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两个市场”的挑战与对策
2010-08-15梁小尹刘渝龙
梁小尹,刘渝龙
(1.中南大学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83;2.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自从“入世”以后,中国形成了两个市场: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为了统一两个市场的管理,我国将分别负责国内、外市场的政府部门合并成立了商务部,以适应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现实需要。目前,我国两个市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国内市场繁荣活跃,外贸实现历史性跨越,吸收外资带来巨变,“走出去”战略初具规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构建与国际市场、国内市场迅速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体系,适应这一体制需要的人才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如最高法院万鄂湘副院长多次在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法学人才国际法素质的提高,很多法院的法官在处理涉外案件时不懂得外国法如何查明,不懂得英美判例的运作机制等等,这都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法学、经济外语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现实需要。高等院校直接肩负着培养接班人的重任。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两个市场”的需要,已是一个迫在眉睫、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就此问题略陈管见,为我国加速培养出综合型国际性人才的教育实践服务。
一、素质、综合素质与素质教育的辩证关系
素质,其原意是指先天性的生理条件,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素质经过拓展后的涵义是指由先天的遗传条件及后天的经验所决定和产生的身心倾向的总称,明确地引入了后天的经验和心理的态势。素质既是先天遗传的,又是后天塑造的,是先天素质和后天教育内化的有机结合体。在它们的关系中,先天素质只是素质形成的生物因素与前提,如果没有后天的教育,心理内容的构筑,就难以形成稳定的素质特征。因此,素质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1]P46-48。
综合素质,按说文解字的方法来分析,综,是指总聚,集合。综合,就是把各方面不同类别的事物组合在一起。[2]P1333综合素质,一般即指对人才所要求的智力的、能力的、心理的、道德的等方面素质的整体和全面的和谐发展。国际竞争对人才素质的严峻挑战,折射出高等院校必须考虑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否适应社会需要的现实问题。两个市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人才综合性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极大地发展和完善人与生俱有的素质(包括先天的和后天的),使人的先天潜能和后天个性特征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与完善,形成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不同素质和品格。
以上概念表明:1.人的素质包括先天和后天的两个方面内容;2.人的先天素质是后天素质发展的基础;3.教育可以使人的先天素质获得最大的发展与完善;4.人的综合素质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后天环境和人类有目的教育培养的结果;5.社会需要是人才素质构成的决定性因素。人的素质决定了他适应社会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能力。由上可知,人才的素质构成是由社会需要决定的,人的素质完全可以通过教育而形成。因此,从两个市场的特点和我国社会现实需要的角度探讨大学生的素质构成,有意识、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和训练,可以提高“生产”适应国际化人才的高等院校的“生产效率”,不断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使他们能够在两个市场上自如地流动。本文正是基于上述理念,从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与国内市场的现实需要出发,来探讨我国人才的素质构成及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二、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面临“两个市场”的挑战
(一)“两个市场”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挑战
随着两个市场的形成,国门开放,各种文化、意识、理论对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素质提出了挑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斗争从来就没有消失过。“一球两制”的长期共存,特别是西方某些敌对势力从未放弃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的可能。他们依靠其经济和科技优势,在“信息自由流通”的原则下,利用大众传媒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进行渗透和控制,使我国开放国门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巨大的冲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化产品的冲击。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文化产品及其思想文化的传播,已经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垄断地位,美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已经取代航空等行业,成为美国的第一出口商品,占了国际市场40%以上。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有线电视传播网、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所发布的信息量是世界其他各国所发布信息量的100倍。二是文化资本的冲击。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在100多个国家设立了200多个新闻处和2000多个宣传活动点,在80多个国家建立了图书馆,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为美国文化的传播奠定了优势基础。[3]P72三是文化价值观的冲击。西方文化将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等造成潜移默化的侵蚀和扭曲。西方国家已经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当作全球战略的重要内容。他们通过建立在雄厚经济基础之上大量输出的书刊、影视、电子软件、电子游戏等精神文化产品,宣传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借助产品和资本的优势进行意识形态的强势传播和扩张,使我国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和多种意识形态长期并存和相互渗透所带来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由于我国大学生一般年龄偏小,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本身就还比较模糊,不够稳定,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因而,这种挑战就显得更加显著和紧迫。
(二)“两个市场”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我国人才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挑战
市场的激烈竞争,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和实际运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会话、公关和谈判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高校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还缺乏应有的重视,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经验的特点。如医科毕业生开出的处方难以辨识,工科毕业生设计的图纸无人看得懂,师范毕业生上的课学生听不懂,法学毕业生不会写合同书、法律文书等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人才既要掌握各门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又要能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针对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解决该学科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两个市场,对我国大学生在语言、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高校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素质中突出实践环节、能力培养是教育本身的应有之义。这一素质仅仅依靠课堂的理论教育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实现理论与能力的内化,才能适应开放性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对我国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
