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2010-08-15王俊芳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5期
关键词:大叶解剖学性肺炎

王俊芳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对比法在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运用

王俊芳

(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河北 秦皇岛 066001)

对比法;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

病理学既是一门医学基础学科,又是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中病理解剖学侧重于从形态结构方面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由于目前传统的组织学观察方法仍然是病理学研究和诊断的最基本方法,因而病理解剖学实验课微观形态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病理解剖学实验课课时较少,虽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但毕竟受时间及场地等客观条件限制。因此,在指导学生观察病理切片之前教师对切片内容进行充分讲解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且不受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3+2”学生和中专生由于医学基础薄弱,对一些正常组织器官的微观形态、结构认识模糊,对病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更不清楚,以致对病理学学习失去兴趣,学习主动性大大降低,影响了对本学科知识的学习。为改善这种状况,笔者总结出一些经验,即在实验教学中尝试运用对比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1 方法

针对“3+2”学生和中专生知识结构特点,讲解时力求浅显易懂,以学生易于理解为原则,下面就具体的对比法进行介绍。

1.1 正常组织切片与病理组织切片的对比

以呼吸系统大叶性肺炎为例:先将几张正常肺组织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按小组为单位示教,边示教边讲解。正常肺组织肺泡间隔清晰,肺泡是中空充气的,因而看到的正常肺泡是空白的。这样先让学生对正常的肺组织有一个直观印象,然后再让学生把大叶性肺炎的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红肝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较多的浆液渗出;灰肝期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闭塞,肺泡腔内充满致密纤维素网和大量中性粒细胞。这样,通过正常肺组织与大叶性肺炎肺组织的对比,使学生清楚地掌握大叶性肺炎镜下病变特点。

1.2 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对比

仍以大叶性肺炎为例,本病在临床上的典型病程分为4期: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简称红肝期)、灰色肝样变期(简称灰肝期)、溶解消散期。

在讲解切片时,先简要介绍每一期病变的镜下特点,然后着重介绍切片所处的分期(着重讲解红肝期和灰肝期)。例如:先具体介绍灰肝期镜下病变特点并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分别画出红肝期和灰肝期的模式图,再作对比讲解,让学生边在显微镜下观察灰肝期的特点边听讲解,使其对灰肝期的镜下特点先有初步了解。此时再让学生仔细观察红肝期的切片,边观察边作对比,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处于2个不同时期的大叶性肺炎镜下病变特点的区别与联系。这样不仅验证了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而且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大叶性肺炎患者处于不同病变期的临床表现。

1.3 同一部位不同疾病的对比

同一部位产生不同病变,这种情况几乎在每一系统都会出现。例如:同是在胃部,可患胃炎也可患胃溃疡。同是在肺部,青壮年容易引起大叶性肺炎,炎症常波及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而婴幼儿、年老体弱或长期卧床的患者易引起支气管肺炎(即小叶性肺炎),是发生以细支气管为中心及其周围肺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讲解小叶性肺炎时可先把纤维素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作对比,然后让学生对镜下大、小叶性肺炎作观察对比,通过对比发现大叶性肺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肺泡,体现在肺泡腔内渗出物以及肺泡壁毛细血管的不同变化;而小叶性肺炎的主要病变为细支气管管腔及管壁的变化和周围所属肺泡的变化。通过对比学生对这2种同属于细菌性肺炎却产生不同病变特点的疾病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也不易混淆纤维素性炎症和化脓性炎症。

1.4 高倍镜与低倍镜下观察的对比

学生在观察病理切片时通常采用光学显微镜的10倍镜及40倍镜观察,低倍镜视野广,能够观察的病变范围大,缺点是因放大倍数小,对局部病变呈现不够细致,高倍镜正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因而学生可先在低倍镜下全面观察,当找到典型病变部位后,再切换到高倍镜下仔细观察。例如:消化系统的胃溃疡切片先用低倍镜找到溃疡的部位,再切换到高倍镜下具体观察溃疡的4层结构,即炎性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以肉芽组织层为例:应仔细观察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炎细胞3种构成成分的具体形态。通过低倍镜与高倍镜的对比观察,使学生不仅对病变部位有一个完整认识,而且对局部的典型病变有一个更清晰、直观的印象。

