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0-08-15李英霞李聪捷魏海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18期
关键词:中学教师农村教师职业倦怠

李英霞 李聪捷 魏海茹

1.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街道办事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6

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因素的分析

李英霞1李聪捷2魏海茹2

1.河北省石家庄市新石街道办事处,河北 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56

目的:通过对农村中学教师心里健康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职业倦怠通用量表(MBI-GS)对197名农村中学教师进行调查测量。结果:占总人数54.01%的农村教师情绪耗竭程度在中度以上,28.8%的农村教师去个性化程度达到中度以上,83.42%的教师职业成就感较高;男教师与女教师相比,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农村中学教师中男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要明显高于女教师的职业倦怠程度。提示我们要针对不同个体,采用适当方式向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支持,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就目前而言教师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而或多或少地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出现心理疾病的先期预兆。其中职业倦怠给教师造成的躯体化、强迫、郁抑、敌对性等诸多的心理问题,使他们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本文从影响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因素的角度出发对职业倦怠情况进行分析,以达到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抽样的方法从河北某县六所中学抽取197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97份,回收有效问卷187份,回收有效率为94.92%。

1.2 调查方法与评估

职业倦怠通用量表:本问卷是由Schau feli等在MBI的基础上编制,且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的刘轩教授进行修订的,在职业适用领域更为广泛的马斯勒倦怠问卷通用版(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General Survey,MBIGS),包括3个因素:情绪耗竭、去个性化和成就感低落。计分方式采用likert7点量表,0表示“从来没有”,6表示“每天如此”。在情绪耗竭和去个性化二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职业倦怠越严重,在成就感低落维度上,得分越高表示越有成就感。

1.3 统计方法

对问卷进行编码处理后,调查资料的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总体分析

把187人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描述性统计,得到不同维度的总平均分和标准差。将MBI-GS各个维度的得分除以每个维度的项目数,得到各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是:情绪耗竭2.582,去个性化1.465,成就感4.837。

2.2 中学教师在MBI-GS各维度上人数分布

对农村教师职业倦怠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在情绪耗竭维度方面有101人达到了中度水平以上,占总人数的54.01%;在去个性化维度方面有54人达到了中度水平以上,占总人数的28.88%;在成就感方面,有156人达到了中度程度以上水平,占总人数的83.42%。

2.3 不同性别中学教师在MBI-GS各维度上得分比较

对不同性别中学教师在MBI-GS各维度上的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在去个性化维度上,女性更显著的低于男性(P<0.05);在情绪耗竭维度上和成就感维度上,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4 不同职称、不同学历、不同教龄中学教师在MBI-GS各维度上的得分比较

就职称而言,对不同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情感耗竭、去个性化、成就感三个维度上不同职称的教师之间的差异都不显著。就学历而言,对不同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大专和中专(或中师)学历的不同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影响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P>0.05)。就教龄而言,对不同教龄段的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教龄的不同对职业倦怠各维度影响未达到统计显著性水平(P>0.05)。

3 讨论

从影响农村教师心理健康因素的角度出发对职业倦怠情况进行的分析发现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一是农村中学教师的情绪耗竭程度比较高,达到中度水平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54.01%;二是农村中学教师的去个性化程度也比较高,达到中度水平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28.8%;三是从农村中学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上人数分布情况来看,占总人数54.01%的农村教师情绪耗竭程度在中度以上(101人),28.8%的农村教师去个性化程度达到中度以上(54人),83.42%的教师职业成就感较高(156人);四是从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去个性化维度上来看,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接受教育责任的角色因素。在不同的语言化背景与急剧的社会变革的时代条件下,教师和他人一样,会面临不同的价值冲突和角色选择。教师担负着教育的角色责任,角色责任的弥散性和模糊性,是角色扮演者面临教育本体感到冲突和紧张的根源之一;二是教师工作环境因素。如果现实工作环境和理想期待形成落差,就很容易产生倦怠心理;三是教师个体内化因素。一般来说,太有规律、按部就班的工作生活容易产生职业冷漠感,容易熄灭个体激情,对生活富有激情的内心追求与客观情况的差异,往往会引起教师的矛盾心理,导致消极心理发生;四是不能客观认识自我和现实,表现出过度的紧张、焦虑、压抑、悲观等心理失衡状态;五是不同的心理承受能力。压力较重的会引起负面的生理、情绪反应,还会引起行为的适应不良,使教师处于亚健康状态;六是个体自我保健意识。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自我保健意识淡薄是由心理不健康导致生理不健康而英年早逝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而,在今后的工作及生活中必提示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教师个体,采用适当方式向其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和支持,使他们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高度重视以上因素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时调整心态,克服由职业倦怠带来的心理健康问题。

R395.9

A

1007-8517(2010)18-001-1

李英霞(1978-),女,学士,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群体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中学教师农村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作品
住院医师的知觉压力和职业倦怠特征分析及对策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从“封闭”走向“开放”——北京市远郊区中学教师教育创新的瓶颈与突破
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中学教师教学自主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需要共同努力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