由于我国长期与国际社会隔离,封闭型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已形成了一些定势,反映在教育制度上,就体现为专业陈旧,知识结构老化。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对于课程体系和专业结构不断进行着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绩是非常显著的,但仍然不能适应加入WTO的需要。WTO正带给我们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在知识结构上要求具有交叉复合的特点,这是我们过去的生活所不曾遇到的。这一特点,从横向来说要具有文理综合、从纵向来说要具有古今综合、从范围来说要具有中外综合的特性,表现为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世界贸易组织所需要的各种国际性知识(包括国际贸易惯例和规则、经济贸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为分支,以广泛的人文、科学和技能知识(包括政治经济、人文地理、风俗礼仪等知识)为枝叶的知识体系。特别是计算机和外语知识,已成为各专业人才都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现代科学几乎90%的知识可以通过电子渠道和信息高速公路来取得。全球互联网构造了一个虚拟平台,网络平台给不同门类、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渗透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新知识的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了将来的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人类资源共享,增强知识更新能力,及时掌握学科前沿动向,必须强化科技工具和外语意识,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四)残酷、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挑战
面对一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大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任何一种职业,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情况的发生。而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帮助他们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能保持客观、理智、冷静的态度,在最好的精神状态下,运用相关知识技能解决现实中的难题。这就要求他们在掌握必备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应重视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从目前情况看,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中的心理障碍者占15%,多所高校接连传出大学生自杀的消息,非常令人痛心。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却越来越差。但绝大多数高校没有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专业性的强化教育和训练,仍然停留在道德的说教阶段(比如说仅作为思想品德的内容之一),存在将心理问题道德化的现象。
(五)“两个市场”公平、公开、公正的经济制度对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挑战
道德意识的发育和健全与社会交往的形式、范围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国际化的生活方式,将远在千万里之外素昧平生的人联系到了一起。不同文化背景、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人们,在互相交往交流的过程中,矛盾和冲突必将存在和发生。为了尽可能减少交往的障碍,能够在国际社会中存活下去,人们必须具备起码的道德水准和遵守国际游戏规则,尊重他人的权利和人格,履行自己的义务与责任。更重要的是,国际经济制度都体现了人类追求“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精神。如果谁缺乏应有的道德水准,谁就将在国际社会丧失声誉和信用。从目前情况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育还不健全,法律制度尚不完备,使得我国目前普遍的道德行为存在具有随机性、实用性、道德观念偏向自我、以自我为核心的不良情况。在市场广泛存在着的假、冒、伪、劣的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后,将受到排斥和谴责。政府行为中存在的腐败、“暗箱操作”、垄断等问题,都将面临国际化的监督和考验。这就对我国将成为各个行业人才的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三、培养我国高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需要的接班人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进入WTO,把青年大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目标的必有内容。思想政治素质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轻视、淡化甚至排斥这一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就失去了目标和推动力。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此,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第一位任务,就是要教育学生懂得我国当代最大的政治,就是建设好两个市场,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我们具有许多有利的条件,如在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对整个国际经济的复苏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大大鼓舞了我国人民的自信心。但同时也要看到,矛盾是错综复杂的,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也不少,还需要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如法制不健全、贪污腐败泛滥等等,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政治信仰与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具有特定的知识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并不是割裂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一致的、融和的。离开了政治性的“纯粹”的知识性,对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是无意义的了。如果内容不具体,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便只剩下说教和口号,就没有任何活力了。以往那种教条式、口号式的政治是不可取的,但绝不能否定政治,不能淡化、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只有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才能使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4]P148-149采取的教育方式可以是立体的:既有必修课,也有选修课;既有课程,也有讲座;既有专职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又有优秀人才的现身说法;既有理论的灌输,也有实践的考评与监督。当然,尽管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作用很重要,却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不能以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代替或等同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曾创造过光辉的过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应该为培养适应“两个市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才发挥更加灿烂的作用。
