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
2010-08-15刘晓丽周丽娟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213000
刘晓丽 陈 燕 周丽娟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213000)
急性心力衰竭是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病之一,其发生突然、病情危重、进展快。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治措施,常可危及生命。我院内科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共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8例。现将其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年龄77~83岁,平均78岁,男42例,女16例,29例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12例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主要症状有: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30~40次/min,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烦躁不安、口唇青紫、面色灰白、四肢厥冷、咯粉红色泡沫痰,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心搏骤停,诊断按《现代急诊医学诊疗》标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或各种心律失常。
1.2 抢救护理
1.2.1 卧床 患者均是急症入院,护士根据患者的症状及体征,选择合适卧位,减轻疾病症状。如出现肺水肿,立即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并保持舒适。心衰时双肢下垂,四肢轮流结扎,每5min更换一次,从而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部淤血。
1.2.2 吸氧 6~8 L/ min,并在湿化瓶内加入 20%~30%乙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提高吸氧疗效。做好保暖,心电监护。
1.2.3 建立两组静脉通道 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硝普钠50mg静滴。5%葡萄糖注射液500ml+硝酸甘油5mg静滴。呋塞米40 mg静脉注射。解除支气管痉挛、抗休克等治疗。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1.2.4 输液用药的观察护理 硝普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扩张剂,能同时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心肌收缩力,纠正心衰竭。硝普钠静滴时应避光,且配制好的液体最好不超过4 h。给药后,定时观察血压,密切观察药物效应,使用输液泵严密控制滴数,为防止血压骤降带来不良反应,同时另一通道给予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滴注。
1.2.5 心理护理 由于病情变化突然,患者住院情绪高度紧张,产生恐惧,绝望心理,家属也难以接受。心理作用又常常影响疾病的救治。因此,针对不良情绪,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应给予恰当的解释,取得其信任,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结果
58例中53例经抢救后,30min~1h病情逐渐好转,症状减轻,生命体征平稳。5例患者因时间延长,心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某些原因致心脏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收缩明显降低或心室负荷突然加重,而引起急性心室排血量降低及肺循环压力突然增高的临床综合征。发病急,进展快,表现复杂,并发症多,预后差,必须争分夺秒进行抢救[1]。
急性心力衰竭的成功救治必须尽量做到“六早”:①早期建立静脉通道,它是进行药物干预,有效抢救的前提。②早心电监护:左心衰竭的抢救是边观察、边判断、边用药的动态过程。心电监护对病因、病情判断、抢救方案的制订极为重要。③早利尿:能控制心衰竭患者水钠潴留,改善心衰竭作用比其他药物都快。④早干预:在同一时间内优先对最直接、最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时机越早,预后越好。⑤早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使用持续正压通气(CAPA)或无创正压通气(NIPPV)可以显著减少对气管内插管机械通气的要求[2]。⑥早预防:对发病时间长,病情危重患者,出现血压进行下降应注意鉴别是药物作用,还是即将发生的心源性休克。若症状进行性加重则应考虑可能发生循环衰竭,应立即停用降压药。心源性休克患者,几乎都有血容量不足,经过适当扩张容量和纠正酸中毒治疗,血压仍不稳定,尽快使用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以维持血压,增加排血量[3]。总之,抢救成功离不开护士敏锐的观察及精心的护理,加强用药后的监测是本组病例护理的核心所在。
[1]王玲洁,张凤如.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现况[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06,33(1):18-21.
[2]刘文威,刘敬严.急性左心衰竭42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6,11(1):42-43.
[3]金何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