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

2010-09-20林黎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5期
关键词:腺体征象多普勒

林黎娟

(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2)

乳腺癌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

林黎娟

(辽东学院医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2)

乳腺癌;超声;X线钼靶

X线钼靶和超声是乳腺病变的2种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国内外诸多学者对二者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报道不一。乳腺肿块的影像学特征不论是X线钼靶片还是超声声像图都存在重叠现象,可能造成漏诊与误诊。现代临床实践中将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相结合进行疾病诊断,而在我国,超声与X线钼靶往往是独立的检查方法。本研究对超声与X线钼靶联合应用术前诊断乳腺癌准确性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提高其对乳腺癌诊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5月至2008年10月因乳腺肿块住院的9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79岁,平均48.1岁,病程1天至8年。所有病例均在术前一周内行超声和X线钼靶检查,且检查前均未进行放疗或化疗。

1.2 仪器和方法

1.2.1 超声检查 采用HPImage Point超声诊断仪,麦迪逊Voluson 530D三维超声诊断仪,实时线阵高频探头,探头频率10~13MHz。患者取仰卧位和侧卧位,充分暴露两侧乳房,对乳腺各象限分别做纵向、横向和放射状切面检查。内侧止于胸骨旁线,外侧达腋中线,发现肿块后从多个切面观察,在获取较好的二维声像图基础上,叠加彩色及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病变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确定最丰富的血流断面后,再引出脉冲多普勒(PW),观察病变血流频谱形态,并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最大峰值流速(PSVmax)、阻力指数(RI)。PW使用条件:取样容积宽度为2mm,滤波频率100MHz,角度校正<60°。乳腺癌超声征象:形态不规则,小分叶及成角边缘征,高回声区,微小钙化,肿块纵横比值≥0.8,肿块后方回声衰减,浅筋膜浅层连续性中断,彩色多普勒血管数多为Ⅱ~Ⅲ级,腋窝淋巴结转移等。

1.2.2 X线钼靶检查 使用意大利Giotto高频钼靶乳腺X线机,常规摄取双侧乳房的轴位及斜位片,必要时加拍病变切线和局部放大相。乳腺癌X线钼靶主要征象:呈毛刺状、分叶状,不规则肿块影及细微簇状钙化灶;次要征象:局部皮肤增厚,乳头内陷,肿块周围粗大血管影及局部乳腺组织结构紊乱等。凡具有2项主要征象或一项主要征象兼有2项次要征象以上则诊断为乳腺癌。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记数资料四格表及行X列表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96例乳腺肿块中有3例为双乳癌,1例为乳腺转移癌,1例为隐匿性癌,1例为副乳癌。

X线钼靶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4.4%(81/96);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符合率为88.5%(85/96)。X线钼靶确诊12例为微小钙化的小乳腺癌,超声仅显示其中1例有钙化灶;X线钼靶未能显示致密性乳腺中有6例直径<1.0cm的乳腺癌,超声则清楚显示肿瘤边缘呈分叶状、毛刺状及肿瘤中心的血流,并作出明确诊断;3例X线钼靶未作出诊断的病例,超声显示出导管扩张,其中1例未作出诊断;另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乳腺癌3例,X线钼靶与超声均未作出明确诊断。超声与X线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超声与X线钼靶及二者联合应用结果对比[n(%)]

3 讨论

1913年德国外科医生Salomon首次试用X线摄影检查乳腺病变,随后出现了许多新的乳腺摄影方法。目前,应用钼靶阳极X线机,单面增感屏成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1]。X线钼靶摄片的成像原理主要是利用不同密度组织对软X射线具有不同的吸收衰减来成像的。因此X线钼靶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率,腺体内的微小钙化及浅钙化都可以清楚地显示[2]。而对于密度相差不大的乳腺腺体软组织来说,其组织分辨率很低,位于乳腺边缘、位置靠近胸壁、小而扁平的乳房、乳腺切除术后随访等病灶不易被X线钼靶检查到。而这些可以用超声来检查。

超声应用于乳腺病检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3]。其成像原理为利用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形成的微小界面来成像,因此,它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率和浅表器官穿透力,不受腺体类型及厚度的影响,腺体内的异常回声区可以清楚地显示。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CDFI)的应用,能清楚显示乳腺病灶范围、内部回声、纵横比、病灶周边及内部血流分布,可鉴别肿块的良、恶性[4]。但对于腺体内的小钙化来说不具有特异性,因为这些小钙化在声像图上仅表现为强回声光点反射,它只能说明构成此反射界面两侧组织的声阻抗差异较大,可以是小钙化灶,也可以是密度较高的纤维结缔组织或导管壁等。而超声检查的一些缺点也可以被X线钼靶检查所弥补。

Zonderland等[5]报道,X线钼靶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为83%,特异性为97%;结合超声检查后敏感度为91%,特异性为98%。本研究结果表明,超声与X线钼靶检查对乳腺癌的术前诊断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联合2种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术前诊断准确性高于单纯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有显著性差异(P<0.05)。我们发现,对于乳腺癌的诊断,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高频超声对乳腺软组织结构的清晰显示,X线钼靶检查的优势主要在于X线对微小钙化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通过优势互补,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对于乳腺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值得重视。X线钼靶、超声是从2个不同的侧面反映病灶的病理特性,具有良好的诊断互补性。联合应用2种检查方法可显著提高乳腺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及乳腺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

[1]曹厚德,蒋琴.乳腺X线摄影若干技术要素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34(3):155~158.

[2]徐开野.乳腺疾病影像诊断与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6.

[3]阎鹏.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J].中外健康文摘,2007,4(9):54~56.

[4]朱庆莉,姜玉新,孙强,等.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的多因素分析[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2):109~111.

[5]Zonderland HM,Coerkamp EG,Hermans J,et al.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contribution of US as anmammography[J].Radiology,1999,213:413~422.

R737.9

B

1671-1246(2010)15-0147-02

猜你喜欢

腺体征象多普勒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腺体受累和HPV感染对复发的影响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车随人动系统
盐酸戊乙奎醚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腺体分泌的抑制作用
周围型肺癌CT征象及组织病理学类型对照分析
基于多普勒的车辆测速仪
一种改进的多普勒雷达跟踪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