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重点 抢占高点关注热点 挖掘亮点——《银川晚报》为“三保”着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010-08-15于小龙

中国地市报人 2010年2期
关键词:银川市晚报银川

于小龙

(银川晚报社,宁夏 银川 750004)

(作者系宁夏银川晚报社社长、总编辑)

2009年以来,银川晚报社按照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的总体要求,突出重点,抢占高点,关注热点,挖掘亮点,着力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通过正确分析形势、准确解读政策、宣传典型经验,帮助广大人民群众在思想上“解惑”、在精神上“解闷”、在心理上“解压”、在生活上“解难”,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为全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良好的舆论环境。

突出宣传重点

确立舆论的主体地位,着力提高党报的舆论引导水平,是党和人民赋予党报的神圣使命,是党报立足于新形势、新实践、新发展必须履行好的重要职责。《银川晚报》严格按照银川市委和市委宣传部2009年宣传思想工作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阶段性工作,秉承“公信决定影响,新闻服务大众”的办报理念,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弘扬主旋律,全新改版,不断创新,把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自治区和银川市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上来。新闻宣传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关注民生,声势大、亮点多,影响广泛,充分显示了党报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彰显了晚报的亲民性和可读性。以“强化执行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谱写《银川晚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新篇章”为工作主旋律,全面实施2009年的新闻报道工作。

一是抓住根本,突出抓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银川晚报》组织开设了学习实践活动专栏,全面宣传报道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积极组织撰写刊发系列评论和深度报道,做到报纸期期有新闻。在重点新闻报道上力求多视角、全方位、效果好。为配合银川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报社在时政、经济版面上开设了“提高执行力 践行科学发展”、“党建月巡礼”、“提振信心、化危为机”、“弘扬银川精神加快两宜建设”、“创建全国食品安全城市”、“创模”、“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宗教和顺民族和谐”等多个专栏,刊发专题报道千余篇,为全市中心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为推动银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晚报推出了以此为主题的专版,对创建工作及反映银川市民为创建工作所做努力做出集纳报道。

二是精心策划,引领社会舆论。《银川晚报》始终把高质量的主流新闻和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作为重点来经营,进行精心策划,占领社会舆论制高点,巩固党报的主流地位。从2009年3月起,重点推出了系列评论文章《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最大的实践》和解读性报道。大力宣传银川市重大决策部署、重大举措,准确阐明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深入解读有关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重大举措,突出报道我市各部门结合实际抓紧落实中央和银川市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部署、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这些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提高了党报的影响力。

三是着力创新,增强舆论引导力。着力增强新闻性,在要闻版上给老百姓以重要位置和更多版面,在激烈的报业竞争中站稳脚跟;着力增强时效性,在一切重大事件、重大问题的报道上争取主动,占领舆论制高点;着力增强独特性,切实抓好“特色新闻”、“独家新闻”和“名牌栏目”,在新闻竞争中占据优势。充分运用版面的现代编排手段、版面元素,做深做透重大题材和重要栏目,以版式的个性化吸引读者眼球。同时,注重版式互动、栏目互动、报网互动、大小报互动,形成宣传报道声势。主题活动反响大,参与度高,好评如潮。2009年,晚报《天天副刊》推出了“孝与亲情征文活动”、“我与中山公园/老照片的故事”征文活动,引起了读者的“火爆”回应,在三个多月内共收到数百篇投稿,使版面内容既贴近了读者,又增强了互动性。2008年4月22日,报社与团市委、市文联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展了“宁夏首届校园漂流书活动”,形式新颖,意义深远,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从2009年4月份起,为庆祝宁夏解放60周年,报社与银川广播电视台联手举办“我的1949——宁夏解放民间记忆”大型主题报道线索征集、寻访活动,并特别开设了“我的1949专版”,通过受访者的讲述,将许多已经淹没在时间长河中的历史事件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一活动引起了很大反响,“寻访热线”炙手可热。经过对获得的近70条线索逐条筛选,采访了40余位老人,并撰写了报道,同时给予刊发。

