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变化特征分析

2010-08-15西南交通大学刘波

中国商论 2010年2期
关键词:出口量进口量幅度

西南交通大学 刘波

“十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工作全局,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和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了“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三农”的政策措施,与此同时,经过全国上下特别是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特别是在农业国际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合作方式日趋多样,合作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贸易大幅度增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欧盟、日本的世界第四大农产品贸易国[1]。

1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变化

1.1 粮食、食用植物油产品贸易变化特征

从1990年到2006年,粮食的生产量从44624万吨上升到49748万吨,上升幅度达到10.30%;食用植物油的生产量从544万吨上升到1986万吨,上升幅度达到72.60%。

自2002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2002年相比2001年粮食进口量下降了321万吨,下降比例幅度为18.45%,粮食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增加了611万吨,增加比例幅度为67.66%;与此同期的食用植物油进口量增加了153.7万,增加比例幅度为91.76%,出口量下降了3.6万吨,下降幅度为26.87%。

到2006年,相比2002年,粮食的进口量继续增加,出口量急剧下降,下降了791万吨,下降比例为52.25%;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与进口量都出现大幅度的增加。

全国人均含量自1990到2006年都出现逐年增长的趋势,趋于稳定态势。

1.2 棉花、食糖产品贸易变化特征

从1990年到2006年,棉花的生产量从451万吨上升到675万吨,上升幅度到33.19%,食糖的生产量也从582万吨上升到949万吨,上升幅度达到38.67%。

从进口量与出口量来看,自2002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2002年相比2001棉花的进口量增加了9.5万吨,比例增加幅度达到84.07%,出口量也增加9.9万吨,比例增加幅度达到165%。与此同期,食糖的进口量下降了1.6万吨,比例下降了约为1%,出口量增加了13万吨,比例增加幅度达到66.33%。

到2006年,相比2002年,棉花进口量出现了巨大增幅,增加343.2万吨,增加比例幅度达到1650%,而出口量急剧下降,下降了14.6万吨,下降比例幅度达到91.82%;食糖进口量继续保持增加,出口量也开始下滑。

从1990年到2006年,全国人均含量,无论是棉花还是食糖都有所提高。

1.3 猪肉贸易变化特征

自1990年2006年,猪肉无论是在进口量与出口量都在稳步提高,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出口猪肉量得到巨大的提高,从23.63万吨增加到41.93万吨,增加了18.3万吨。增幅比例为43.64%。

2 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变化原因分析

第一,改革开放进三十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带动了国内需求的旺盛。

在过去近30年中,我国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某些食物(如肉类、水产类、蔬果类等)支出增长的速度显著高于对谷物类主食的需求的增长速度。特别是消费水平较低的农村居民,在此条件下收入增长会显著拉动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农村市场上,这主要表现为副食品消费增长;而在城市市场上,增加需求将集中在优质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上。到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将由目前的5160元上升到11000元(1997年不变价格),实现年增长4%的目标。因而今后我国将出现农产品总量的适度增长伴随着显著的需求结构调整。在理想的情况下,农产品需求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农产品价格相对上升,这将通过农民收入提高产生的收入效应强化对农产品的需求,从而形成良性循环[2]。

第二,经过长达八年的多哈谈判,以及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为我国开拓了更多的国内与国外市场,促进了贸易的扩大化。

多边方面,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历经艰难的多哈回合谈判有望在2008年底前后达成一致,作为最大发展中成员的中国会在入世巨大承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双边方面,除了过去几年中国—东盟自贸区、中国—智利自贸区以及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已经实施和建设以外,中国与新西兰的谈判即将结束,另外正在与澳大利亚、海合会以及冰岛开展正式谈判,同时还启动了与印度、韩国、秘鲁以及挪威的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在此背景下,不难看出,不久的将来中国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将进一步快速提高[3]。

第三,我国传统农业受到来自国外集团化与规模化集团企业的冲击,部分农产品贸易逆差继续扩大。

根据已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传统的种植业收到了极大的挑战,我国粮食与棉花都出现了进口量急剧增加,出口量不断下降的趋势,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

3 结语

(1)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采取的主要措施有: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制定规划,明确相关政策,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快发展畜牧业,实施奶牛良种繁育项目补贴;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地区经济发展;继续加大对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形式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中央1号文件不仅提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而且提出了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一些扶持政策,力度大,范围广,让农户和经营者直接受益。在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引导下,初步形成了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民共同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新格局[4]。

(2)研究出口市场的特点,因时制宜,根据我国农产品的特点,精耕细作,开拓相宜的市场范围,紧跟消费需求,不断调整,占领符合本土产品特色的市场。

(3)面对2008年人民币升值预期增强,我国政府应该保证人民升值幅度不大,尽量保证不贬值与升值,与此同时在WTO的政策框架下,加大对农业与农产品的补助,对于本土自身农业的发展,要做到尽量采用国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1]“十五”回顾与“十一五”规划.

[2]章家清,程广娟.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变化的成因分析[J].经济纵横,2007,(2).

[3] 韩一军.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分析[J].世界农业,2008(6).

[4] 农村政策与措施.

猜你喜欢

出口量进口量幅度
2021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进口概况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3月份我国化肥出口量同比减少40%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2020年我国己二酸的出口概况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上半年我国化肥出口量下降15.2%
今年化肥出口量价齐降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2014年中期预增(降)幅度最大的50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