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原则和路径探索
2010-08-15裴延锋
裴延锋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河南郑州450008)
归属意识形态范畴的政治文化必然随着社会的转型而实现自身的嬗变,为社会转型提供动力和解释系统。具有独立体系的政治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因此,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不是人为地去消灭某种从前的政治文化,而是在原有政治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形成新型的政治文化体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谓“新型政治文化体系”,主要应体现在主导政治文化的整合能力不断提升,一方面是主导政治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增强,另一方面是主导政治文化必须与政治亚文化相比具有无可置疑的先进性;主导政治文化与政治亚文化之间能够在竞争中实现共赢,主要表现在亚文化为主导政治文化的完善提供资源,实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求同存异、博采众长。
一、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构建要遵循的原则
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的构建必须坚持站在时代的高度,在坚持民族性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强调时代性
强调时代性,就是政治文化的构建要与时代发展一致,保证政治文化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世界话语和时代潮流。全球化在政治领域引起了多元文化的碰撞、沟通、互渗、融合和新的构建,形成有关政治民主、政治平等、政治价值、政治秩序等方面的全世界共识。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全球化有着同步性的网络化也在改变着社会面貌,网络以其开放性、渗透性、多样性、虚拟性给政治文化系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差距,以其方便快捷、自由平等而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同时,由于其非理性、自由化也为政治文化的整合带来不利因素。由此可见,新型政治文化体系的构建要与时俱进地利用和处理好同样具有“双刃剑”功能的全球化和网络化,才能够真正体现时代性。
2.维护民族性
正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全球化时代,民族性显得更加重要。就主导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来看,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期中国化的表现。正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与维护民族性的成功结合才产生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伟大理论成果。在政治文化的构建上,对本民族政治文化传统的继承是必要的,盲目否定只能使我们要构建的新型政治文化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强调文化的继承性,并不意味着恪守传统,在文化上恪守传统,执古不化,是绝无出路可言的。中国文化未来走向不能也不应该是传统的简单归复,而只能和必须是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1]P17。科学的态度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的成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2]。
3.富于创造性
富于创造性,就是从本国、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构建先进政治文化体系的内在要求。政治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仅最充分地反映着社会经济运动的性质和发展水平,最早和最敏锐地承受着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影响,而且总是最深刻地洞悉和凝结着社会经济基础变革的内在要求,成为社会历史进步和社会意识形态变革的先导力量”[3]。因此,政治文化的创新不仅仅事关政治文化范畴,而且事关社会发展全局。
二、社会转型期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路径探索
在充满悖论的社会转型期实现政治文化的创新是优化社会价值体系的需要,肩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的任务,因此,时不我待、势在必行。政治文化是特定生产方式上社会诸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文化的构建应该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多个角度出发,创新路径。
1.政治路径:坚持民主政治建设,扩大有序政治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新型政治文化体系生成的直接因素,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同时民主政治文化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的进行的,主要的内容就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政治体制改革不可能脱离先进政治文化而单独进行,而是政治文化中制度方面的适应和完善的过程。先进政治文化的构建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4]。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的目标是实现民主与法治的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也为体现民主、法治精神的政治文化在我国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阿尔蒙德认为“参与政治文化是政治现代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政治发展的重要量度”[5]。高水平的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文化的要求,也是政治文化世俗化的需要。政治参与机制的形成除了有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外,还要有制度化的参与渠道,这就要求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6]P32。这样有助于推进政治参与由动员型向自主型的转变、由激进型向理性型转变;既保证政治参与的主动性、程序性,又保证参与的适度性、有效性。
2.经济路径:健全市场经济体系,整合社会利益格局