抢占舆论高点

一是超前谋划。按照市委要求,我们坚持及早谋划、提前布局,先人一步、先声夺人,组织采访有关部门领导阐释有关政策措施。责成采访中心、编辑中心科学设计工作流程,加快新闻处理速度,提高新闻发布时效,对重要新闻稿件优先上网发布,以掌握话语权。充分利用网络互动功能,加强网站与网民的信息交流,了解社情民意,提高网民的关注度和参与度。2009年以来,邀请了自治区宣传部相关领导作《新形势下媒体如何提高舆论引导力、应对危机》专题讲座,多次组织外出学有收获的社领导、部门

主任进行成果汇报。

二是搭建载体,畅通主渠道。2009年上半年我们借助国内外媒体和银川新闻网站,利用各种方式向国内外力推“两个最适宜”这一品牌,以配合宁夏·银川(香港)经济合作恳谈会在港召开。作为银川市2009年重要经济活动,本报自5月26日起连续3天在要闻与时政综合版显著位置刊发本报特派记者稿件,以消息、通讯、侧记等多种形式对恳谈会做出详尽报道。面对全球经济不景气,本报顶住压力,冲破阻碍,在破冰之旅上勇敢探索、尝试,所承办的2009第二届银川国际汽车博览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时间银川成为西北地区关注度较高的城市,银川的美誉度大幅度攀升。

三是加大投入,提高装备,增加功能,把银川新闻网打造成世界了解银川的一个窗口。在报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报社筹措近50万元资金,对银川新闻网的软硬件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同时对网页的改造做了认真的调研和探讨,顺利地完成了改版工作。2009年2月19日,银川新闻网新版点击上线,市长王儒贵亲手点击开通了新版银川新闻网。改版后的银川新闻网新增流量分析等功能,对网站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全面突出介绍银川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情况,日发银川本土新闻150篇左右,使新闻报道更加及时,更加全面,更加权威;同时,精心策划网络新闻专题。

四是立足市场化、市民化,办好《银川广播电视报·都市生活读本》。改版后的《都市生活读本》周周有策划,期期有选题,版版有亮点,篇篇有新意,成为首府报业的一支新秀。据初步统计,全年实现广告收入近40万元,除去晚报社承担的印刷费用,基本做到了收支平衡。

关注社会热点

《银川晚报》“海利达杯”民生新闻大赛和“‘亘元杯’县区新闻大赛”是银川晚报社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一次集中而生动的实践。“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我们要报道的”。“‘海力达杯’社区新闻大赛”参赛稿件反映内容由社区新闻逐渐拓展到整个民生领域,此次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21篇,有25篇稿件获奖。县区新闻大赛突破了以往的程序性报道模式,做到了在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中,尽量找到党心与民意的“共鸣点”、“兴奋点”,力求通俗、出彩。关注民生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要落实到每件新闻作品和每项具体活动中。晚报相继开设的“寻访湖城老树”、“快拍365”等栏目,逐渐形成特色。从4月16日开始推出的“一周一愿”栏目,被众多读者所吸引,至今已刊登了十多期。每一期心愿刊出后,都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唤起大家奉献爱心,伸出援助之手,让弱势群体的愿望一一得以实现,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挖掘特色亮点

2009年,报社策划开展、组织实施的多项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及主题活动有创新、有突破,可谓更具深度、更具规模、更具影响力。6月23日,由银川晚报社与其他单位联合举办的“市徽、市歌、市树、市花、市鸟”征集评选活动正式启动,得到市民的积极响应,活动参与人数高达10万人次。为了确定具有鲜明城市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富有历史文化名城底蕴,并为广大群众认同的“银川精神”,《银川晚报》与其他单位一起从7月21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银川精神”表述语。在银川晚报社的精心策划和努力下,“银川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得到社会的强烈回应。共有140余人通过邮件、银川新闻网湖城论坛留言,提交“银川精神”表述语640余件,其中区内作品241件,国内其他省区作者提交420余件。

2010年,报业竞争将会愈加激烈,我们面临的困难还会更多,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力争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我们将发扬“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银川精神,为银川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银川市晚报银川
宁夏科协“健康养生,食品安全”大讲堂在银川顺利举办
龙抬头
虎虎生威
《圣诞夜》晚报
共享单车的“银川模式”
银川威力
银川市放疗许可证发放现状分析
从银川跳到硅谷
精耕本土新闻:地市晚报自强的法宝——《上饶晚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