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对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2010-08-15游亮陈兆红
游亮 陈兆红
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冠状动脉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做好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健康教育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1,2]。但手术的成功不代表治疗的结束,术后患者因长期服用抗凝剂而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和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因此,术后患者在饮食、治疗、躯体活动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的自我管理非常重要。自我管理模式是用于慢性疾病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3]。是指卫生人员与患者合作,通过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基本知识和保健技能,自我监测控制疾病。笔者通过对108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教育,旨在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本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108名,其中男性60例,女48例;平均年龄55岁;汉族62例,少数民族46例;文化程度:文盲及小学12例,中学66例,大学以上30例
1.2 教育方法 集中培训科室护理人员,制订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内容和步骤。护士以语言教育为主,配合示范和健康教育小册子。教育对象为患者及家属。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评估,对疾病程度不同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教育,并根据患者文化程度不同采取不同宣教方式。
1.3 教育内容 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术健康教育的目的及意义;冠心病病因、发病诱因、分型及主要临床症状;冠状动脉介入相关知识;术后饮食、运动、药物、并发症的防治、心理卫生指导等。
1.4 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调查问卷,评价自我管理能力。问卷内容包括饮食、治疗、躯体活动及社会心理4各方面,总分1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强。此调查问卷邀请有关专家对其内容效度进行修改评定,信度测量Cronbach’s α为0.82。对108例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前后进行调查,各发放问卷108份,回收108份,有效回收率100%。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从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总体自我管理能力情况来看,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显著提高,其中饮食和治疗方面的自我管理水平比躯体及社会心理方面要好。为了避免发生支架植入后再次堵塞,术后患者必须长期服用抗凝剂,昂贵的手术费和药费,再加上患者术后工作能力降低,很多患者常感觉自己是家庭的累赘,产生负罪感,而且还经常担心心梗的发生而紧张、焦虑,因此患者心理管理能力普遍较低。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使支架植入患者树立良心态,并学会调节和放松技巧。
通过教育发现,少数民族患者因为长期的饮食结构,在饮食管理的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文化程度也是影响健康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采取针对性个体化教育,同时努力帮助患者取得家庭及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健康教育是一种长期工作,我们应长期坚持,对已受教育患者电话随访指导,巩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