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推进沿海开发鼓与呼——大型系列报道《奔向海洋》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

中国地市报人 2010年2期
关键词:采访团系列报道淮安

贾 华

(淮安日报社,江苏 淮安 223002)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江苏沿海地区开发规划》,标志着江苏多年来进行的自我沿海开发,从此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加快沿海开发,呼应沿海开发,立即成为江苏全省各地的共识和共同行动。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的中心位置,是苏北、江苏乃至华东的公路、水路、铁路(规划中)交通枢纽。但是,淮安不临(黄)海、不临(长)江,要加快发展,必须要有新的突破。为此,淮安市委、市政府最早于2008年底提出“借‘港’出海,开放兴市”的发展战略。为更好地宣传市委市政府“借‘港’出海,开放兴市”的发展战略,淮安日报社从2009年年初开始广泛调研,积极策划,组织所属的《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和淮安新闻网,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奔向海洋》大型系列报道。

报道沿海开发开放 媒体自己要走向开放

作为地方党报,在报道淮安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树立开放意识的同时,我们自己首先要勇于解放思想,走向开放。在开展《奔向海洋》大型系列报道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是举办开放性的启动仪式,我们于2009年3月举行了《奔向海洋》报道启动仪式,淮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希平出席并向采访团授旗,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外经贸局、开发区、海关等13个部门,运输企业、生产企业、台湾投资企业负责人,有关专家学者,部分群众代表和市县新闻媒体负责人等参加了启动仪式,请大家对报道提建议、出良策。

二是报道组织方式走向开放。由淮安日报社和淮安市交通局两个单位组成联合采访团,报道项目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淮安日报社社长和市交通局局长任总指挥。《奔向海洋》以“借‘港’出海,打开出海大通道——盐河整治”为报道重点,开展大跨度、大范围、多领域、多题材的采访报道。

三是采访方式走向开放。《奔向海洋》报道启动后,联合采访团首先在淮安进行深入采访。然后,乘船顺盐河而下两赴连云港,掌握现有河道情况;又驱车在连云港百里港区采访,了解港口的现状和发展规划。联合采访团到码头,到企业,到工地;涉河水,趟海滩;访专家,访待拆迁农户;行程数千里,历时9个月。到2009年11月,盐河整治工程开工,报道暂告一段落。

《奔向海洋》大型系列报道发稿210多篇(幅),共约30万字,其中使用了36个报纸整版;淮安新闻网也同步报道。此次报道发稿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采访范围之广,都是淮安新闻史上的第一次。

报道展现新闻影响力 创新体现新闻社会价值

当前,我们已进入媒体竞争的新时期,纸质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要积极研究和探索,如何以更富创造性、创新性的理念、形式、方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实现新闻的影响力、感染力。《奔向海洋》报道的实践,给我们的体会和启发是深刻的。

1.策划创新。一是立足于“市”。策划主题报道要立足于市情,立足于本地实际。二是策划在前、策划在早。我们打破以往都是事后策划的常规,《奔向海洋》报道第一次探索在重点工程开工前进行策划,赢得了报道的主动权。三是策划贯彻于报道始终。在重点工程进行中,《奔向海洋》报道依据情况变化,不断进行策划出新。

2.形式创新。《奔向海洋》报道采取报社与交通局组建联合采访团的方法,第一次探索新闻单位与经济部门联合行动,通过开展报道活动,共筑平台,共享新闻资源。《奔向海洋》版面的编排也进行创新,采用统一眉标、统一版式的形式,以统一报道形态,便于读者阅读。

3.内容创新。《奔向海洋》报道实际上是以报道一项重大工程项目为主题的经济报道,而我们不是仅仅就经济报道经济,就工程报道工程。而是透过这一重大工程项目,探索将报道素材中的历史的、人文的、生态的、经济的不同内容融为一体,从工业、农业、交通、环保、三产等多行业融合入手,讲故事、说古今、知识链接、政策解读等多种形式并用。

报道因时而作 社会影响凸显“亮点”

《奔向海洋》报道围绕淮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的战略决策,服务发展大局,积极发挥舆论的主动能动性,取得了“全国有影响、全省有亮点、全市创唯一”的社会效果,其三大“亮点”可圈可点:

1.全国有影响。中央及省级网站对淮安“借港出海”、“盐河整治”报道给予极大关注。从2009年3月份到年底,人民网共发表有关淮安“奔向海洋”、“借港出海”的新闻报道26篇(幅)。中国晚协给予充分肯定。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对《淮海晚报》的《奔向海洋》报道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此项报道“有特点,有创意”,并将我们的做法和经验向全国晚报界推荐,受到兄弟报社称道。《蚌埠日报》、《淮河早报》、《信阳晚报》等报纸和网站,都在显著位置大篇幅报道淮安“借港出海”的消息。

2.全省有亮点。《奔向海洋》报道策划早,启动快。2009年初,我们已基本确定报道策划思路,制订了报道方案。3月底开始,报道全面展开。当年6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江苏沿海地区开放规划》后,江苏沿海三市连云港、盐城、南通组织了联合采访报道,省级媒体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报道。我们《奔向海洋》报道已开展了两个多月,在全省同行业争了第一。《奔向海洋》是新闻服务发展大局的有益探索,体现出舆论也是生产力的价值,这在全省同行业是第一家(江苏省记协主席评价)。《奔向海洋》报道第一次采取跨行业、跨部门联合新闻行动,为全省同行业提供了新闻合作的成功经验。

3.全市创唯一。《奔向海洋》报道创造了淮安新闻行业的多项第一。一项大型系列报道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和市委主要领导人表扬,这在淮安新闻界是第一次。我们将《奔向海洋》报道文章和照片结集出书,淮安市委书记刘永忠为此书作序。市委书记为一项大型系列报道新闻报道作品集作序,这在淮安新闻史上也是第一次。《奔向海洋》报道被市委表彰为2009年度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

猜你喜欢

采访团系列报道淮安
“天下第一笋”——淮安“天妃宫”蒲菜
梨园寻梦淮安缘
凝眸古城淮安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四 不简单:从议案到提案都成“金点子”
《今年两会不一般》系列报道之三 不容易:从路上到云上都有“黑科技”
第三届“三晋新农人”风采展示系列报道 蜂为媒:追蜂逐蜜 向健康出发
“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在遵义的三天里
省总工会组织新闻采访团走进企业
央视“说吧”系列报道实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