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究及对策
2010-08-15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高文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高文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究及对策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高文
现今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助推器的作用,但融资困难一直是其发展的“瓶颈”。通过探究,其原因包括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贷款额度小、抗风险能力差等先天不足问题,同时也包括商业银行对它们的“偏见”以及金融制度的不完善等问题。要使中小企业摆脱融资困境,需要中小企业、商业银行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
中小企业 融资 贷款 探究 对策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由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记录不够完全,财务信息可信度低,抵押物不足,经营风险大,因此,在有大企业进行选择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普遍不愿意对中小企业融资,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都普遍存在。
1 先天不足:中小企业贷款难
审慎信贷原则的实施,信贷管理的加强,银行门槛的变高,尽管针对的目标不是中小企业,但实际挡住的却是中小企业。这是由于:
(1)企业的财务制度不健全,经营状况不透明,使银行难以获取贷款证、决策所必需的资料。相对而言,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绝大多数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加之个别企业出于避税的考虑,故意隐瞒收入、减少利润,造一些假账、假表。在银行贷款粗放经营的年代,信贷人员可以依靠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做出判断,凭印象、凭感觉做出贷与不贷的决策。而随着银行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贷款的调查、论证越来越专业化,项目越分越细,内容要求越来越全。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信息匮乏,严格的信贷调查论证工作无从着手。
(2)中小企业的贷款额度较小,相对贷款成本升高,影响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以财务成本上来看,申请一笔贷款,光贷款资料就有一大本,要付打印费;财产抵押需评估时,要付评估费;需登记时,要付登记费;要做保险时,要付保险费;贷款手续需公证时,要付公证费,等等。从时间成本上看,收集各种贷款调查、论证资料,需要时间;调查、论证需要时间;逐级上报、审批,需要时间。如果企业贷款金额较大时,这些成本会被“稀释”而变得微不足道,而中小企业贷款的额度都不大,相对成本升高,一些企业就觉得从银行贷款费钱费时间,成本昂贵,不划算。同样,银行经营小额贷款同经营大笔贷款相比,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同收益相比也要高得多。
(3)部分中小企业发展具有盲目性,抗风险能力低,信誉不高,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障碍。中小企业大多经营规模小,自身资金实力不足,抗风险能力弱;部分中小企业产品比较单一,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市场潜力不大;有的中小企业在成长或改制过程中有过明显的逃避银行债务的行为,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社会信用,破坏银企关系,致使很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放款时心有余悸。
2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大,分布广。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决策快、效率高的特点,其机制灵活,转型迅速,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存力和竞争力。由于投资少、见效快,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一大助推器。特别是在吸收消化劳动力、增加就业方面,中小企业更是功不可没。1978年以来,从农村转移出来的近3亿劳动力主要是由中小企业吸纳的。加快中国中小企业发展,增强其竞争能力不单单是企业自身良好的环境,帮助其创新技术,强化管理,降低成本,适应市场变化,增强竞争力。
2.1 对策之一:银企互动,寻求最佳结合点
(1)中小企业要健全财务制度。严格、规范的财务制度,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是必需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企业不仅要遵循市场规则,合法合规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也要严格遵守财会制度,规范管理。要增强管理人员、财会人员的素质,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建立完善的账务报表体系,每一项生产经营活动,每一笔收支,该记哪个帐,该入哪个表,都要规规矩矩,使之成为严格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的有效工具。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规矩了,银行能够获得齐全、真实的经营管理资料,才能对其经营实力、偿债能力、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发生信贷关系才有可能。
(2)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记录制度。一些中小企业信用观念差是银行对中小企业保持警戒的原因之一。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必须自觉增强信用观念,树立有借有还、到期归还的意识,恪守信用,而不能把贷款当作承担经营风险的载体。要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确定所申请贷款的金额、期限,贷款到期主动归还,以消除银行对中小企业信用差的“偏见”。银行系统要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登记档案,各家银行资源共享,发现企业有信用不良行为,立即予以信贷制裁,使逃债、赖债行为暴露在阳光之下,无处躲藏,督促企业诚实守信,按时付息还本。
(3)银行要调整自身行为,努力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各家银行要根据其分支机构的分布状况和贷款经营管理能力,在完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有效规避能力风险、道德风险的基础上,根据贷款额度确定审批程序和审批权限,适当减少小额度贷款的审查审批环节,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实践成本,提高银行信贷资金周转效率,为企业提供资金便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2 对策之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1)加快建立以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的省、市、县三级信用担保体系。信用担保能力不足是制约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要由政府牵头,从不同渠道筹措资金,建立不同层次的担保基金,为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提供担保。要规范信用担保行为,减少行政收费,降低中介服务费,提高行政部门公证、登记的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好信用担保基金的作用。
(2)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等,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缓解企业成长中的资金困难问题。中小企业在成长期总是会遇到融资困难问题。金融机构作为企业,不可能承担太大的风险而去支持“拿不准”的项目。而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特别是在增加就业方面的特殊贡献,理应成为政府关注、支持的重点。设立专门的基金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成长初期的自己问题也是较强的财力。因此尽快建立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基金、新产品开发基金是当务之急。
(3)积极推进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设。要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设立更多的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风险基金。美国有500多家“小企业投资公司”,1995年共向7万多个小企业提供了110亿美元的风险基金。
2.3 对策之三:加强银行的风险管理和流动性管理
2.3.1 风险管理(1)控制融资额度
中小企业间融资的增加,意味着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向间接融资体系的转移。因而,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完全以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作为决定贷款额度的惟一依据,而是要充分考虑到中小企业的自有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一方面,可以依据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可以预见的收入流来估计其还贷水平并确定贷款额度;另一方面,银行可以根据中小企业自有资金数量确定一个贷款上限,只要融资总量没有超过自由资金的量,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就没有承担主要风险,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约束就可以相对放松。
(2)采用替代性的担保方式
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固有特征,应该考虑以替代的方式解决担保问题,这样,既可以满足银行经营管理风险控制的要求,又适应了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以下是集中替代性的担保方式:
①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②群体担保。
③强制储蓄。
④还贷激励。
⑤利用政策性担保体系。
⑥通过提供附加服务,增加收益。
2.3.2 流动性管理
根据实际服务对象设计不同的贷款方式。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根据不同中小企业特殊的现金流状况、支付频率,为其设计特殊的贷款方式及还款方式。国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推出了形势多样的贷款方式,许多与消费信贷十分类似,这就满足了中小企业的特殊的交易性的资金需求,同时也便于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
2.4 对策之四:深化金融改革,改进金融服务
(1)更新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观念。支持中小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并不冲突。国有商业银行必须破除“大则强、小则弱”的观念。小企业具有大企业所不具有优势:一是体制、机制灵活;二是不具有大型企业容易滋生的官僚作风,效率较高;三是对市场反映灵敏。
(2)促进非国有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民间金融业务的发展。民生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比国有银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贷款范围更为广泛。要充分发挥这些银行的作用,引导、督促此类银行增加向中小企业的贷款。
[1] 孟菲,段玉峰.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探析[J].企业经济,2003,(3).
[2] 陈晓红,郭声琨.中小企业融资[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F272
A
1005-5800(2010)11(b)-1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