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集中采购的利与弊
2010-08-15戴伟王丹
戴 伟 王 丹
卫生部关于医疗设备集中采购的指导要求《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集中采购管理的通知》于2007年6年21日颁布实施。通知要求非营利性医院在医疗器械采购中均应已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其中《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卫规财发[2004]474号)管理品目中的甲类大型医用设备[X线-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仪(PET-CT,包括正电子发射型体层仪即PET)、伽玛射线立体定位治疗系统(γ刀)、医用电子回旋加速治疗系统 (MM50)、质子治疗系、其他未列入管理品目、区域内首次配置的单价在500万元以上的医用设备]的集中采购由卫生部统一负责组织。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品目中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装置(CT)、医用磁共振成像设备(MRI)、800毫安以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仪(SPE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统一由省级卫生部门集中采购,其他未在列的医疗设备采购,各省可根据本省具体情况进行。未在目录内但是采购金额较大的医疗设备也应以集中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可更具本省情况制定限制标准。采购中应严防医疗机构负债购置大型医疗设备的违规事件发生,本文所说的医疗设备是指所有将纳入集中采购的医疗设备(各省的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可能50万以上的设备都可能被纳入集中采购),如上述甲乙两类医疗设备。虽然,集中采购具有以下积极作用:①大大降低采购成本,使医院资金得到有效利用;②限制医疗机构的盲目采购行为,避免重复购置设备和资源浪费;③减少常规采购中腐败行为的发生;④它对控制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重要的作用。 但是医疗设备集中采购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集中采购可能扼杀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集中采购后,对医疗设备的厂商来说,交易机会将会大大减少,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将被大大地挤压。集中采购后,国内医疗设备生产机构要直接面临国际竞争对手的竞争,并且集中采购后,由于限制了交易次数,国内医疗机构的交易机会大大减少。以CT为例,中国From EMKT.com.cn CT的年采购量约为1000台。集中采购前,对于医疗设备的厂商来说有1000次左右的交易机会(医疗机构采购CT基本上都是单台采购)。但是集中采购之后,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此时CT是以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为单位进行采购了。全国有3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含台湾省),假设每年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以半年或季度为单位进行CT采购(注:总后的集中采购一年只有一次),则全国一年CT的采购次数也只有62次或124次(不含台湾省),只是集中采购前的1/16或1/8,假设平均为集中采购前的1/10,即就CT而言,集中采购后比集中采购前减少了90%的交易机会。其他产品的情况是类似的。就CT而言,集中采购前,国内生产机构可以利用国际大型设备生产商留下的交易空隙和市场盲区,进行开发和发展。但是集中采购似的以省级单位为市场主体的医疗设备市场空前集中,国际大型医疗设备生产商市场盲区完全被消灭,只要抓住集中采购机会,可完全做到市场全覆盖,一劳永逸的尽享集中采购后的市场盛宴。无形中增强了国际大型医疗设备生产企业的市场覆盖范围和竞争力,使得国内对于弱势的国内企业更加被动。最终的结果是国内企业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甚至导致企业破产。事实上,总后卫生部从1999年就开始实施的、每年一次的全军医疗系统医疗设备的集中采购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至今鲜有国产品牌的医疗设备在集中采购的招标中胜出[1]。
2 由于竞争更加激烈,包括国产品牌在内的厂商的利润将会骤减。由于竞争更加激烈,产品的价格肯定会惨不忍睹,厂商只能获得微利甚至没有利润。集中招标政策实施以后的医疗设备采购招标结果也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商的市场利润和份额被大大挤压,甚至已经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而国际垄断企业则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2]。
3 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内生产企业失去发展机会,最终被市场无情淘汰。“国产品牌”,可以想见,集中采购后,新生的、弱小的国产品牌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更谈不上发展的可能[3]。这样,国产品牌将后继无人。
综上所述,集中采购后,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将会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将被扼杀。虽然集中采购有“降低采购价格”等积极作用,但当国内医疗设备生产厂商完全失去市场,被淘汰以后,一家独大的垄断企业重新独享市场定价权以后必然重新抬高销售价格,使国家医疗行业处以被动地位。
[1]解亚红. 西方国家医疗卫生改革的五大趋势[J]. CPA中国行政管理,2006,10(5):109-112.
[2]张江. 英国卫生体制改革之路[J]. 中国科技财富,2006,12(11):69-71.
[3]Baernighausen T,Sauerborn R,张新平,等. 德国卫生保健系统费用及其控制的宏观分析[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0,17(2):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