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FDI的动因及策略研究

2010-08-15九江学院商学院张振华曹滨赵欢

中国商论 2010年12期
关键词:企业

九江学院商学院 张振华 曹滨 赵欢

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环境大为改观,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越发显现,再加上我国有超过2.4万亿美元庞大的外汇储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我国对能源需求的保证,有利于规避贸易壁垒,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其他国家迅速建立起销售网络、打入他国本土市场。我国应当紧紧抓住难得契机制定相应措施,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

1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2007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265.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 .3%。2008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到521.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11%。

2009年前三季度非金融类投资328.7亿美元,第三季度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了前两季度的总和。

2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1)规避贸易壁垒。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摩擦具有数量居高不下,反倾销、保障措施、技术性壁垒等成为国际贸易摩擦新动向等特点。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纷纷通过修改反倾销法提案、反补贴、绿色壁垒、技术贸易壁垒、动物福利制度等措施提高贸易壁垒等措施限制进口,针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有增无减。2009年1~9月我国遭遇的影响较大的贸易壁垒共计88起,呈快速增长态势。采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进口国或第二国投资设厂,绕过进口国的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不仅可以进入进口国市场,而且还可以带动设备技术劳务的出口,同时通过并购可以获得原有企业的分销渠道,顺便将跨国企业的产品引入该市场。

(2)寻求自然战略资源。据估计,到“十一五”末,我国原油消费量将达到3.3亿至3.5亿吨,缺口为1.5亿吨以上,需进口天然气200亿立方米。到2020年,我国需要进口自身消费量70%的原油,50%的天然气,20年之内,我国将短缺30亿吨铜和1亿吨钢、6亿吨铝,可以说资源约束问题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对外投资积极参与国际资源开发的合作与竞争,有选择地在境外建立一批战略性资源开发和生产供应基地,解决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与某些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可以保障我国资源供应的战略安全。

(3)寻求国外先进技术和优质资产。我国高科技制造业,长期以来只能通过进口成套设备、生产线和专利技术来实现生产,而生产完成后还得靠贴牌(OEM)才能获得出口,这种局面造成了我国企业的利润被大量盘剥而在全球价值链竞争中处于极度被动的地位。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兼并先进企业或与先进企业合资设立研发机构,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人员、先进理念和先进设备进行研究开发,快速获得核心技术强化核心能力。同时也可把先进技术转移到国内,进而通过技术外溢效用和示范作用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

(4)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并购成本降低。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的资产价格下滑在某种程度上给中国企业购买实物资产提供了难得的契机。特别是我国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成为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为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支持。利用当前国际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陷入低迷之际,深入探讨实施全球经济视野下的新型国际化战略,加速走出去,将外汇储备转化为海外投资,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3 我国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建议

(1)构建规范系统的境外投资法律体系。近早建立完善且符合国际惯例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包括最基本的《对外直接投资法》、《对外投资保险法》、《对外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对外投资国有资产管理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的《对外投资审核法》、《对外投资外汇管理法》等单行法,形成完善的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使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有法可依,规范、健康地发展。

(2)制定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产业规划。借鉴《指导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制定《指导对外投资产业目录》并及时修订,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发展服务。对于鼓励和扶持类的产业,税负轻一些,优惠多一些,对于需要限制的产业,税负可重一些,以此引导我国境外投资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可制定如下的产业发展规划:①持续稳步发展资源开发型产业;②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③以制造业和贸易替代为海外投资重点。

(3)为对外直接投资提供全方位服务。加快专业人才培训,建立类似“出国人员培训中心”的机构,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有计划地培训“走出去”的急需人才。提供有利于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信息与技术援助,建议由我国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司设立境外投资信息中心,为企业提供对外直接投资有关的东道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具体的投资机会等准确、翔实的信息以及我国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并为企业提供市场调研、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商务谈判、投资策略等咨询服务和技术层面的帮助,适时举办境外投资市场咨询介绍会,提供对外直接投资实务培训和政策服务。简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审批程序,划分为鼓励投资行业、一般投资行业和禁止投资行业。对预防性的资源开发业、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只要企业有合理的对外投资方案、技术支持、配套人才,就要允许、支持其走出去。

(4)完善对外直接投资的监管制度。按照“谁审批、谁监管”的原则,成立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对外直接投资监管机构。①加强对境外投资企业的审计。避免以个人名义利用国有资产在国外注册公司,然后加入该国国籍,给国有资产流失造成严重隐患。②强化对境外企业的管理。避免境外企业未经国内母公司批准擅自新设一个公司,或收购一个上市公司,将原企业资产转入到新公司,使原有企业变成一个空壳,新公司的收益被企业经营者非法占有,而亏损划入原企业帐下,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在前期阶段,针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研究。深入彻底地研究东道国政治、经济、文化、市场等环境,通过科学的论证和缜密的计算,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投资的可行性。除对于海外投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定性的论证之外,还要用定量的手段加以进一步的分析考量,运用数学方法对海外投资风险进行评估,设立风险监测数据,搭建风险管理模型,提高企业风险防范的反应速度,增强防范能力。投资中期阶段,建立完善的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机制,随时掌握自身所处海外市场环境中的风险状态和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及时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风险和危机程度,以及时调整投资策略和风险防范对策。投资后期阶段,当风险发生后影响到企业的延续或导致投资行为的中断甚至终止,此时企业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惯例以及双边和多边条约来保全自己,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

(6)培育对外直接投资主体,走集群式对外投资道路。首先,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鼓励这些行业开展国内的兼并和收购,淘汰部分效益低下的企业,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其次,加速我国跨国公司的建设,授予大企业集团资金、资产、资源的经营自主权,包括外贸经营权、对外投资权、外事审批权、海外融资权等发挥其活力、增强竞争力;最后,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信息、技术、产业、资源开发中心及对外服务中心,以大产业经济集团或大企业集团等形式进入国际市场。

[1]李桂芳.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8~62.

[2]张松涛.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经贸,2008,(11):20~24.

[3]陈漓高,邹玉娟.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提升战略[J].经济问题探索,2008(4):59~63.

[4]杨小霞.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新认识[J]时代经贸,2008(2):132~133.

[5]陶涛,麻志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2):152~156.

猜你喜欢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