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临床诊治体会
2010-08-15梁娥
梁娥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病串占肌瘤患者的0.5%~1%,占妊娠的0.3%~0.5%。肌瘤合并妊娠的实际发病率远较上述数字高,因肌瘤小又无症状,在妊娠分娩过程中易被忽略。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其检出率明显提高。如何提供孕前咨询服务、医疗指导和实施不同处理方案,是临床医生必须面临的问题。本文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8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27.5岁,初产妇70例,经产妇10例。肌瘤发现时间:孕前发现8例,孕期发现40例,剖宫产术中发现32例。
1.2 肌瘤类型和部位 浆膜下子宫肌瘤16例,占20%;肌壁间子宫肌瘤40例,占50%;浆膜下加肌壁间子宫肌瘤14例,占17.5%;黏膜下子宫肌瘤8例,占10%;宫颈肌瘤2例,占2.5%。单发子宫肌瘤50例,占62.5%;多发子宫肌瘤30例,占37.5%。子宫肌瘤最大直径14 cm,最小0.5 cm。
1.3 症状体征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黏膜下肌瘤阻碍受精卵着床或致早期流产。较大肌壁间肌瘤合并妊娠时由于机械性阻碍或宫腔畸形也易流产。妊娠期子宫充血、组织水肿、平滑肌细胞肥大,肌瘤明显增大,分娩后逐渐缩小。妊娠期肌瘤迅速增大可发生红色变,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呕吐、发热、白细胞计数升高。
1.4 方法 剖宫产75例子宫肌瘤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70例,其中宫颈肌瘤1例,宫角肌瘤1例,子宫后壁肌瘤1例,形态不规则,靠近骶韧带,2例孕早期二次妊娠发生自然流产后行肌瘤剔除术,5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自然分娩产程顺利。
2 结果
本组70例剖宫产术同时肌瘤剔除术,无一例发生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及子宫复旧不良。取同期70例正常剖宫产组对照,出血量(172±67.57)ml与(161±76.5)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55±16)min与(40±12)min比较,P>0.05。
3 讨论
3.1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 子宫肌瘤患者通常无临床症状,大多是在孕期产检时超声检查发现,部分病例是在剖宫产时发现子宫肌瘤。只有当子宫肌瘤较大,位于子宫前壁且向浆膜层生长时,才有可能经腹部触诊摸到,但超声检查简便易行,诊断子宫肌瘤有较高的准确性,还可动态观察整个孕期子宫肌瘤的变化。
3.2 妊娠与子宫肌瘤的相互影响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列为高危孕妇,除常规产前检查,定期超声每月一次,可以动态了解肌瘤的生长情况,没有症状不必过早干预,子宫肌瘤对妊娠的影响通过肌瘤大小、部位、生长速度不同而异。宫颈肌瘤及宫角肌瘤常影响精子或受精卵通过,引起不孕,肌壁间肌瘤突出于宫腔,黏膜下肌瘤占据宫腔,使宫腔变形,宫腔压力增加易造成流产、早产、胎位异常、胎盘早剥、胎膜早破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同时宫缩不协调或产道梗阻,剖宫产率也相应增加。
3.3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处理 根据妊娠月份、肌瘤大小、临床症状及生长部位等因素而定。妊娠早期如肌瘤直径>6 cm,可先行流产后剔除子宫肌瘤。妊娠中、晚期的处理,肌瘤直径<6 cm,无症状者定期产前检查及超声观察肌瘤情况,不必特殊处理,对有症状如早产、感染,尽可能保守治疗。如有下列情况考虑手术:大型子宫肌瘤(直径>10 cm)有红色退行性变性(超声动态了解肌瘤变化情况),保守治疗无效或肌瘤短期增长迅速;肌瘤与胎盘位置接近,出现腹痛及阴道流血;肌瘤发生蒂扭转、肌瘤嵌顿、肌瘤继发感染,伴发腹膜炎,保守治疗无效。
3.4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分娩期处理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如直径<5 cm,临产后应密切注意胎头下降,宫缩强弱及宫缩协调性,可行阴道试产,对于大肌瘤产程进展不顺利,胎头不下降,考虑有产道梗阻,可考虑剖宫产。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同时剔除术意义在于:避免短期内再次手术,使患者心理上和生理上得到恢复;肌瘤剔除术后子宫肌瘤更加协调,有利于子宫修复,或减少术后出血及盆腔感染的机会;产后激素水平下降,虽可使肌瘤缩小,但不会完全消失,仍需手术治疗;术中发现一些肌瘤直径<0.5 cm,采取止血钳钳夹丝线单扎,阻断血液循环,日后肌瘤逐渐萎缩,不必切除,可减少出血,对一些粟粒大小肌瘤应用高频电刀,使其碳化,临床上收到良好的效果。总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实属高危范畴,提高对妊娠各阶段并发症的认识,加强孕期监测管理,是妥善处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之关键。
[1]李巨.产科理论与手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05-809.
[2]Ehigiegba AE,Selo-Ojeme DO.Myomectomy in pregnancy:incarcer-ated pedunculated fibroid in an umbilical hernia sac.Int J Clin Pract,1999,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