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的临床观察
2010-08-15马明姬吕岩妍张杰
马明姬 吕岩妍 张杰
祖国医学的中风属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疾病范围,它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在我国则居首位。中风不仅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非常高,约达85%,它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所以,目前治疗中风的方法繁多,如头针、体针、舌针、眼针、粗针等,且选穴也较多,据统计有百余种,其治疗效果也相差较大,有效率较高,但治愈率较低。为了探索针刺对治疗中风的有效穴位与效果,笔者拟以下两组患者进行观察对比,其目的是减少死亡率的同时,重视预防和恢复期的康复,以减少复发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致残率。
1 一般资料
34例患者中,男23例,女11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46岁;其中40~49岁3例,50~59岁7例,60~69岁14例,70~79岁8例,80岁以上者2例;病程最短1 h,最长10个月。分为治疗组:8例,对照组16例。
2 诊断标准
①以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遍身麻木为主症,不伴神志昏蒙;②急性起病;⑧发病多无诱因;④好发于40岁以上者。
3 辨证分型
①肝阳上亢型:半身不遂、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舌红、脉弦有力或弦细数;②风痰阻络型:半身不遂、伴咳嗽、咯痰、体形肥胖、头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③气虚血瘀型:半身不遂、麻木疼痛、疼痛以刺痛为主,伴见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舌淡暗有紫斑、脉沉涩;④肝肾阴亏型:半身不遂,伴见头晕耳鸣、健忘、多梦、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用中药,根据辨证分型分别采用肝阳上亢型用镇肝熄风汤加味,风痰阻络型用导痰汤加味,肝肾阴亏型用六味地黄汤加味,气虚血瘀型用补阳还五汤加味。病情危重出现颅内压增高、血压增高明显的用西药对症、脱水降低颅内压与降血压等措施。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针刺治疗。选穴:上肢选肩髃、曲池、外关、合谷,下肢选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绝骨、解溪、昆仑,口眼歪斜配地仓、颊车,语言不利配通里、廉泉,瘀血明显配血海、膈俞,痰浊壅盛配丰隆。手法:初起多表现为肝阳上亢型与风痰阻络型,采用泻法为主,后期多为肝肾阴亏型与气虚血瘀型则采用补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根据病情初期2次/d。后期1次/d,10 d为一疗程,休息3~4 d,再进行下一疗程治疗,治疗三个疗程体征无改善为无效病例。
5 疗效标准
以神志状态、语言表达、上下肢关节功能,以及综合功能进行评定。①基本治愈:恢复正常生活工作;②显效:在他人帮助下生活部分自理;③有效:肌力有所恢复,但不能生活自理;④无效:与治疗前无变化;⑤恶化:病情较治疗前加重,甚至死亡。
6 结论
对于针刺治疗中风的机制,目前经过试验与临床研究,认为针刺可影响血液的流变学,改善全面比粘度,红细胞压积。可使毛细血管袢顶宽扩大,毛细血管袢开放条数增宽,毛细血管袢延长,输入支与输出支均增宽,血流通过毛细血管袢时间缩短。针刺还可改善中风患者的甲皱微循环,同时甲皱微循环的改善与肌力、关节功能的恢复呈正比关系。
根据上述针刺治疗中风的机制,我们主要选择的病例为中经络,即脑梗塞。经过对上两组患者的观察治疗,其结果是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率与治愈率均较对照组高。说明针刺对中经络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提高有效率与治愈率。在治疗中,我们认识到针刺越早效果越好,一发病就得到针刺治疗,较迁延日久的效果好。针刺也有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相对减少中风的复发。在选穴上特别重视选阳明经的俞穴,遵古训“治痿独取阳明”之意。因中风致病之本,大多是“阴亏于前,而阳损于后,阴陷于下,而阳乏于上,以致阴阳相失.精乏不交”。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宗筋,阳明虚则宗筋纵,宗筋纵则不能束筋骨,以流利机关。说明阳明与四肢不用的关系极为密切,肌肉、四肢的正常举止活动,必须受到阳明之气,始能发挥其作用。正如李念莪所说:“是阳明胃主纳水谷,变化气血以充一身.故为五脏六腑之海,而下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所以“独取阳明”在针刺治疗中风,即可以起到灌其中土,荣养四肢,补其阳明,化其痰湿的作用,又可发挥疏通经脉,运行气血之效应,使血行而风自灭。对肢体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针刺的同时,加强自动与被动的功能锻炼,避免关节的僵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中风的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