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糖血症21例误诊分析
2010-08-15沈雷
沈 雷
(江苏省海门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海门 226100)
低糖血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引起误诊,严重低血糖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有多种后遗症,为减少误诊,降低死亡率,提高临床医师的诊疗水平,现本文就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21例低糖血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低糖血症患者为2004年1月~2008年12月因低糖血症在我院内科治疗或因其他疾病在我院治疗期间发生的低糖血症病例。男性12例,女性9例,年龄均>55岁,最大88岁,平均年龄59.8岁。
1.2 诊断标准
低糖血症的诊断标准:①低糖血症状;②发作时血糖<3.0 mmol/L;③供糖后低糖血症状迅速缓解。患者意识不清,且能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意识障碍。糖尿病诊断标准:依据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3 临床表现
本组中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1例,反应迟钝2例,言语不清13例,偏瘫8例,心悸6例,浑身冷汗5例,明显乏力4例,症状发作前有头昏、心悸乏力等前躯症状4例。
患者症状发作时间最短10 min,最长3d,同一患者每次发作持续时间不尽相同,但同一患者发作的症状基本相似。
1.4 辅助检查
血糖均采用静脉血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15例,末梢毛细血管血糖仪快速测定18例。血糖最低值0.7 mmol/L,最高值2.6 mmol/L,平均值1.61 mmol/L。头颅CT,13例无异常发现,5例有脑梗死,1例彩超示肝硬化,2例发现有肿瘤(1例为胃癌,1例为盲肠肿瘤),发现与原诊断不符合。
1.5 诊断结果
误诊为脑血管病例14例,心衰3例,肿瘤2例,肝硬化1例,休克1例。
1.6 发病诱因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而引起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表现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物质代谢异常,久病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组织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引起功能缺陷及衰竭,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须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诱因有:①注射过量的胰岛素或服用过量的降糖药。②剧烈体育运动或体力活动锻炼量明显增加。③进食太少,没有按时进食。④糖尿病患者病情本身不稳定,尤其是1型糖尿病。⑤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大量饮酒。⑥潜在的恶性疾病。本组病例中因胰岛素使用不当4例,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6例,肿瘤2例,肝硬化1例,中毒1例,不明原因7例。
1.7 治疗
低糖血症一经诊断,轻症神志清醒者可经口给予糖水,含糖饮料,或饼干,面包,馒头等即可缓解。重者或疑似低血糖昏迷的患者,应及时测定毛细血管血糖值,甚至不等血糖结果,及时给予50%葡萄糖液60~100 ml静脉注射,意识不清者,切忌经口喂食而导致呼吸道窒息而死亡。意识转清后又陷入昏迷者应静脉持续滴注5%~10%葡萄糖液,直至病情稳定,意识清醒后改为口服进食。胰升糖素1 mg皮下或肌内注射适用于有足够肝糖原而无肝病者。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可促进肝糖原异生和输出,使血糖浓度增加,对抗低糖血症起辅助作用。若血糖恢复正常,而意识经半小时仍不恢复者,应考虑有脑水肿,可给予20%甘露醇200 ml静滴脱水治疗。同时予吸氧对症处理,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每2~4小时测一次。因口服降糖药不当引起的,予及时调整降糖药的种类、剂量、服药时间,定期专科门诊随访。
2 结果
本组中低糖血症患者经及时发现,正规治疗,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于低糖血症。
3 讨论
误诊原因:①未仔细询问病史,对本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低糖血症发病时呈发作性,临床表现为:a.自主神经过度兴奋症状,多为手出汗,手抖,心悸,心率加快,紧张,焦虑,软弱无力,面色苍白,饥饿,流涎,肢体震颤,肢体乏力。b.神经缺糖症状:头昏,精神不振,思维迟钝,视物不清,步态不稳,行为怪癖,肌张力增高性痉挛,昏迷,癫痫。临床表现因不同病因,血糖下降程度及速度,个体反应性和耐受性不同而表现出多样化。低糖血症在不同个体可不完全相同,但同一个体低糖血症可基本相似。②本病发病时病情较急,患者家属未能如实详细地汇报病史,临床医师查体也不仔细,思路比较狭窄,对低糖血症缺乏警惕性。③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多伴有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系统不能较好地被低血糖兴奋,易出现无感知的低血糖现象。口服降糖药患者如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纳减退时应及时减少用药量,以免引起低血糖。老年人视力差,使用胰岛素时最好在视力好的年轻人指导下使用,以免人为低血糖。老年人控制血糖指标应适当放宽,不能一味追求达标。糖尿病患者平时运动量要适度,不可剧烈运动,身上备有糖块及甜食。
[1]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21-1526,1567-1600.
[2]张光珍.内分泌科诊疗精要[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6:344-360,419-424.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787-809,81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