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
2010-08-15王苏丽李雪莹项东宇陈桂玉
王苏丽,刘 岩,李雪莹,项东宇,陈桂玉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全面提高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
王苏丽,刘 岩,李雪莹,项东宇,陈桂玉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 莱阳 265200)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的立校之本,也是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校中药鉴定学课程组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围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考核体系优化及实验教学环境改善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
精品课程建设;中药鉴定学;教学质量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我校中药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由于该课程涉及相关学科多、中药品种多、讲授内容多等原因,教师普遍认为教学难度大,学生感到学习压力重。近年来,我们针对中药鉴定学的课程特点,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式的教学改革,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1 构建高水平教学团队,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中药鉴定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刚走上讲台的青年教师在讲授本课程时,面对学生从全国各地带来的中药材常常无所适从,而老教师有时又对更新频繁的鉴定手段及仪器设备了解较少。针对这种情况,课程组开展了青年教师与老教师互帮制度,组织教师相互评课。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方面认真指导青年教师,并将多年来积累的鉴别中药材的经验传授给他们,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迅速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老教师也虚心向青年教师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中药鉴定的新技术、新方法,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这使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另外,课程组成员注重业务学习,通过到知名高校进修、参加相关培训及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使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2 加强教材建设,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近5年来,课程组成员积极参与中药鉴定学教材的编写工作,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部规划教材、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医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主编并已出版的教材有《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习题集》)、《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习题集》)、《生药学》、《中药质量检测技术》、《天然药物学》及《中药学综合知识》等。
课程组成员在积极参与教材编写、广泛收集信息及认真研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针对中药相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要求,分别选用相应的、高质量的规划教材,为精品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保证。
为适应社会对中药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组还依据不同地区动植物分布及药材市场用药习惯,编写了相应的辅助教材。如《中药鉴定学实验指导》、《中药理化鉴定》、《中药显微及理化鉴定实验指导》等,这些辅助教材选取了经过认真筛选的实验活动,较好地反映了当前社会的需求,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另外,为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拍摄制作了“天麻”、“鹿茸”、“北沙参”等视频资料,使教学形式更形象、生动、直观,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了教学效果。
3 坚持教学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持久动力
3.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近年来,我校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社会岗位群和中药行业相关工种的内涵标准,多次调整专业教学计划,课程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中药鉴定学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如适当减少了一些纯理论知识的讲授,增加了实训内容;在课堂上,精讲贵重、短缺及品种复杂的药材,将市场上新出现的药材伪品及时发放给学生,师生共同讨论总结其与正品的区别方法;对产量较高、价格低廉且易鉴别的药材作简单介绍;对每味药的讲授,一般以性状鉴定及其与伪品、掺伪品、混淆品、地方习惯用药的比较鉴别为主,以显微及理化鉴定为辅。如此调整教学内容,既达到了培养目标,又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职业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适应能力。
3.2 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组根据中药鉴定学实践性及应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了实验、自学、参观、见习及实训等方法。如进行性状鉴定时,将药材样品发放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眼看、手摸、鼻闻、口尝、水试或火烧等方法,加深对药材的直观印象。学生以观察、讨论为主,教师加以辅导和总结,通过自学—讨论—总结的方式,达到鉴别药材真伪优劣的教学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充分利用投影仪、录像、显微图像显示仪、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直观展示药材的动植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鉴定方法及鉴别特征,图、文、声并茂,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教学资源,使教师及学生都能用较短的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另外,课程组还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学术讲座;在学生中成立兴趣小组,经常对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指导学生进行本地中药资源调查;组织学生到药品检验所、药店、医院药房、中药材市场及中药企业参观学习;开展中药鉴定技能竞赛等。通过以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及科研意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技能。
3.3 遵循职业教育特点,改进考试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课程组依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及我校学生的实际特点,对传统的考试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集中考试为分散测评,改单一笔试为知识、技能、态度全方位测试。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诊断性测试,评估学生对学习该章节必需的基础知识的准备情况。如在学习“根及根茎类中药”一章时,先对已学的专业基础课药用植物学中根及根茎的形态、组织构造等有关内容进行测试,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调整本章的教学内容,对学生遗忘的知识及时辅导补习。
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态度在中药鉴定中缺一不可。因此,我们将知识、技能、态度的评价全部纳入学生成绩,在终结性测评中,每位学生的总成绩均由4部分组成:(1)理论笔试;(2)显微鉴定技术考核;(3)快速识别药材考核;(4)平时测试及实验课成绩。在各项测评中,我们不仅详细制订了知识和技能考核标准,还特别注重对态度目标的评价。如在测评实验课成绩时,除了考查学生的实验最终结果外,还规定了实验过程中的态度目标,如:规范操作;与同学团结协作;真实记录实验结果,按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爱惜实验仪器;自觉维护实验室秩序等,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评分标准。这使学生在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养成了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
由于加大了对学生全程学习的监控力度,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也可在多次的测试中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计划。由于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考核都有了具体而明确的标准,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也就成了师生共同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4 注重实训基地建设,改善实践性教学环境
为把学生培养成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能够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建立了中药标本馆、中药性状鉴别复习室、中药显微及理化鉴定实验室和药用植物标本园等实训基地。近年来,课程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基地的内涵建设,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
中药标本馆与地方药品检验部门及药材公司合作,收集了大量的药材及其伪品标本,制作了常用药用植物蜡叶标本及药用动物浸液标本,增加了馆藏标本数量。标本馆还专门为学生开设了复习室,每周一至周五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开放,并有辅导教师及时解决学生在观察药材时遇到的问题;中药显微及理化鉴定实验室配备了显微镜、实物投影展示台、显微图像显示仪等先进的现代化实验设备,为中药显微及理化鉴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校植物园栽培药用植物约600种,学生可以亲自参与药用植物的栽培、生长期的管理、植物采收及加工的全过程,在感受药用植物形态特征的同时,也便于观察并归纳该药材的来源及性状鉴别要点。在实训基地,教师进行现场教学,使课程讲解更直观,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多年来,中药鉴定学课程组以建设精品课程为契机,不断完善教学资料,改进教学方法,优化师资队伍,构筑立体化教学体系,整体教学效果良好。培养的学生因基础理论扎实、实际操作能力过硬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强,成为了中药经营、制药、检验等行业的优秀人才,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
G420
A
1671-1246(2010)14-0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