(二)适应我国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扩大高等教育的目标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面对世界贸易组织建立、运行后竞争日益激烈的地球村,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进行整体性的教育改革。整个世界的发展之迅速,超过了一般人的思维能力。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现在在信息社会的基础上向生态社会发展,这就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国际教育改革是以1990年3月在泰国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提出的“满足基本学习需求”的概念为目标的。所谓“基本学习需求”是指人们生存、提高生活质量以及继续学习所必须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高等学校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基础,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要调整课程,改进教学,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教育和指导,提高本国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计划,也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形势扩大教育目标,改变以社会需要为唯一标准、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根据我国具体国情、市场的需要、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教育目标,并使教育目标具体化,将教育目标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相结合,促成教育目标的完美实现。
(三)建立开放性教育制度,为我国人才提供国际性教育背景
国际型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国际性的教育、生活的背景条件,而封闭型的国内教育模式要培养出高级国际性人才是不可想象的。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为国际化、开放性教育制度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按照WTO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款,WTO的138个成员国中已有40个成员国签定了开放高等教育市场的协议。且其中只有30个成员国只是有限的开放,[5]P57他们之间签署了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协议,他们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进行各种层次的高等教育。这种国际化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为培养综合型国际性人才奠定了基础。依据WTO的条款,我国高等教育要在WTO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必须对现行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作必要的调整或修改,制定一系列与WTO规则相一致的法律法规。我国改革开放后于1987年7月8日颁布实施的《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对我国境内公民出国留学、研究、进行学术交流的有关规定,自颁布起近二十年没有大的改动,现行的许多高等教育法规早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不仅严重制约了民间力量办学的发展、国外办学主体的进入,而且也与WTO教育服务贸易的基本原则与制度不一致。此外,高等学校的招生制度、学业制度也更应向市场化方向转化,以适应市场经济社会人们学习生活的需要。现在,某些省、地区、高校已经开始了高考单独命题、春秋两季招生、放宽年龄限制、延长学制,有的学校甚至还开始了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二年级时再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兴趣选择专业等等制度的尝试。这些富有成效、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逐步介入,将促使我国旧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不规范的办学行为和滞后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转型,从而为解放我国高等教育的生产力创制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入世”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与世界有效地对接提供了一次绝好的机会,为解决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诸如机制转换、结构调整、政策改革和宏观控制等深层矛盾提供了强大的冲击动力。以“入世”为契机,构建我国开放型的教育制度。既向国际社会开放,广泛招收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使我国学生在国内就可以获得一种国际化的生活环境;同时,又打开我国国门,将我国有志青年送到海外学习深造,而获得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创造国际性的教育环境,培养国际型的人才。这是适应WTO需要,回应国际化挑战的关键环节之一。
(四)改革课程结构,构建综合素质教育课程新体系
教育目标的扩大,必将使得教育内容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应用,也要求教育内容不断扩大更新。但学校教育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学生在高校学习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势必要求教育者适时更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以保障高校教育的效果,使学生与社会基本能够同步发展。加入WTO后,在高校课程改革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专业性知识与工具性知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这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面临着学科的交叉与渗透所带来的挑战。起始于高中教育阶段的文理分科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征。目前,为了克服学科之间的划分过早,过于清晰和森严,各高校已比较普遍地开设了人文素质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开设了思想品德修养系列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建立了外语和计算机的等级考试制度,以保障各个专业的大学生普遍具有运用外语和计算机的能力。宏观地看,经过多年的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课程体系的基础,其不足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人文素质课程的内容和与专业课的比例有待进一步论证与改善;二是外语和计算机技能的培养,应从小抓起,健全从小学——中学——大学的教育体制;三是没有将WTO制度等国际性学科的基本知识作为各个专业大学生的必备知识。有的高校已通过“WTO强化班”等方式弥补这一不足,但这种临时性的措施不能根本解决学生缺乏国际性的视野和思维的问题。因此,为各个专业的学生制定符合国际化现实需要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当代教育目的,普遍提高我国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水平的关键一环。
(五)改进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将研究型学习、实践型学习引入课堂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不同程度地采取了学科式教育的模式,过于注重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课堂内容的系统性、理论性。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多媒体和网络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已经引发了教育思想、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革命性变革。班级授课制、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模式已受到严峻挑战,个别化学习系统开始建立,远距离教育得到空前发展。虚拟学校、虚拟课堂,使得呆板的学制教育更加灵活和自由,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教育空间不断扩大,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学生接受知识的途径非常广阔,知识的海洋通过因特网展现在学生面前。知识的灌输已不仅仅是高等学校的目标和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优化教学过程,将知识系统化、专业化,将研究型学习、实践型学习引入课堂,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这对高校的教学条件和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学校的硬件设备建设必须更新换代,多媒体教室应普及性建立;二是师资队伍必须普遍具备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三是专业教学人员应与计算机技术人员紧密配合,编写高质量的电子教案;四是要求教师将掌握某门专业知识的金钥匙教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这将极大地丰富课堂内容,扩大信息量,将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从而满足信息化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
