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

2010-08-15西南财经大学赵静思

中国商论 2010年10期
关键词:退税率出口政策

西南财经大学 赵静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与外贸出口增长的关系日益密切。由于各种制度和观念上的影响,我国持续处在内需不足的境况下,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出口的拉动作用。在出口贸易中,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种国际通行的制度,对于本国商品的出口状况、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以及国内资源优化配置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制定和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过程中,各国政府都根据本国经济运行的现状相机决策,使得出口退税政策对本国出口贸易和国内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必定意味着牺牲一些其他国家的利益。因此,关于出口退税政策国际上有两条惯例:一是退税额不能超过已征税额,如果退税额超过已征税额,则是直接的出口补贴;二是退还的税一般只是间接税,实行增值税的国家退还的一般都是增值税和消费税等流转税,而所得税这种直接税税种则不予退还。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如何通过运用合理的出口退税政策实现有利本国出口增长并拉动经济增长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1 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化过程回顾

我国自1985年起开始建立实施现代的出口退税政策,截至2010年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力求在不同贸易环境下施行差异的出口退税政策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协调。

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剧烈的影响之下,国家为促进出口,调高了部分出口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由此带来的积极影响是在随后的三年中我国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使得财政收入也迅速增长。

2005年在出口贸易持续顺差数年,不少企业不顾长远效益追逐短期利益的背景下,国家分期分批调低和取消了部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退税。所谓“两高一资”,即“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 的产品。本着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目的,国家又同时降低了纺织品等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产品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了各类技术密集型产品如I T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蔓延至全球,外国需求的减少导致我国出口贸易遭到重创,我国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从2008年8月到2009年4月间多次调高各类出口产品的退税率,以期达到增强我国产品竞争力、促进出口贸易复苏的目的。

2 分析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2.1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总量的影响

国家通过实行出口退税政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国产品出口的成本,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能够有效的刺激本国厂商增加出口,有利于出口贸易总额的增长。根据有关研究,外贸出口额的出口退税率弹性约为9,也就是说假如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出口退税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出口总额将提高约9个百分点。可见出口总量的变动对于出口退税率的变动是富有弹性的,提高出口退税率能够显著增加一国的出口总量。

我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美国金融危机过后大幅调高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措施均带来了我国出口贸易相对于世界其他国家更快速度复苏的良好效果。

2.2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

国家对于不同产品施行不同的出口退税政策,通过政策导向的作用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进而达到调整国内产业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由于科技发展的相对滞后,在上世纪我国主要依靠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实现出口创汇,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是只注重总量效应而忽视结构影响,这就造成了我国过度规模地发展了一些科技水平含量低、能源消耗量大、资源使用量多的产业。虽然在短期内,这些产业带来了可观的国民收入增长,但是长期看来,这些产业都是一些走入产业发展周期的成熟期甚至衰退期的产业,不仅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伴随着新技术的产生,这些产业都会被淘汰,由此会带来先期建设被迅速废弃的巨大资源浪费。

因此在2005年我国就先后对各类不符合经济建设目标的出口产业调低或取消了出口退税,通过政策措施加大了“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成本,降低了各类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成本,有效地引导了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

2.3 出口退税政策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生产同种产品的企业为竞争同一个市场会展开价格竞争,此时如果一国政府率先采用更为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那么拥有优惠政策的企业就拥有了更低的生产成本,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赢得市场份额。因此,一国实行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带来的最终影响是本国企业获得更大的国外市场份额进而获得更多利润,对于外国企业的影响则刚好相反,外国企业由于市场份额的丧失而损失一部分利润。

从时间上来看,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动会带来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出口量的变动。如果企业预知优惠的出口退税政策在未来取消,那么企业有可能将增加优惠政策期内的出口,以寻求更低的成本。这种政策对出口时间上的影响对于出口企业是一种博弈,即在改变计划的低成本和维持计划的高稳定之间寻求均衡点。

2.4 出口退税政策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影响

(1)出口退税政策对贸易环境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国际贸易纠纷上。

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原则上是一种中性的政策,即:使本国产品以不含间接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但是由于税制差异和征退税过程中复杂多变的情况,使得很多时候在国际贸易中无法明确地判断一国对某种产品的出口退税政策是否是中性,因而引起了众多国际贸易纠纷案件。我国长期以来都遭受着各类反倾销诉讼的困扰,某种程度上也是由于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产生的。

(2)出口退税政策对贸易环境的间接影响还表现在对汇率的影响。

由于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影响到一国的出口总量,进而影响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而国际收支状况又是汇率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可以作用到汇率上。如果一国长期面临货币升值压力,那么该国可以采用调低出口退税税率的方法抑制出口增长,进而减小国际收支顺差,达到缓解升值压力的目的。

3 合理制定出口退税政策,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在当今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之下,出口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好坏,制定合理的出口退税政策需要达到有效促进出口和有效配置资源的双重目的。在制定出口退税政策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继续实行“差别退税”的政策。对于那些大规模生产追逐短期利益的出口产品实行低退税率,对于那些依靠先进技术富有良好前景的出口产品实行高退税率,引导资源从“两高一资”行业转向环境友好、技术创新的行业,从而实现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2)处理好出口退税税负分担的问题。由于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制度是由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分担,这就需要处理好分担的比例问题,避免产生国家政府和地方政府利益关系的背离或是分担不合理造成的退税责任的推脱。

(3)出口退税政策立足保护对外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更要保障国内经济稳定发展,因为国内经济是对外贸易的基础。为了保障某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内供应,可以适时的采取降低出口退税的措施,稳定国内的物资供应,稳定对外贸易的基础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4)出口退税政策要符合宏观经济状况的发展情况。一方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合理制定不同的出口退税政策,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效率;另一方面,在不同的地区根据各地对外贸易发展的特殊性制定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有差别的出口退税政策。

[1]何晴,张斌.出口退税政策:总量与结构[J].税务研究,2009,(1).

[2]马捷,李飞.出口退税是一项稳健的贸易政策吗[J].经济研究,2008,(4).

[3]何新易.出口退税率调整政策对江苏外贸经济效应的分析[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2).

[4]林发彬.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及建议[J].亚太经济,2006(5).

猜你喜欢

退税率出口政策
政策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政策
人造石等石材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3%
国家提高部分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助企政策
超700种化工类产品出口退税率提高
政策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