1.5 同一类疾病中不同疾病性质的对比

例如:在肿瘤这一章节实验教学中,就涉及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对比。如乳头状瘤与鳞状细胞癌的对比、纤维瘤与纤维肉瘤的对比。同是恶性肿瘤,癌与肉瘤在镜下的微观形态却明显不同,癌的镜下特点是:癌细胞以聚集成癌巢的形式存在,而且癌巢和间质分界清楚;而肉瘤的肉瘤细胞都是以单个细胞的形式散在于间质之中。可以在讲解切片之前先用彩色粉笔分别画出癌与肉瘤的模式图进行对比讲解,然后让学生对比观察切片。再如炎症这一章节的实验,可以把急性化脓性炎症如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和慢性增生性炎症如宫颈息肉、鼻息肉作切片异同点的对比观察。通过观察,学生能很轻松地通过急慢性炎症不同炎细胞浸润等特点找出它们的区别。

2 实验教学效果评价

2.1 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课都让学生观察一张切片后在实验报告上画图,下课前上交。在未广泛采用对比法前很多学生实验报告是为了应付差事,观察显微镜下切片时敷衍了事;而充分运用对比法讲解后,学生书写实验报告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大多数学生都是边仔细观察显微镜下切片边画图,并主动要求教师进行评价与指导,而且很多学生无论是画图还是文字注释都非常规范。

2.2 期末切片考核

考核方法:每学期期末实验考核时从观察过的切片中选取比较重要的切片,让学生随机抽1套(每套10张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纸上写出每张切片的病变名称和诊断依据,答对6张切片以上者为通过(每答对1张切片得10分)。在未采用对比法之前,学生期末实验考核通过率只有45%~51%,而运用对比法之后2008级“3+2”护理专业5个班共416名学生中405人顺利通过期末考试,考核通过率达97%。

3 讨论

3.1 能保证学生每次实验课切片观察质量

运用对比法讲解后,学生先了解正常的组织结构,通过教师的对比讲解,易于理解病理状态下组织结构发生的变化。因而,学生观察切片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能认真观察每一张切片,从而保证了学生切片的观察质量。

3.2 能使学生树立动态联系意识

疾病的不同时期,镜下的病变特点也有所不同。如:动脉粥样硬化按病变的发展过程可分为脂斑脂纹期、纤维斑块期及粥样斑块期3个时期,而3个时期的病变特点也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几个时期镜下病变特点的对比讲解,学生逐渐掌握了疾病从病因、发展到结局的整个动态过程,学会了推理疾病的动态规律,从而能以动态联系的意识认识疾病。

3.3 能大大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通过正常组织形态与病理组织形态的对比学习,可以很容易地理解病理学异常形态,并能将正常的组织形态学和病理学知识自然衔接,不仅能巩固组织学等正常形态学知识,而且能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3.4 能激发学生学习病理解剖学的兴趣

实践证明,运用对比法讲解后,学生不仅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而且更易理解抽象枯燥的知识,使其对病理解剖学实验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综上所述,在病理解剖学实验课从不同层面充分运用对比法讲解,不仅能保证学生切片观察质量,促使学生树立动态联系意识,而且能巩固原有组织学知识,激发其学习病理解剖学的兴趣,从而促进理论教学质量的提高。

G424.1

B

1671-1246(2010)15-0096-02

猜你喜欢

大叶解剖学性肺炎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
虫见大叶
大叶胡枝子根皮抗炎镇痛活性部位及其机制
大叶落地生根及其盆栽技术
大叶女贞锈壁虱药物防治试验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应用美罗培南治疗的临床观察
人感染H7N9禽流感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米诺环素治疗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28例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