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后壁心梗1例的诊断

2010-08-15陈虹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31期
关键词:后壁右束下壁

陈虹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56岁。以胸闷一周来院。体温36.5°,血压16/10 KPa,心电图(图略)示:心率 68 次/min,P-R 0.22 s,QRS 0.13 s,Ⅰ、avⅠ、V5、V6S 波加宽为 0.05 s。

V1-V3呈高R波,V1、V2R波纯挫。V1-V3ST段明显下移达0.2-V,伴T波直立。Ⅱ、Ⅲ、avF呈现Q波,ST段弓背形抬高,T波倒置。V7V8有同样改变。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急性下、后壁心梗伴Ⅱ°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后下壁节段心肌回声变薄、减弱、局部无动力,呈区域性低功能状态。提示:符合下、后壁心肌梗死。

2 讨论

下壁合并后壁心梗常多见。但当心电图有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改变时,使后壁心梗诊断变得复杂和困难。因为完全性右束支阻滞V1导联常呈“rSR”型,有时呈“M”型,QRS波群增宽。ST-T呈继发性改变。即T波方向与QRS波群终末部方向相反。而此患V1-V2导联呈高R波。V1-V2R波纯挫,ST段明显下移,伴T波直立。这种合并原发性ST-T改变,笔者首先考虑有合并后壁心梗的可能。所以加做V7V8,它们呈现Q波,ST段弓背形抬高,T波倒置。且经心脏彩色多谱勒超声证实。

下壁心梗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这是由于供应下壁的冠状动脉为右冠状动脉,它又常分支供应房室结。右冠状动脉阻塞常引起这两个部位缺血、损伤或坏死。所以下壁心梗易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我们以往阅读心电图时因为临床上常见下、后壁心梗同时发生,所以见到下壁心梗就常规加做V7、V8导联,不注重观察V1-V3导联高R波、ST段下移,T波直立。这往往是与后壁呈现的一种镜像反应。特别是后壁心梗合并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时往往易被忽视。造成误诊,尤其是基层医院无心脏超声加以支持。我们希望通过此病例,加以强化,以防漏诊。

猜你喜欢

后壁右束下壁
深刺翳风联合点刺咽后壁为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例
在健康查体中常规心电图对伪性右束支阻滞识别与评估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开放式手术耳后多种自体中胚层组织填充乳突修复耳道后壁的临床效果观察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咽后壁隆起术治疗腭咽闭合不全的研究进展
A型、B型心室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各1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胸前导联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