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我国中式快餐业的对策研究

2010-08-15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刘扬张宓

中国商论 2010年12期
关键词:洋快餐快餐中式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刘扬 张宓

1 中式快餐的发展阶段及现状

1.1 成长时期

20世纪90年代初,原国内贸易部把北京全聚德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上海荣华鸡确认为三大现代中式快餐。这些新兴的现代快餐连锁集团大多参照麦当劳、肯德基的标准化、工业化、连锁化,力图与国际接轨,带着强烈的民族情感与洋快餐一较高下。

1.2 收缩时期

1998年红高粱经过三年的急剧膨胀后,陷入了亏损,而且几乎同时在洋快餐的冲击下没有把握住其经营的本质——标准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导致这些快餐集团的全面收缩。

1.3 再创业时期

进入21世纪,现代中式快餐业经过几年的反思之后,又开始了“再创业”阶段,现代中式快餐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2 中式快餐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提升产品,标准规范难

中华饮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式快餐进入世界市场寥寥无几,其根源就在于没有实现标准化、规模化。从营销策略上来讲,没有标准化,就不可能形成工业化的快餐食品,也就不可能实现经营连锁化、规模化。传统中国烹饪的一大特点就是模糊。由于缺少量化标准,厨师操作全凭经验,很难保证统一的标准质量,使莱肴质量呈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

2.2 管理培训少

餐饮企业是典型的服务性行业,除了产品的创新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服务的创新。而服务客户的工作是由所有一线员工在做的,执行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水平和顾客满意度的高低。中式快餐企业往往是在开店之初进行一些最基本的培训,在平时是只用不教,充其量只对一些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一些培训,以保持服务的一致性。

2.3 人才匮乏,培养复制难

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更是中式快餐竞争取胜的重要法宝。为了配合直营连锁企业的迅速扩张,必须有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对于蓄势待发的中式快餐连锁来说,面临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人才。虽然一些快餐连锁企业在市场上经过多年的打拼与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是这些少量的人才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战略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2.4 资金缺乏

资金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充足的资金流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很多连锁企业为了加快其占领市场的步伐,会采取特许加盟的方式来达到资本积累的目的。目前开一家“真功夫”需要投资50~200万元,而“真功夫”2008年要开出500家店。对于直营连锁企业来说,巨额资金从何而来呢?当年中式快餐“红高粱”在挑战洋快餐的过程中,由于扩张过快导致资金链断裂,最终在悲歌中没出“江湖”,其惨痛教训给中式快餐的超长迅速扩展敲响警钟。

3 中式快餐的SWOT分析

3.1 优势

文化底蕴深厚,中国有着五千年的饮食文化,在这种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式快餐,就打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的饮食文化绝对不会像洋快餐那样品种、口味单调,而是品种丰富,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人的需求。

中快餐比洋快餐更加营养,洋快餐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类食品,容易导致热量过剩并造成肥胖,而且洋快餐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的含量相对较低,容易发生营养素缺乏和免疫力低下。而中快餐注重饮食的营养,采用中国传统的烹饪方法,大多有着较为合理的营养和膳食搭配。

3.2 劣势

中式快餐创新能力不足,虽然中式快餐营养和膳食搭配合理,口味齐全,但是仍然是常年不变地守着祖宗传下来的菜谱。绝大多数的快餐店只是将现有的品种拼凑在一块。创新对中式快餐而言只是个名词。

人力管理不善,服务水平低,在企业竞争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只有把全体员工的智慧和能力都发挥出来,并使其与企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构成其核心的竞争能力。肯德基把员工视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每年都花大量资金在员工培训上,建立多层次的培训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落到实处。

市场定位难,中国传统小吃都是以大众化食品为主,没有针对性明确的产品。

3.3 机遇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均收入持续增加, 社会经济越发达,城乡居民生活节奏越快,人们对中式快餐的依赖程度也越高,整个社会对中式快餐的需求量也会同步增加。中国烹饪协会《2008餐饮报告》称:近30年来我国餐饮行业零售额增长225倍,人均消费增长166倍。2008年,销售总额突破12,000亿,2010年预计将达到20,000亿,增长速度惊人,

3.4 威胁

西餐业在中国的发展:西餐业的发展表现出强大的延伸能力,开始由国际化大都市向大中城市发展,2005年进入百强的西餐企业不再仅仅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际化大都市,开始向大中城市,甚至中等城市发展。

4 中式快餐的发展对策

4.1 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快餐

中国幅员广大,各地气候不同,地理环境和特产、生活习惯各不同,经过悠久岁月,人们创造出富于地方特色的菜肴和烹调方法,形成所谓的家乡菜。家乡菜中较有名的有京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徽菜、湘菜、鲁菜、浙菜等,各具浓厚的地方色彩。中式快餐是由中国餐演变而来的,所以同样可以具有中国菜的特色,并以此形成中式快餐与西式快餐的最大区别。

4.2 “中西合璧”获取竞争优势

中式快餐要立足,必须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所谓“中西合璧”是指中式的快餐特色与国外品牌快餐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结合。成功经验表明,中式快餐必须立足中国人的口味,引进世界先进快餐经营和管理经验,增强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优势,才能在国内市场与洋快餐抗争,并逐步走向世界。

4.3 中式快餐业发展必须应对“文化之战”

洋快餐进入中国后,努力营造氛围,显示异国风情,又不断地迎合当地文化,他们不停地连锁着一种文化亲和力。肯德基、麦当劳在中国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销售“快餐文化”的成功。

4.4 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谋求规模发展

中式快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各自分散经营的现象普遍,无论是就单个企业还是整体来说,实力都无法与以麦当劳、肯德基为代表的洋快餐相抗衡。

首先建立连锁企业,统一企业形象、统一营销管理模式,形成规模经营是中式快餐应采取的措施之一。连锁经营的科学管理必须形成可以传授的系统性知识,形成一整套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适用技术。

其次是形成联合采购机制。联合采购是指先由某一企业率先提出对物资的采购意向,集合一群有相同需求的企业,选择有实力的供应商实行竞价,最终各加入企业能以满意的价格折扣采购到各自所需的物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进入品牌消费时代,消费者极其重视自身的满足感及喜悦感,满意与不满意遂成为他们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因此企业在创造品牌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感情服务的创造。感情是难以具体量化的东西,但它却能为企业争取顾客,在有形产品的基础上,附加品牌形象,伴之感情服务就成为现今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品牌消费时代的产品本身已经摆在次要位置,最终决定消费者取舍的因素,很有可能是消费者对企业的感情。中式快餐企业必须加强对企业员工的培训,使其提高服务顾客的水平,才能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情感。

中式快餐要建立强势品牌,并与洋品牌抗衡,必需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广告宣传力度,不仅要对自身产品进行宣传,还必须对自身的特色企业文化进行宣传。

[1]王丽娜.中式快餐业的SWOT分析[J].市场论坛,2007(7).

[2]邱农,冯景.中外快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比较[J].集团经济研究,2007,3.

[3]陈炳岐著.麦当劳与肯德基:全球两大快餐帝国的连锁餐饮秘诀[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1).

猜你喜欢

洋快餐快餐中式
一只鸡的IPO
洋快餐变“土”
口语提升:和中式英语说再见
快餐式读后感被打败了
洋快餐少吃为妙
新·中式生活美学Chinese NewAge
最美中式酒店,你去过几个?
不宜用洋快餐做孩子的奖品
舌尖上的洋快餐,谁更健康?
美籍华人修辞的形成——解读中式签语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