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疗养员入院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2010-08-15214086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李宴平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疗养精神病入院

214086 江苏省太湖干部疗养院 李宴平

本文所说的危险因素,是指身体中在行为不当、生活调理不当、护理不当或不到位时,易导致突发性人身伤害或者疾病急性发作的各种非正常或较为薄弱的因素。

我院为省干部疗养院,服务对象大多为离退休老干部。危险因素存在于各年龄段人群中,老年人群相对较多,较为常见。针对这个问题,我院从2009年起采取果断措施,在老年疗养员入院时前置一道危险因素评估,并利用这一评估,制定预案,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的安全成效。

1 危险因素考虑范围

我们主要从以下这几方面考虑,将其列入范围。①易引发意外安全事故的疾病。如精神病、脑卒中、代谢综合征等。②易引发意外安全事故的心理因素。如心理障碍、心理焦虑等。③易引发意外安全事故的饮食、药物过敏反应。④易引发次生意外安全事故的身体弱项因素。如视力、听力、记忆力差,反应迟钝,腿脚不便等。

2 危险因素信息收集

主要收集方法:①询问本人。老年疗养员出于对自己身心健康负责的本能,会将自己的一些特殊情况和需求主动告知我们。②询问陪护或陪同的家属亲友。适用于本人碍于特殊因素不愿或不便告知的。着重针对本人回答问题支支吾吾含糊不清、护士直觉估计对危险因素可能有所隐藏的,还有曾经有过精神病的。③体检单。④护士观测。

3 危险因素分析评估

根据方便下一步护理干预和操作的需要,把有的危险因素直接列入,有的按照轻重程度,细分成轻、重、严重三个等级。

4 根据评价实施护理干预

将收集的各种危险因素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需要特殊护理干预的老年疗养员,按照各人危险因素情况和轻重等级,制定出个性化护理干预方案。然后根据方案区别对待,区分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干预。

4.1 腿脚灵活度差的 我院地处太湖边鼋头渚一角,台阶山坡多,必须防止摔倒跌跤。我们将他们分成三类进行安全管理。对腿脚灵活度虽差但较轻的人员,入院后基本不限制范围,可以自行安排活动。但强调安全意识,进行安全宣教;对走路不是很稳健的,我们建议他们自己单独活动时只限于室内或房间外的走廊。如果出房间到院内活动,必须有家属陪同;对拄拐杖的,单独活动时我们严格限定于室内或房间外的走廊。如需出房间到康健中心做治疗的,在床位医生同意的情况下,由我们护理人员全程陪同。如不适合出房间做治疗,我们劝其放弃治疗,必要时请康复科治疗师床边治疗。

4.2 视力、听力、记忆力差的 对于这部分人,主要是防止次生意外安全事故。对白内障、青光眼、老花眼等评估为视力差的严重的,我们建议他们减少外出,有事可由护理人员代办,如必须自己出去,应有护理人员陪同,尽力将跌倒的危险降为零。对听力评估虽差但程度较轻的,护理人员与其交代医护事宜时,需要耐心多重复几遍,必要时还可同时借助手势。但如果听力障碍严重,特别是交流医护关键事项时,尽可能选择非语言交流的文字方式。对记忆力下降严重、遗忘率高的,在叮嘱遵医嘱方面,护理人员应时常督促、时常检查,必要时按服药时间要求发药。对于宣教内容,护理人员也需时常提醒,不断重复,加深印象,给予及时的护理干预。

4.3 有精神病史的 有精神病史的疗养人员一旦精神病发作,对自身、对他人都有一定的危险性。疗养院医护人员虽是24小时值班制,但夜间缺乏巡视人员,也没有相关的专科治疗。所以如近期有过精神病史的疗养员,我们向上级汇报,将其纳入不适合疗养对象,如是几十年前有精神病史、目前状态较稳定的,护理人员在与其交流时注意措词和行为,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如有异常,立即汇报上级领导,并将其作为严密观察对象。

4.4 有代谢综合征的 老年人普遍患有不同程度、不同种类的代谢综合征。这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都是比较严重的突发情况。如糖尿病有低血糖发生的可能,冠心病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高血压有高血压危象或者对其他靶器官的危害,脑梗死的可能急发,支气管炎的可能有哮喘发作,等等。我们经过入院评估,一一掌握所有老年疗养人员的代谢综合征,并备有完整的应急预案。这样,一旦遇到突发情况,我们护理人员就能从容面对,配合医生抢救。在平时护理查房时也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宣教。

4.5 有饮食、药物过敏反应和特殊饮食需求的 有些疗养员对某些药物和食物过敏,会引发过敏反应甚至一些继发反应。还有一些疗养员患有代谢综合征,不合理的饮食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护理人员根据基础疾病填写饮食通知单送至餐厅,并在平时的健康宣教中作详细指导,从饮食方面预防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来我院疗养的人员,疗区护士会立即联系营养师和他们面对面了解病情,并制定个性化膳食。护理人员随后还继续跟踪了解情况,将疗养人员身体动态恢复过程中新的饮食营养需求告知营养师,营养师会根据需要随时调整膳食。对有药物过敏反应的,我们护士也通过严把“查对”关,有效杜绝过敏药物误服误用。

5 效果

5.1 入院“把脉”,赢得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 以前是等遇到危急问题再解决,显得被动,容易疏漏或措手不及。现在是主动出击,超前摸清危险因素,备好预案,真正做到了心中有数,从容面对,防患于未然。

5.2 干预“把关”,加强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 由于前置评估,对什么人潜藏什么危险因素,预案了什么干预措施,都非常具体清楚,个性化护理干预操作到位到人就是一件完全办得到的事情了。

5.3 安全“把实”,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有效性 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的实施,为我们守卫医疗保健安全防线,提供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保证,有效地防止和避免了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的实施,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操作提供了重要保证,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提高了疗养人员的满意度。

老年疗养员入院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的探索和实践,表明随着社会老年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深化、进步和升华,值得倡导和推广。

猜你喜欢

疗养精神病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完形填空专练(五)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自然疗法对离退休干部短期疗养血压控制的效果观察
都有精神病
加强疗养期间疗养用房安全防护管理的经验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
疗养员收治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