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例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注意事项
2010-08-15孙银芳
孙银芳
癫痫持续状态(epilepticus status)是内科常见的急症,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 min以上不自行停止[1]。癫痫状态是内科常见的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或神经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2]。因此做好发病期的急救护理及稳定后的综合护理极为重要,我院自2009年2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癫痫持续状态患者20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06年5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2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7~66岁,平均年龄22.6岁。癫痫病史1 h至21年,原发性癫痫9例,继发性癫痫11例(颅内感染5例,脑梗死3例,脑出血2例,脑肿瘤1例)。对所有患者现场救治成功迅速送医院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急救护理 迅速、彻底地制止抽搐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3]。对于正在发作的患者将其头偏向一侧,迅速解开衣领和裤带,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内分泌物和口腔内食物,确保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迅速开放静脉通路,立即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时首选地西泮,给予缓慢静脉注射,15 min无效可重复使用,必要时可加入5%葡萄糖缓慢输注。常规应用脱水降颅内压药物,可用甘露醇快速静脉输注。甘露醇是作用较强的氧自由消除剂,可增加红细胞变形性,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减轻脑神经细胞损伤,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2.2 安全护理 ①发作时用裹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与于上下臼齿之间,防止唇舌咬伤;②勿用力按压抽搐肢体,防止骨折、脱臼或损伤;③勿强行往患者嘴里灌汤喂药,防止窒息或吸人性肺炎;④应有专人守护,床旁加护栏,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肢体,防止坠床;⑤抽搐停止后,在意识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精神症状,也需适当的护理,防自伤或伤人。
2.3 发作后护理
2.3.1 心理护理 癫痫持续状态具有连续多次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或神经功能水平未恢复至通常水平[4]。该病致残率和病死率很高,患者承受着生理和心理双重痛苦[5]。患者清醒后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关心患者,讲解癫痫病的常识,帮助其正确认识疾病,解除心理负担,树立信心以战胜疾病。有学者证实,癫痫对患者心理和社会健康方面的冲击远远超过对躯体方面的冲击。外出要有人陪同,平时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不要独居。
2.3.2 一般护理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注意神志及两侧瞳孔的改变,以防止脑水肿和脑疝的发生。如果出现陈一施呼吸,往往会突然发生呼吸停止,需及时抢救。将患者置于安静的小房间里,室内光线不宜过强,抽搐发作时将缠有纱布的压舌板或开口器放在上下臼齿之间预防舌唇咬伤,有假牙者应取出。病床要安放床档、以防坠床跌伤。
2.3.3 并发症护理 对持续时间长的不清醒患者要注意并发症的护理,每2 h更换一次体位,床铺保持干燥、清洁无皱折,对大小便失禁者,要勤擦洗,更换衣裤,避免压疮及泌尿系统感染。
2.3.4 服药后的护理 该类患者服用药时间需要很长,有时可达一年,如突然停药、更改药物或剂量不足和服药不及时常为诱发因素之一,甚至引起连续发作[6]。因此,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其疗效。苯二氮卓与巴比妥类药物同时大剂量应用,应注意是否有呼吸、心跳抑制现象。脱水类药物应快速静脉给药,以达到利尿、脱水的作用。
3 出院指导
该病发作最常见的原因是不适当地停用抗癫痫药物,告知家属及患者应按医嘱准确规律服药,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或减药,不可随意白行调整剂量;告知患者及家属发作所带来的意外伤害,在家中做好保护防范措施,减少脑部的任何伤害,及早注意及治疗容易导致脑部伤害的疾病;注意生活习惯与嗜好,不可酗酒、须戒烟避免诱发因素。
综上所述,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起病突然、病情凶险,致残率、病死率高,及时正确的院前急救和护理可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与恶化,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在癫痫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了解并掌握癫痫患者的发病规律、心理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护理方法,做好癫痫患者的临床护理和健康指导,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疾病和提高生活质量。
[1]张岚.癫痫持续状态病人呼吸道护理的重要性.护理研究,2008,22(8C):2184-2185.
[2]王维治.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4-245.
[3]李玲霞,闫红丽,贺新生.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全科护理,2009,7(1A):53.
[4]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5-397.
[5]范月萍,彭凤凤.32例癫痫持续状态病人的院前急救.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6):324.
[6]程春燕.护理干预对癫痫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护理研究,2006,20(3):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