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卫生人员短期在校培训的病理教学改革策略

2010-08-15张以忠郑中华杨淑艳钟秀宏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0期
关键词:卫生学习者病理

张以忠,郑中华,杨淑艳,钟秀宏

(吉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乡村卫生人员短期在校培训的病理教学改革策略

张以忠,郑中华,杨淑艳,钟秀宏

(吉林医药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吉林 吉林 132013)

通过对乡村卫生人员这一特殊卫生服务群体特点的分析,针对现行的短期教育培训模式,探索适合乡村卫生人员短期集中培训病理学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因材施教、学有所得和学有所用的目的,促进乡村卫生人员职业素质教育的发展。

乡村卫生人员;短期培训;病理教学改革

乡村卫生人员是服务在我国医疗卫生战线的特殊群体,他们在改善农村人群就医环境、保障劳动力健康和农业生产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现有的乡村卫生人员职业素质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他们现有的知识结构需要调整,业务水平需要提高,职业道德需要强化。而乡村卫生人员教育规划的实施,为他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但对教师而言,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教师要想用教授全日制本科生或专科生的方法开展教学,显然是行不通的。孔子在倡导“有教无类”的同时也强调“因材施教”,所以,教师只有了解了乡村卫生人员的特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 乡村卫生人员队伍的特点

1.1 人员构成的特点

付晶等[1]对吉林省卫生人力资源的调查结果表明,乡村卫生人员构成复杂,他们中有医学院校毕业的中专生,有转业复员人员,有接班顶替人员等,因此学历相差很大,有些人甚至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对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明显不足。此外,乡村卫生人员年龄跨度也非常大[2],因此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当然,与全日制的本科生或专科生相比,他们也有自身优势,大多数乡村卫生人员都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对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临床经验。

1.2 工作特点

乡村卫生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农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为主,并配合乡镇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卫生宣传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他们中很少有人对重大疾病的诊治或医学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工作。

1.3 培训特点

时间紧、任务重可以说是乡村卫生人员在校培训的显著特点。在2年的时间里,从基础到临床的重要课程,乡村卫生人员都要学一遍,但是,他们集中培训的时间只有4~5个月。

2 教学改革策略

病理课程是联系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的桥梁,内容多、涉及的医学知识广,但学时却相当有限。因此,坚持教的方法要适应学的方法的原则,针对乡村卫生人员的特点,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成为病理课程教学的关键。

2.1 调整知识结构,优化教学内容

乡村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决定了其对知识的需求应该是实用至上,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以讲解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为主,增加如何治疗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症等新出现的烈性传染病等内容,对农村相对少见的疾病则省略。同时,在知识结构上也要进行调整,把系统病理学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将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内容在一个系统中同时讲解,以使学习者在学完一种疾病或同一系统疾病后,从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对这一疾病有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认识。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病理解剖学和病理生理学分隔教学的学科模式,但3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乡村卫生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这一教学模式却是合理的,行之有效的。

2.2 做到理论形象化,语言通俗化

理论知识薄弱导致乡村卫生人员对病理学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把枯燥的理论变成形象的图形、动画、声音或者肢体语言等,会使教师的讲解更加的生动而富有吸引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将理论知识形象化,这将更加有利于乡村卫生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病理解剖学本身就是关注形态的学科,因此,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病理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语言要通俗易懂,在使用专业术语讲解后,要用通俗化的语言加以详细的解释。毕竟,乡村卫生人员理论水平相对较低,这制约着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生活中较常见的事例,或通过比喻等,变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通俗,这样能够促进乡村卫生人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3 重视案例,加强互动

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激发学习者建构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习者利用先前的知识和已有的经验进行目前的认知,知识是认知主体利用既存的认知结构参与建构所获得的结果[4]。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学习者先前的知识和经验对于新知识的获取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如果引入乡村卫生人员比较熟悉的病例或病理尸检案例,就能够激发起他们利用自己已有的临床经验去主动获取相关知识的兴趣。已有的临床经验有助于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兴趣将使他们变得更加专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引导作用也会得到更好的体现,并最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PBL和CPC等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点,适时提问,并组织培训人员对重点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讨论,从而加强教与学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不但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病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病理诊断意识和扩展其临床诊断思路。

2.4 注重课外交流,拓宽交流平台

课堂固然是教学的主要场所,但受时间的限制,课堂往往无法满足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需要。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疑问,或者自己在行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都需要与教师进行讨论。而这只能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因此寻找更多、更方便的课下交流途径是必需的。

信息时代的最大特点,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得益于现代通讯手段的广泛应用。乡村卫生人员几乎人人都有手机,90%以上的人能熟练的使用网络聊天工具,70%以上的人有自己的电子邮箱,甚至个别人还有自己的博客。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给培训人员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聊天工具的号码、电子邮箱地址或者自己的博客地址等,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这种课下交流不但可以给学生答疑解惑,而且教师还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态度及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对教与学都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在培训期之后,学习者也可以与教师保持联系,以便随时寻求帮助,这将非常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

总之,教学模式与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应因人而异。乡村卫生人员培训的病理教学改革必须立足于其自身的特点,从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到课堂实施,甚至课外的交流,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环节。只有抓住了学习主体的特点,在各个教学环节上加以适当的调整,才能够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就是力图从各个环节入手,设计一个可融合教学者观点和学习者观点的学习知识分享架构,促使教学者的教学进度、内容和方式适应学习者的状态与偏好,让学习者更能掌握学习节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改革策略与适应性混成式教学模式[5]倡导的观点具有一致性。

[1]付晶,刘拂翔,马峥嵘.吉林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建设现状与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06,6(1):242~244.

[2]任丽萍,王柳行,金连海.我省乡村医生在岗培训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13~114.

[3]胡向阳.多媒体教学在病理教学中应用的初步评价[J].安徽医药,2005,28(65):399~400.

[4]钟志贤,徐洪建.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揽要[J].中国电化教育,2000,2:17~19.

[5]蔡佳麟.适应性混成式教学模式——以资料结构课程为例[C/OL].Knowledge Discovery and Management Group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alk Vol.1(2):1~6(2006-10)http://140.129.143.205/tsaijl/Lab/KDM/TRTalk/v1n2/v01n2a1.pdf.

G420

B

1671-1246(2010)20-0080-02

猜你喜欢

卫生学习者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卫生歌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