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问题 实施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2010-08-15陈立明
◆陈立明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第二中学)
关注社会问题 实施德育渗透
——浅谈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陈立明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大兴镇第二中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从开发和利用文本资源角度来讲,此课程的开设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
心理健康 育人思想 品德内涵 价值取向
在法制社会的今天,人们所崇尚和追求的是安定、团结、和谐。然而就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令人痛心的违法事件也频频出现于媒体报端,事件当中犯罪人和被害人的年龄在 17~20岁之间的并不在少数。沉思过后,人们发现,这已经是一个触及到人性与良知、道德与伦理等诸多方面,是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学校更应该加以重视,尤其是要发挥政治学科优势,施以德育渗透。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选取具有一定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来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教育学生健康地成长。
一、注重心理健康,树立育人思想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系统道德素质培养的基础课,从教育内容到教育目标,无不肩负着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双重任务。然而通过调查了解,现在的大多数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还不甚理想,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理想信念,对国家大事知之甚少;厌学思想严重,逃学旷课、抄袭作弊现象司空见惯,成绩高低对他们来说更是无所谓然;思想意识存在偏差,美丑不分,搞不懂好坏,只追求个人利益,毫无功德之心;道德标准偏低,自私自利之心严重,不懂得孝敬长辈,不尊重师长,行为粗野、庸俗,爱慕虚荣,集体主义思想缺失、法律意识淡薄、心理承受能力极差等。上述这些现象虽然不是极其绝对,但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加之受社会各种不良习气的影响,很容易导致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而当他们处于社会大环境之中接触各类现实的时侯,则很有可能就会失去道德与法律准绳,进而酿成大祸,有的甚至悔恨终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挖掘课文中的心理素质培养的内容,努力把握住思想品德教育要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相结合的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发展趋势,树立正确的育人思想。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心理素质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教育学生健康地成长。
二、遵循价值取向,挖掘品德内涵
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优秀公民。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开设,十分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学生的价值取向,挖掘品德教育的内涵,立足文本,把“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作为主要目标,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如在对学生进行“习礼仪,讲文明”教育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了解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职业礼仪的基本要求,理解礼仪蕴含的道德意义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在进行“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教学时,在使学生了解有关治安管理处罚、犯罪和刑罚等方面的法律常识,了解有关违法行为的危害和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犯罪的危害以及对犯罪的惩罚的同时,培养学生自觉依法律己,同各种违法犯罪作斗争意识和能力等。教学中,我门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想,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促使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当中,明于荣辱,做为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三、结语
总之,政治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只有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教材特点,利用好校内外的德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手段,寻求和探索好的教学模式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关注社会实际问题。要坚决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更加有效地增强政治课育德的实效性。
[1]麻晓春.初中思想政治课活动教学的探索 [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3.
[2]王晓玲.从细节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06.
[3]潘涌,孙娟.思想品德教育初探[J].校长阅刊,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