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州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现与处置
2010-08-15俄日措
俄日措 李 荣
2009年3月在墨西哥等国家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蔓延迅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6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这次流感流行的警告级别提高到6级[1],2009年5月10日,四川省报告1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被国家确诊为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2],2009年9月5日青海省首次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3],2009年9月24日,海南州首次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防治”的原则,对这起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疫情进行了成功处置,现将海南州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发现与处置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县疾控中心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报告资料,按照卫生部下发的个案调查表填写相关内容。
1.2 病例诊断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第二版)执行[4]。
1.3 疫情处置
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爆发疫情处置技术指南(试行)》[5],《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6]。
1.4 实验室检测
采集患者咽试子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所有实验由省疾控中心流感监测实验室完成。
2 结 果
2.1 病例发现和报告
患者女性,汉族,30岁,2009年9月7日去西宁姐姐家探亲,2009年9月20日9时乘西宁至同德客车,16时回到同德家中。9月21日22时患者自感全身肌肉酸痛,胸闷,自测腋温36℃,口服藿香正气水1支,22日出现咳嗽、流涕等症状,自测腋温36℃,23日症状未缓解从家中向牧场医院打电话:称自己在西宁与可疑甲型H1N1流感病例接触。当日11时30分牧场医师以流感样病例报告给同德县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立即派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并将其隔离留观。流调队对患者查腋温37.6℃,咽部充血,根据流行病学史及症状不能排除甲型H1N1流感,9月24日10时30分省疾控中心对患者咽试子检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根据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断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2.2 疫情处置
2.2.1 积极救治患者
患者发病后医院救治专家制定治疗方案,以抗病毒,抗细菌,补充能量和对症治疗为原则,在隔离病房进行正规治疗,患者连续3d体温正常后,于10月1日采集咽试子送省疾控中心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阴性,所有症状消失,符合卫生部制定的出院标准,完全康复出院。在医院内加强了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确保了无院内感染发生。
2.2.2 全面追踪密切接触者
将患者判定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及时将患者乘座的客车向有关部门和单位通报,组织力量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经过卫生、交通部门的共同努力,对同车的27名司乘人员追踪到11人,实施集中(3人)和居家医学观察,对没有追踪到的乘客发短信,贴公告等形式继续追踪。乘客回家后接触的184人通知居家医学观察,并留信心的地址和联络方式,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当地医院、卫生院和疾控中心。同时,患者9月17至19日在西宁接触的6名亲戚向所在地疾控中心发函排查和医学观察,患者回同德家中接触的9人实施居家医学观察。
2.2.3 及时公布疫情信息,广泛宣传防控知识
海南州发现1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省卫生厅、省疾控中心及时在相关网站公布信息,州委、州政府及时安排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大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健康宣传力度,在海南电视台,相关报纸和发放宣传画等形式广泛宣传,极大地消除了群众的恐慌。
2.3 流行病学调查
2.3.1 接触史
患者自述在西宁探亲期间,与外甥同住一家,9月17至18日其外甥因发热、咳嗽、流涕曾在省城某医院就诊,外甥就读的某学校有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与外甥有密切接触史。同时向省疾控中心了解并在国家大疫情网中调查患者外甥于9月22日省疾控中心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病例。患者在西宁姐姐家共接触6人,所乘客车有司乘人员27人,根据驾驶员讲中途无下车人员,患者回家后接触9人,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从家中向医师打电话请求治疗,无外出史。
2.3.2 生活习惯与既往健康史
患者平时比较注意个人网上,不吸烟,无哮喘,无慢性疾病史,1年内未接种过流感疫苗。
3 讨 论
甲型H1N1流感是由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致,该病毒具备猪流感、人流感、禽流感病毒的特征[2],截止2009年10月6日,全球已有190个国家和地区发生343298例病例,死亡4108人,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21453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重症13例,已治愈8例,死亡1例[7]。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极为关注,海南州首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能在县级得以发现和处置,总结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患者警惕性高,回到家中出现症状后及时向医务人员电话告知;二是首接医师传染病报告意识强;三是当地疾控中心及时调查,反应迅速,及时采样送检,及时医学观察;四是当地医院救治及时,在没有噢司他韦(达非)药物的情况下,制定合理正确的治疗方案,患者很快康复出院。
甲型H1N1流感已引起全球广泛蔓延,目前人们对该病毒引起的流感流行规律和流行特点还不十分清楚,各国采取的防控策略也各不相同。海南州发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根据卫生部相关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与指南,我们对患者乘车同座位,2名司机共3人进行了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对其他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居家医学观察。对间接接触者通知本人如有发热等不适症状后,立即于疾控中心联系,并留他们的通讯地址,没有联系到的接触者以发短信、贴公告等形式传递信息。从本例病例的处置结果来看,虽然发生了二代病例(患者儿子),但在第一时间内得到了及时处置,我们认为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观察措施较为适宜,不但能降低社会成本,还能及时处置二代病例的诊疗与隔离。
目前,国家制定的方案中针对季节性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预防和治疗药物有4种,分别是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噢司他韦、扎那米韦。但是,上述药物在我地区毕竟有限,大量投放是不现实的,因此,针对患者病情制定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疗效和患者康复意义深远,这是我们今后学习的经验,也证明甲型H1N1流感可治。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人员、贸易交往十分频繁,海南州发现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仅仅是一个开始,输入和本土病例不断增多。目前,发现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只是冰山一角,大量的轻型不发热病例和急性感染者不断进入海南州。因此,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发热预检门诊,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医院预检分诊制度,有针对性扩大疑似病例和流感样病例搜索范围,特别是加强学校,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措施,加强病原学检测和防控知识的宣传对预防甲型H1N1流感至关重要。
[1]新闻中心-中国网.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升至6级[EB/OL].http//www.china.com.cn/news/txt/2009-06/12/content.17933277.htm,2009-06-12/2009-10-06.
[2]祝小平,方刚.中国内地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发现与处置[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9,25(7):504-505.
[3]青海省卫生厅网.青海省卫生厅公告(9号).9月4日我省发现的1例输入性疑似甲型H1N1流感患者被诊断为确诊病例[EB/OL].http://www.qhwst..gov.cn/,2009-09-04/2009-10-07.
[4]卫生部.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第二版)[S].2009-07.
[5]卫生部.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爆发疫情处置技术指南(试行)[S].2007-05.
[6]卫生部. 甲型H1N1流感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管理方案(试行)[S].2009-08.
[7]卫生部网.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信息通报[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les/mohbgt,2009-09-04/2009-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