具的布置与使用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小空间的科学舒适性走向,主要是对个人住宅空间的科学布局和管理。
(二)大环境的安全舒适化走向
宜居的环境应当是生活舒适便捷的“家”。而舒适是指所处环境给人以身心愉悦、优美和谐的感受。大环境的安全舒适包括配套设施齐备、符合健康要求的住房;交通便捷,公共交通网络发达的住宅小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的居民社区。生态健康、天蓝水碧、负氧离子含量高、社区安静整洁、人均绿地多、风景宜人的花园式住宅区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使之愿意长期居住下去。这些环境给人的舒适感受,是宜居的必要条件,也是高品质生活的基本保障。
(三)多层次的舒适幸福感走向
追求快乐、舒适、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也是公共政策追求的根本目标。社会和谐,民生为大;住有所居,舒适幸福为本。不同阶层的人对宜居生活的幸福感有各自的追求,而多层次的舒适幸福感主要反映了人们对民生保障住房的满意程度,感受到社会对自身关爱的幸福程度;不同阶层对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的住房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幸福感;人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而产生的舒适幸福感。这三种幸福感既肯定了社会对个体的重视,又体现了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市民宜居的安全舒适化走向的根本归宿。
综上所述,只有紧扣五个方向的走势,围绕“人”的居住需求,延伸小空间大环境以及多层次的发展,才能实现住房的人本生态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体化走向。
[1]DouglassM.Globalization and the Pacific Asia crsis-Toward econom ic resilience through livable cities[J].Asian Geograppher,2000,19(1/2):119-13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4]欧阳金芳,等,主编.人口、资源与环境(第二版)[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3-4.
[5]李沁笛,单明,等.农村建筑节能低碳化发展途径及减排潜力[J].建设科技,2010(5):40-42.
On“Five-Dimensional”Development Trend of“Two-Oriented Society”Real Estate Industry
WU Huan-xin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Hunan Party School of CPC,Changsha 410006,China)
As a reform pioneerof national resource-conser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CZT city group achieved rapid development in realestate industry and broke the strange circle of irrationalprice skyrocketing in real estate market.It now develops towards the five-dimensional directions:ecological design,low carbon,green housing consumption,digital community service and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
“two-oriented society”;real estate industry;development trend
F293.3;F127
A
1674-9014(2010)06-0047-08
2010-09-12
吴焕新(1954-),男,湖南新化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张群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