(六)对学生的道德和心理素质予以专业性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高度的物质文明带来了道德水平下降、犯罪率升高、心理疾病增多,人际关系淡漠的后果。各国教育改革都普遍重视道德和心理教育。他们主要有三种模式:一种是以宗教教育方式开展,如英、德等国;第二种是设立公民课,如日本、新加坡等;第三种是不设课程,在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进行。我国高校已普遍开设了思想品德修养课程,有的还建立了大学生心理诊所,来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这种教育机制,通过上、下级的积极努力,特别是一线教师们的辛勤工作,课程教学质量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第二课堂”的活动,如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参观学习、社会调查等等,产生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但存在的问题是: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是脱节的,明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的水平不够专业化,解决不了学生的实际问题。应将学生道德和心理的教育提高到专业化教育的水平,特别是应通过专业性的研究,建立起与教育内容基本协调、一致的社会氛围,使教育内容具有真实性、实用性,来培养学生真实的、高尚的思想情操。
(七)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跟踪测评机制
上面讨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制度、方法和途径。培养的效果如何,还必须有相应的机制进行了解和掌握,这是素质教育机制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说,这个方面是我国教育机制中历来存在的一大缺陷。传统的做法是,通过老师的评语或评优来体现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我们虽然不能完全否认这种做法本身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但它缺乏科学性是非常明显的,人为因素较多,凭印象的成分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周期太长,不利于教师和学生本人了解和控制教育的目标和效果。非常典型的现象是,教师对学生,学生对自己,都缺乏一个客观、真实的评价。如在学校表现很好的学生,在家庭的表现却很一般,或到了社会还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某些在学校非常一般的学生,在校外则体现出了较为出色的才能和品行。在这一方面,应有意识地运用人才测评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建立高等教育的综合素质测评机制,对教育效果予以专业性的跟踪测评,从而使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了解情况,保障教育效果的实现。
综合素质测评是应用现代心理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人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进行测量,并根据教育目标的标准和要求予以评价的机制。这是人才测评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具体地说,测评包括两个方面,即测试和评价。测评的方法主要有:问卷、量表、访谈、调查、行为观察、情境模拟等。内容主要包括人格测试和性向测量。[6]P40-41人才测评在国际社会普遍得到重视和应用。在许多国家,素质测评已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人才素质测评的证书就是一种上岗证,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在招聘人员时,往往需要参考素质测评的结果。加拿大政府在1996年就曾斥资4000万美元编撰了《职业的国际标准划分》一书,对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给予了详细的界定,以实现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人职匹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一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富有实用性的理论和工具。如目前从国外引进的测评工具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Y—G性格测试,艾森克个性测验、瑞文智力测验等等。国内已取得的比较有影响的成果有:国家人事部开发的《企业管理人才测评系统》、北京大学开发的《人才素质测评及综合管理系统》、中国南方人才市场测评中心研制的《实用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等等。[7]P40-41现在,全国各地大部分的人才市场和人才中介机构都建立了自己的人才评价标准和机构,出现了人才测评在中国空前的繁荣发展时期。如何将它应用到教育领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不可能将这个问题展开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但非常明确的是,应在高校建立人才素质测评机制,跟踪了解教育的效果和控制教育的进程,以避免“只管耕耘,不问收获”而贻误了学生的教育。
现实表明,英语能力强、熟悉计算机、懂得国际经济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将成为新一轮紧缺人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从“两个市场”的实际需要出发,设定专业及专业培养方向、能力素质标准、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提供优质的教育、培养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要是把握住“两个市场”的关键。全球性的竞争正越来越多地被用来作为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出发点,包括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领域。因为一切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人才素质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和发展。人才和教育的竞争将是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各国所面临的最严峻的课题。世界贸易组织的运行,对成员方的人才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国应通过上述七个方面的方法和途径,全面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使他们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熟练的专门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广博的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这些综合素质,通过外语和计算机作为桥梁和手段,相互联系,互为作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终落实到能力和创新的发展上,为参与国际性的服务和竞争奠定扎实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1] 杨峻,王根顺.试论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素质结构和培养[J].兰州大学学报,1997,(02).
[2] 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
[3] 周海涛.“入世”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J].高等教育研究,2001,(01).
[4] 房丽丽,刘波.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J].北方经贸,1999,(04).
[5] 马锦燕.因特网传播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及对策[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0,(03).
[6] 刘玮.理性认识人才测评[J].人事管理,2001,(01).
[7] 李健.人才测评在我国的发展及趋势[J].人事管理,2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