“市场经济是民主政治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根基,也是民主政治文化得以生成的最原始的动力。”[7]“市场经济不仅培育了民主、公平、自由、平等等价值观,促进了独立人格、参与意识与法治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而且以其广泛和深刻的渗透力促进着社会主体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全面变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政治文化的构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8]。因此,要加快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的形成,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将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发挥中央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高效率两大优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金融体制、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推进配套制度的改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行业差距、区域差距、城乡差距都在不同程度上拉大。以社会资源的占有量为标准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严重并产生阶层的政治文化,多样的阶层政治文化会给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整合带来困难,也是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为此,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通过各种政策对不平衡的利益格局加以整合,以实现社会公平,“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9]。从制度上保证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的医疗及其子女入学问题,加强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另外,积极培育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主动迎合全球化的良策,是社会主义建设与全球化进程的契合点所在,是构建新型政治文化趋利避害的客观要求。
3.文化路径:萃取文化精髓,实现文化创新
当前在我国政治文化领域存在的主要政治文化形态,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是构建新型政治文化体系的现实基础和文化资源。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但要不断地创新,以保持其先进性;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而言要坚持批判与继承的原则,“既不能是‘复兴’,也不应是‘全盘否定’,应该是创造性的转换、嬗变与更新”[10],否定其消极因素,继承其精髓;对西方政治文化要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与全盘西化,遵循普适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对西方的政治文化成果进行借鉴与吸收。总之,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下要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整合与创新,再生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政治文化。
4.社会路径: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介于市场与国家之间的社会互动领域,它是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自愿为前提、以自治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其外在表现是有大量的非营利组织和社团组成的社会力量,其内在的逻辑是国家与社会的分野,以期达到分权制衡的目标。公民社会的产生以社会独立力量的出现为前提,其健全发展将以一种来自人民利益的合力形式对国家权力加以规范、形成有效制约,从而确保国家能够真正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同时公民社会的自治性和自律性特点有利于减轻国家的管理负担,在某种程度上把国家从“全能管理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而提高国家权威和管理能力。
要培育健全的公民社会,首先要处理好国家与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在赶超发达国家的过程中,国家的强力社会动员、战略决策实施等方面无可取代;并且在我国公民社会的培育中,国家的扶持、政府的推动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我国应该实行“社会制约国家的关系模式:一方面,扩大社会自主领域,缩小国家干预范围,成为国家的监督者;另一方面,国家充当公民社会的保护者、调节者”[11]。
由于我国的公民社会存在“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因此,必须推进非营利组织和各种社团组织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国家应以立法形式确立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地位,界定其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加快非营利组织的自治化进程;为非营利组织的登记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打破原有的控制、限制的基调和繁琐的手续规定及其制度性框架;通过优惠税制激励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非营利组织获得的捐赠和获得合法收入给予减免税的待遇。其次,为各种社团的参政议政提供更为畅通的渠道,鼓励各种中介组织和民主自主组织的创造性,从法律上约束、从制度上规范、从政策上支持、从管理上监督,从而使社团与政府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使之成为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形式。
引导和鼓励非营利组织和社团的发展,从而不断壮大公民社会的力量是构建新型政治文化的需要,因为公民社会的发育、完善是民主政治文化发展不可或缺的社会基础,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世俗化的客观需要和有效途径。
以上路径具有历时的共生性,并且具有内在的关联性,它们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各个路径的成熟都离不开其他路径的相应发展。因此,多路径的协同发展、全面推进是科学构建政治文化的关键所在。
[1] 邵汉明.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N].人民日报,1997-9-22.
[3] 万高.简论政治文化[J].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1995,(02).
[4] 叶英.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政治文化的对策思考[J].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论丛,2003,(11).
[5] 罗峰.转型期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文化的构建[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06).
[6]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32.
[7] 方盛举.论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文化建设[J].人大复印资料(民族研究),2000,(09).
[8] 姜维功.政治文化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称性[J].华东经济管理,2005,(02).
[9] “政治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论先进政治文化的内涵及其构建的策略选择[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
[10] 金太军,李善岳.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现代化[J].人文杂志,1998,(06).
[11] 高红.市民社会的建构与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实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