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处方在民族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2010-08-15王生平周佩杰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8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处方体育教师

王生平,周佩杰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合作 747000)

运动处方在民族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中的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王生平,周佩杰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合作 747000)

运动处方;体育弱势群体;应用及可行性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运动处方是指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患者,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其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提出在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其特点是因人而异,锻炼定量化、目的化、科学化。根据运动处方进行锻炼可以充分发挥锻炼者的主体作用,调动锻炼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锻炼者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高校体育弱势群体是指符合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资格,但经医学检查因身体结构或功能异常引起动作能力问题,短时间内或长期无法达到普通体育课教学要求的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群体[1]。这一群体的“弱势”突出表现在其身患残疾、病弱、肥胖、有急性损伤等。毋庸置疑,其身体上的“弱势”是制约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是,探索其参加体育运动的最佳方法是帮助他们获得身体保健、康复及终身健康意识的最佳途径之一。笔者在掌握不同类型弱势群体个体的生理学基础后,将切入点锁定为体育应指向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怀。本文所论及的运动处方是民族院校大学公共体育课新的教育内容之一,目的是满足体育弱势群体的需要,提高民族院校体育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并使其科学性地锻炼身体。

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是对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调查,包括体育教师22名,体育弱势群体人员72人,其中男生49人,女生23人。

2.2 研究内容

调查主要涉及体育弱势群体对运动处方教学的主观认识及对开设运动处方教学的真实反馈。

2.3 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运动处方及相关运动技能评价的专业文献,并对与本研究有关的内容进行综述性研究。

2.3.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对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部分体育教师及体育弱势群体个体发放问卷,就学校是否为学生开设运动处方教学及实施效果进行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当前运动处方在体育弱势群体中的应用现状。

2.3.3 逻辑分析法对运动处方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运动处方的特点,对其进行可行性逻辑分析。

3 结果分析

3.1 体育弱势群体参加体育锻炼的非身体制约因素

调查72名体育弱势群体个体后得知,有62.50%的人认为,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觉得自己的运动能力不如他人,看到体育场就避而远之,形成了一种不愿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障碍。有33.33%的人认为自己的体育认知水平确实影响了体育锻炼的行为,表现为对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能培养人的沟通、合作精神,体育锻炼能激发人的潜能等的否定。有20.83%的人认为由于身体行动不便,从而产生了较大惰性,再加上中学阶段的体育处于涣散状态,他们常随班就读,免修,这是影响他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另一原因所在。以上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弱势群体从主观上缺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行为意识。我们要积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以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运动处方教学作为一种针对不同对象的体育教学方式,对促进体育弱势群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体育弱势群体开展运动处方教学的现状分析

调查显示,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保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羽毛球、乒乓球等为主,以自由活动、观看比赛录像为辅。有72.27%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没有经过特殊教育的上岗培训,更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殊系统学习,无法胜任此类教学工作。另有90.91%的体育教师认为,由于学校扩招,教学任务重,从而无暇顾及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锻炼需求。有80.56%的体育弱势群体个体对目前的体育课程安排有些不满意,主要是对现有的随班就读、免修等体育教育模式不满和体育考评成绩只能记“合格”与“不合格”的标签式评价不满。同时,有58.33%的体育弱势群体个体在参加体育锻炼时会受到锻炼资源的影响,他们渴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运动场。从调查得知,学校没有直接采取并实施运动处方教学,体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将运动处方排斥在正常体育教学之外,由此,对体育弱势群体开设运动处方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3.3 体育弱势群体对开设运动处方教学的意见分析

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弱势群体对开设运动处方教学是否接受,其接受程度如何关系到该教学方法推行和实施的效果。从对68份学生有效问卷中“是否愿意学习运动处方的意向调查”的分析来看,有62人(占有效问卷人数的91.18%)选择了“愿意”和“非常满意”,只有5.88%的人显示有消极情绪和态度,还有2.94%的人显示无所谓态度。这说明,90%以上的体育弱势群体个体愿意通过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健康状态,因此,在民族院校开设运动处方教学是得到体育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响应的。

3.4 体育弱势群体使用运动处方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从软件上看,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在逐步提高,相关信息说明,运动处方已成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和体育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程,引进这些人才便于运动处方教学的顺利开展。在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增加了运动场馆的建设和加强了体育器材的配备,这些均有利于运动处方教学在体育弱势群体中的顺利开展。同时,合作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有专门的学生体质检测中心、校医室、体育保健实验室等科室,这为开展运动处方教学提供了技术保障。对于体育弱势群体而言,他们渴望参与到体育锻炼中,也希望得到专业及系统的指导。只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按照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运动,才能克服运动的随意性,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锻炼,使对体育弱势群体的体育逐步实现科学化,真正改善体育弱势群体中每个个体的体质状况,提高其身心素质水平。因此,民族院校对体育弱势群体开展运动处方教学具有必要性、可行性、紧迫性。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通过调查,了解了运动处方教学在民族院校体育弱势群体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现行大学体育教学的不完善之处。

(2)从运动处方教学的实施对象对开设运动处方课程的意向角度来看,90%以上的体育弱势群体个体愿意接受,说明其对此持积极的态度,一旦开设运动处方课程,预计会得到大多数体育弱势群体个体的积极响应。

(3)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给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发挥才能的广阔空间。

4.2 建议

(1)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全面提高每位学生运动能力与健康状况为目标的新模式,就其内容来说,其实施难度低于一般体育课的要求,而就运动处方的程序化操作规程看,只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运动处方教学在体育弱势群体中就可以顺利实施,建议尽快尝试推广使用。

(2)在体育弱势群体中开展运动处方教学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而坚持以人为本则更多的是体现人文关怀。在运动处方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应深入到体育弱势群体的生活世界里,与其共同体验课程,并引导其珍爱生命,悦纳自我。

(3)对体育弱势群体进行体育是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由医务、教务等各部门联合进行,从体育课程开发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教学措施的针对性,设施设备的实用性,资源利用与开拓的策略性等诸多方面着手,做出科学、系统、完整、具体、可操作、可评估、可监测的规定[2]。

[1]刘成,李秀华.体育弱势群体体育教程[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2]朱海莲,黄燕飞.高校体育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的非身体制约因素及适应性运动处方研究[J].嘉兴学院学报,2008,6:141.

G40-03

A

1671-1246(2010)08-0111-02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处方体育教师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处方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