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管理体会和方法对策
2010-08-15贵州赵碧
贵州 赵碧
谈谈对“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的管理体会和方法对策
贵州 赵碧
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后进生”工作实际,在对“后进生”的成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切身体会,有针对性的提出对“后进生”实施教育转化的具体方法、对策。
“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管理体会与方法对策
“后进生”现象是广大教育者和一线教师头疼的问题。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一直是广大教师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苦苦探求的一个普遍课题,也是教育实践中一个回避不了的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
—、调查了解、分析研究后进生的成因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中的“落伍者”,生源素质不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往往学习积极性低,不愿努力学习;心理素质低,缺乏自信;品德欠佳,辨别是非能力差;意志薄弱,不能吃苦耐劳;自尊心不强,消极逆反心理突出;自控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后进生”的比率较高。进入职校后,依然是旷课迟到、吸烟、早恋等现象不断,少部分学生没有养成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目标,于是精神空虚,转而寻求另外的“精神寄托”,盲目追求个性发展,喜欢穿奇装异服和留“另类”发型,把精力放在打扮、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结交异性朋友以及吃喝玩乐上,人生观扭曲。作为班主任,面对一个由四五十号后进生组成的班集体,面对一个暂时没有先进,没有典型,没有榜样可树的集体,教师怎样从零起步对“后进生”进行教育转化工作的策略,来改变“后进生”的失败感,创造使“后进生”获得成功的机会和体验,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潜能和优点,培养应有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起他们的求知欲,逐步让他们认清是非,一步步地给自己定目标,尽量让他们成为充满上进心的学生,这着实是一个棘手、伤神的问题。本人曾任中师班主任、高中班主任、中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积累了一定的对后进生进行教育转化的管理体会和方法对策,现将其梳理成文,与全体同行共榷探讨,交流互补。
调查了解班集体,是研究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基础。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首先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作为一个班主任,面对一个新的班集体,首先要对本班后进生现状、表现及产生后进的原因有个总体的了解,然后“对症下药”研究对策。具体转化后进生首先对其应有一个总的估计和认识。为此,应抱着一颗热心与耐心,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要看重后进生的长处与优点,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成绩和进步,也要紧紧抓住一点不放的充分加以肯定,这是后进生的“星星之火”,不容错过。其次,对待基础班后进生要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不能一棒子打死而盖棺定论。昨天和今天后进生的后进和落后不等于明天的落后,要充分的相信后进生可以教育转化,绝不能一成不变的看待后进生。
二、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方法与策略
(一)长目标,小步子,抓反复,反复抓
几年的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我深深感到对后进生进行教育转化管理要抱着长远的眼光,制定长远的目标,不能也不可心急,更不能因一时的困难而放弃不管,而应把所带的后进生放在中职三年的长远规划中去打算。中职一年级打算能达到什么目标;中职二年级能接近什么层次;中职三年级收到什么效果,这些都是要先有个目标打算。
三年的长远目标有了,接下来就是具体实现“远景规划”的“小步子”。这个“小步子”的内容就丰富了,可以说不拘一格,只要能给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带来好的效应都可以采用。如经常与后进生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烦恼忧愁困惑并给以心理咨询帮助等;又如,上好主题班会课,使之生动、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针对破坏公物现象,可以拟“尊重别人,关心别人”。针对周围出现打架现象,可以拟“礼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显然,这个“小步子”每迈出一步都是要在反复抓,抓反复的耐心教育之下才能实施的,毕竟后进生“积重难返”,整体素质又差。从表面是看,长目标,小步子的分层推进对后进生要求降低,规格降档,速度放慢,但教育转化的可行程度却提高了,实际上是不进而进、不动而动的在内因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不怕慢,只怕站”,只要是进步,哪怕是丝毫的前进,都可贺可喜的。
(二)“将就,优待,将价”处理
在学习上多给后进生提供“优待”的条件,是教育转化后进生的有效手段之一。比如,让后进生坐在前面,直接了解其差因:是不愿学,还是不会学;是基础知识缺漏,还是学习自觉性差;另外,有利于监控,集中后进生注意力。还有多让后进生回答问题,多做事,使后进生增强自信心和成就感,作业本上多批鼓励性评语。如“我看你又前进了一步”、“不怕慢,只怕站”、“慢慢的,我会帮助你的”……等级评价上有时达到“B”等无妨给他一个“A”等,不要严格划分等级评价,多给奖励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时时鼓励不亡表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精神鞭策的作用。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称赞”。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而教师对学生评价,对于学生衡量自我的成败、认识自身能力起暗示作用。一个智商很高的孩子如果每天面对的都是指责、批评,他就会得到一种信息:“我不行”。久而久之,他对自己的能力就会产生怀疑,心理就会压抑,情绪就会低落。随之而来的就是自卑、孤僻、自甘落后。而时常赞杨“后进生”,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就能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他们就会肯定自己,发现“我也行”,进而树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就会投身集体,大胆地参与,就会增强责任感,自勉自强,努力向上。
