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文化
2010-08-15中原油田公共事业管理处李琴
中原油田公共事业管理处 李琴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制度,也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尽管有时这种文化以一种不易察觉的形式存在。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企业制度,打个比喻,就像是社会上的道德和法律,企业文化是无形的,就像道德,在人们的内心当中发挥作用;而企业制度就如同法律,是书面的,白纸黑字,有约束力。文化的作用类似于道德的作用,法律无法约束所有人在所有时候的所有行为,所以需要道德的力量,同样,企业制度无法约束所有员工在所有时候的所有行为,所以企业需要文化。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笔者曾和许多朋友讨论过这个问题,也参考了不少管理学界大师的说法,多有空对空之嫌。不如把问题简单化了。笔者以为,所谓企业文化实质上就是一个组织、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和其核心团队所持有的核心价值之和,即作为一个领导团队,他们提倡什么,反对什么。
不少企业领导在各类会议上对基层管理干部和基层员工大谈“我们要讲企业文化”,说到底,这些都是空话。坦言之,通常情况下,基层干部和员工是企业中最努力、最踏实也是最可爱的人,但同时也是最“厚道”之人群,他们脑中很少有奢望去改变一个企业的文化,而充其量是一种追随行为。因此,高层领导想要看到什么样的企业文化(通俗说来,就是企业的氛围),只要“照照镜子”。一个管理者不必担心他带领的队伍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他的样子就是他以后看到的团队的样子。同样,企业高层领导不必担心企业文化是什么样子,因为他们的核心价值终将在全企业范围内体现出来。譬如,当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没有承担责任之勇气,而是遇事推诿,那么这个心态和行为将成为以后企业中常见的现象,也构成了企业“恶”文化的部分。
不仅如此,我们的企业文化,还直接影响我们为客户所提供的服务或产品,设想如果员工相互之间没有诚信,遇事推托,没有责任心,那我们还怎样去奢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呢?
所以,企业文化如果更详细地概括起来就是:(1)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制度文化”。且成员把“制度”当成了共同遵循和尊重的日常“习惯”,而不是负担。 (2)企业文化更要以所提供产品或服务为载体。产品或服务质量均处于一个优越的档次,且产出过程一如既往地恪守诚信原则,并不断地发扬提升,在此基础上才值得进一步谈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还体现在企业相关部门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对内、对外处理问题的水平,关乎企业运营效率和企业形象。
正如一个人需要“高尚的灵魂”,军队需要“军魂”,搞艺术需要“艺术魂”一样,企业需要好的企业文化,可以说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好的企业文化可以推动一家企业再接再厉,使一家企业更富有生命力,更健康发展。
特别是对于目前员工跳槽意向比较明显,普遍显示出对公司忠诚度不高的那些公司,多数员工是由于对目前薪金、福利待遇或个人发展不满,都非常关注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公司的前途问题。而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很少做自己的长远规划,只是看到眼前利益,当企业没有项目运作的时候,员工就会陷入观望状态直至对公司失去信心,因为其本身的生长空间受到了限制,故尔选择跳槽。企业缺少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这也是中国一些中小型企业很难发展的根源。但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少数企业正是凭借其企业文化的内涵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社会精英与众多有志青年,进而依靠人才优势不断做大做强。
既然企业文化如此重要,而且企业文化建设也日益被企业家们所重视,那么如何更好地建设企业文化呢?笔者将在客观上从制度、环境与激励等几个方面来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看法与经验。
1 建立企业“被动制度文化”
前面笔者已经提到,企业文化首先是一种“制度文化”,是一种应当共同遵守和尊重的日常“习惯”。那我们是否需要将这种“习惯”制度化呢?举个例子,对于开会迟到,多数公司没有有效方法来解决,最多是迟到罚款,不够人性化且容易引起反感,但如果规定迟到罚站,且是所有人都陪你罚站,我想效果就不一样了。
回过头来说,企业文化是什么?一定是意识。那么,只有你的制度触及到了意识,才能真正起到效果。人都是要面子的,大家一起罚站,别说10分钟,就是10秒种,那也会成为莫大的耻辱,有过一次让人陪站的经历,谁都不会再出现第二次,陪人站的经历虽然没有让人陪的滋味强烈,但同样也有不一般的感应。当有了第一次的被陪站的滋味后,在意识里面就一定不想有第二次了。
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企业文化制度化,且该制度是一种被动的制度文化(意即别人被你影响),同时充分的考虑“意识”的作用。
制度是第一个层次的文化建设手段,它能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
2 营造企业“被动心理环境”
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层次应该是环境。被动心理环境,就是说,营造一种环境,让员工被动地去接受企业的文化。当然,此环境可以由制度转化,但也可以自己形成。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在校园里开车的时候,常常看见各个路边都有一个大大的牌子,上边写着:校园内,车速不得超过**。大家知道,校园里对汽车是限速的。这样的牌子大家都见过吧。
那么,这管用吗?是的,不管用,这个是制度。后来,慢慢地大牌子没了,但路上出现了路障。这一下子,所有的车都自觉地慢下来了。不过,每次过路障的时候总要颠一下,总是有些不舒服,不够人性化。再后来,发现每个路障相应的位置都出现了这么两个小口,人们的车速照样还是限制住了,不过没那么痛苦了。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人接受外界信息,第一个层次是什么?是刺激感应,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这是制度能够达到的。那么比这个层次更深的是什么?是人的心理。这个层次,人能够做相对比较复杂的思维。那么,环境对文化的作用就能达到“心理反应”的层次。比如,在一个特别干净的街道上行走,即使你为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而发脾气,你也不会随地将手中的废纸扔掉。这就是环境的作用,能够让你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
3 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企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独特的、统一的意识,我们可以通过制度和环境两种手段来实现企业文化向管理层所希望的方向建设与发展。制度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感应,她能把人们一些的意识纠正过来,让人们的意识朝着正确的统一的企业文化方向。环境能够让人产生一种被动的心理,在意识基本正确的前提下,能做到进一步地转向,靠近统一的正确的方向。但是仅仅解决这两方面就够了吗?我们说不够,因为你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靠被动来完成的,那工作还会有乐趣吗?
人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时候,第一层次是感应,对应的是制度;第二层次是心理,对应的环境;我们讲还有第三层次,那就是意识。在工作中必须激发个体意识的主动性,而激励就是让个体意识产生主动性惟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
激励是意识层面的文化建设手段,能够让人产生主动的意识。
总之,建设与优化企业文化的方法多种多样,笔者仅仅在客观上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的方法或手段,最好都建立在人性化的基础上,即所谓人心的养育乃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1]孙睿.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