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一轮国际贸易保护及我国外贸应对策略
2010-08-15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教研室李爱民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法学教研室 李爱民
当前,各国为了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都在积极努力扩大出口,国际贸易竞争愈演愈烈。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额逐年迅速增长。但是随着国际贸易量的逐年增加,我国出口产品在国外也经常遭受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以及各种保障措施的调查,这对我国的商品出口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如以美国和欧盟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屡次对我国的出口商品进行贸易救济的调查及诉讼,对我国外贸设置了层层壁垒。
1 中国外贸正面临贸易保护主义层层壁垒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由于各国内需疲软及国际市场萎缩,各国企业都面临着争夺国内、国际市场的双重压力。有些国家地区迫于国内就业的压力,便以各种借口理由设置各种贸易壁垒,竞相效仿出台一些违反WTO规则的政策和措施,因此,中国便成为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下的直接受害者。就在2009年4月20日,美国工人联合会以中国轮胎制造业对美国同行造成损失为由,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了特殊保障措施案的申请请求。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因此建议美国政府对我国产轮胎加征35%~55%的关税,这是我国面临的首起美国特保案。这种可能导致中美两败俱伤的贸易保护主义,却无疑向世界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开始效仿,设置各种贸易壁垒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2009年10月6日,欧盟最终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和威胁并决定对中国相关企业征收17.7%~39.2%的最终反倾销税。仅一日后,美国商务部就宣布对从中国企业进口的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税调查,从中国进口的无缝钢管将面临98%的反倾销税以及加收额外的反补贴税。作为出口大国的中国在此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中,必然受到严重的冲击。据商务部统计,2008年11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大幅下降趋势,也是自2001年10月份来月度进出口总值首次出现负增长。面对各国贸易救济政策的新变化,我国政府及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相关对策,积极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以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日渐增长。
2 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特征
当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各国政府都通过各种方法保护本国产业,维护本国企业的经济利益,主要表现为贸易救济措施的扩大运用。与以传统的高关税为中心的旧贸易保护主义相对比,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多采用各种贸易救济政策和措施,对外国商品的进口设置了比传统的关税壁垒隐蔽得多的多重壁垒,例如技术、环保政策和措施等。贸易救济政策和措施的表现出如下两个新的发展特点:首先,贸易救济的各种新措施和新标准层出不穷。许多发达国家和组织如美国、日本、欧盟等开始重视贸易救济政策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不断采取不易监督和预测,隐蔽性又强的非关税保护措施,如严格的技术标准、绿色环保标准、卫生检疫新规定、反倾销、反补贴、知识产权、汇率变动及歧视性的政府采购等各种形式,这些措施的实施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出口短期内难以逾越的障碍。“中国制造”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差不多一半以上的日用消费品来自中国。而我国出口到发达国家的许多产品,屡次遭诉讼、调查,不可否认的确存在着质量问题。因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需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严苛标准。其次,贸易保护救济措施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扩大。此次贸易救济措施已由传统的货物贸易进一步发展为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等在内的内容。例如,美国的201条款(保障措施)及美国反垄断法的域外效力等,扩展了贸易救济措施的适用范围与深度,但某种程度上也阻碍了贸易自由化。
3 对新一轮贸易摩擦我国政府及企业的应对之策
全球经济增长缓慢是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根本原因,人们对全球化和自由化贸易的反思也是因此次金融危机而起。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新兴贸易大国与世界各国发生贸易摩擦及纠纷的情况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首先要想办法避免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这就要求我国政府与外贸企业积极谋求应对之良策。分析目前的形势与困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通过努力扩大内需,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加入WTO之后,中国的贸易规模不断增长,外贸依存度也随之升高。当前,国外市场日益萎缩,我国长时间形成的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因此,我们应抓住时机扩大内需,有效提高国内消费率,切实调整内外需比例,逐步降低对出口的过度依赖,慢慢地从开放带动改革和发展为主转变为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的统筹协调。以中国轮胎制造业为代表,对国外的市场依赖大,一旦遇到国外抵制,就很容易导致大规模受影响,因此外贸企业应调整出口市场格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而消除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新一轮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害。
(2)充分利用多边场合,加强国际间的沟通和协调,联合防范贸易保护主义。金融危机是全球金融风险长期积累及经济结构失衡造成的后果,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世界各国必须加强磋商,增强合作与沟通,维持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中国作为出口大国和本轮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主要受害者,还要充分利用国际经合组织(OECD)、20国金融峰会等多边场合,加强国际间的沟通与协调,力争西方国家尽快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新加坡专家黄朝翰近日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发表文章表明,2009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发挥了砥柱作用,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开始实行,这不仅会给区域带来更多贸易机会,也将有更多的对外直接投资。另外,呼吁各国以合作应对危机,联合其他国家,在WTO规则下共同抵制有些国家可能出现的通过贸易保护将危机转嫁给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的做法,让国际贸易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各国之间贸易纠纷和摩擦主要靠双边磋商和谈判来解决,通过磋商和合作,尽可能地打破区域贸易壁垒,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
(3)提高国内企业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的主动性,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首先,建立一套国内的协调机制,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法律体系,使企业实施贸易救济措施制度化规范化,提高企业申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有些企业搭便车的行为。其次,国内各企业应及时洞察外国商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充分利用WTO及国内的相关法律条文规定赋予企业的权利,及时采取相关的贸易救济措施。同行业的相关企业要联合起来,团结一致,在提供证据和材料的时候要及时并相互配合,避免出现因为个别企业的拖延导致整个案件延误的情况。
(4)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并通过产业升级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要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加快产品技术的创新,树立自主品牌。很多中国产品仅凭低廉的价格占领市场,技术含量较低,这样就很容易被发达国家扣上倾销的帽子,从而遭反倾销。例如我们自主品牌的轮胎比合资企业便宜一半,在成本上占有明显优势,如果技术能获得提高,就有了与合资品牌竞争的实力和资本。因此,从长远利益来看,中国品牌要想成为世界品牌,就要有世界级的质量要求。出口企业务必转变经营策略,实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同时打造世界一流的技术,朝着以质取胜、开拓海外中高端市场的方向发展。
如今,此轮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盛行或将掀起新的一轮全球贸易大战,中国的出口企业仅仅从以上几个方面下功夫还是远远不够的。在为保护国内产业安全创造好的条件的同时,也要练好内功,提高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同时要时刻关注国外对我国发起的各种反救济立案的实况,以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决策,彻底从金融危机时期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阴霾中走出来,从而实现贸易利益的最大化。
[1]中国商务部网站 http://www.mofcom.gov.cn.
[2]梅新育.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下的中国策略[J].中国新闻周刊,2009,(02):19.
[3]刘微.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中国制造遭遇多重壁垒[N].消费日报,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