后进生之所以后进,与他们的学习动机不稳定,意志力薄弱,自制力差等有关。因而在教育中教师要降低教学难度,克服教法和要求上单一无味,使之多样化和浅显化。课堂教学从讲授、提问、练习到作业诸环节要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内容和要求。例如:在一节课上,给一些学生布置三至四题,而给另外一些学生布置一道题,有难、有简,有多、有少,口答、填空、选择、改错、判断任由学生选择。同时,教师更要提高教学艺术,力求做到教学生动有趣,学生爱听。如果教师的教学生硬呆板,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会使本来就厌学的后进生更加丧失学习的兴趣,降低收效,达不到教育转化的效果,结果是费力不讨好。
(三)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和忌讳:
要把握的几个关系:
一是表扬与批评的关系。
大家都知道,“后进生”经常处于“被告”的地位,经常是处于“被爱情遗忘的角落”,老师的冷淡,同学的白眼,足以使他们脆弱的心灵遭受灭顶之灾而丧失进取。因此,对于后进生应以理解同情的批评为主,表扬应以真诚热情为主,以激起他们的希望与进取的火花。批评应具理解同情之心,应尽量避免公开场合;有的批评还要适时冷却之后,即后进生恢复正常心态之后再进行,切忌不要在他们失去理智的情况下“火上浇油”。
二是严格要求与耐心说服的关系。
后进生的缺点与不足是明摆着的,没有严格的要求就没有后进生的转变。但严格要求应“以人为本”,要充分考虑后进生的个体差异与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一劳永逸,而应反复抓、抓反复的耐心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断工作,逐步进步。毕竟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反复性极强,要转化他们,就应使他们对以前的缺点与不足有充分的正确认识,引以为戒,防止重蹈覆辙。诸葛亮“七擒孟获”真的是使这个“后进生”心服口服,最后归心诚服。
几个忌讳主要是:
一是认识上忌偏见。
有的教师对待后进生常存偏见,总说他们“无药可救”、“一无是处”。这样很容易使后进生感到人生无望而自暴自弃,破坛子破摔,丧失人格,有的甚至出现逆反心理。俗语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比如体育课、运动会、劳动课、野外活动,后进生总是显现出活跃、灵活、点子多等过人之处。在教学中要时刻重视“后进生”的看法、建议,“后进生”的思维活跃,往往点子多,常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有时甚至是一些“异想天开”有悖常理的看法,但这是他们关心集体,热心上进的表现。对他们不合理的建议,教师切不可当面直接否定,更不能嘲讽,首先要肯定他们的积极性,再用引申法和反正法加以引导,提高他们判断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一个班主任教师就必须克服认识上对后进生的成见与偏见,要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发掘他们身上的亮点、闪光点,满腔热忱地帮助他们洗刷“污垢”,一步步健康向上转化,转化成为有自尊心、有自信心、充满上进心的学生。
二是态度上忌冷漠。
一般来说,后进生是有较严重缺点的学生,由于经常受到教育批评,因此往往精神不振,觉得“低人一等”。这时,后进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理解、信任与友谊。如果对他们的态度冷漠,爱理不理,放弃不管,势必雪上加霜,使其受到更深的伤害。19世纪英国一位伟大的道德家说过:“与其说是人们的错误使其堕落,不如说是人们对错误的态度导致他们堕落。”因此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忘掉学生过去的错误,以新的眼光看他们。宽容信任,莫算总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成功的教育者还应该“健忘”,对待“后进生”更应该忘掉昨天,着眼今天,期待明天。老师要主动接近他们,无话找话,搭腔摆谈,走进他们的心里,焕发他们的信心与进取精神。
三是语言忌讽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后进生一旦有了细微的进步,老师都应给以真诚惊喜的赞扬和鼓励;对他们反复出现的缺点错误,一句“又是你”或“你怎么老是这样”,会使他感觉到老师对他的不信任和偏见;相反,一句“最近不是表现不错吗,今天怎么了”却能使他感到老师的信任和期待,给了“后进生”承认错误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信心。故而,应循循善诱,耐心说服,不要认为再也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如发炮式的训斥和冷嘲热讽,甚至不耐烦的三言两语打发了之。这样必然会加深师生之间的隔膜,使问题复杂化,更棘手。
四是情绪上忌急躁。
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不能企求一两句话或几次谈心后,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使我充分认识到转变后进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的刚刚改正了一个缺点,接着又出现了新的毛病,甚至层出不穷,花样繁多。所以,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应该有打“持久战”的耐心与信心,反复抓,抓反复。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急年轻的心灵,在这里谁有细致和耐心,谁就能获得成功”。
[1]甘霖林主编.班主任工作技能的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张向葵著.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安顺市民族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