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66例临床分析

2010-08-15张淑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19期
关键词:治则方药风湿性关节炎

张淑英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所有滑膜关节都可被累及,其特点是对称性的多关节炎,最常见的是手和足的小关节。类风湿关节炎在临床上表现为滑膜炎和关节破坏[1]。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卫阳不固,肝肾不足,风寒湿等邪侵入机体,阻滞经脉气血,以慢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的一种周身性疾病。该病初起仅少数关节发病,继而遍历多数关节损害,故又名“历节”。收集 2009年1月至 2009年 12月应用中药的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获得了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女 58例,年龄 12~68岁,其中21~30岁 8例,31~40岁 36例,41~50岁 15例,5l岁以上 7例。病程最短 3个月,长者已达 26年,平均 16年。其中类风湿 43例,风湿 18例,其他 3例。患者有周身关节对称性红肿疼痛,晨僵时间 >1 h,双手指关节梭形变,类风湿因子增高。

1.2 临床表现 66例患者中,晨僵、对称性关节疼痛及掌指关节疼痛 66例;腕、膝、足关节疼痛 11例;肩、髋关节疼痛 3例;颢下颌关节及颈椎疼痛 6例;关节肿胀积液 42例;关节畸形、屈伸不利 46例;风湿结节 28例;乏力,低热,食少纳差32例:消瘦,肌肉萎缩,肌力减弱者 41例;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阳性 51例;血沉增速 11例,轻中度贫血 24例。放射线检查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关节附近轻度骨质稀疏,关节面软骨破坏,关节面不规则,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有骨质破坏或束状透亮区,骨质明显疏松。

1.3 辨证分型 ①行痹型: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便,可伴有恶风、发热等表证,舌苔薄白或薄白腻,脉浮;②痛痹型:肢体关节疼痛剧烈,遇寒更甚,疼痛不游走,痛处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③着痹型:肢体关节疼痛重滞,肿胀,疼痛固定,手足沉重,肌肤麻木,舌苔白腻,脉濡缓;④热痹型: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疼痛可游走,涉及多个关节,或发热、口渴、烦躁等,舌苔黄燥,脉滑数;⑤尪痹型:病程日久,关节疼痛持续但不剧烈,关节变形、僵硬,屈伸不利,肌肉萎缩,严重者出现显著畸形。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2 药物治疗

2.1 汤剂 通关散 18 g,稀签草 12 g,仙灵脾 12 g,生地 12 g,鹿衔草 12 g,桂枝 12g,赤芍 9 g,白芍 9 g,鸡血藤 12g,骨碎补 12 g,续断 12 g,补骨脂 12g,黄芪 18 g,党参 18 g,巴戟天 12g,秦艽 9g,独活 9 g,防风 9 g,桑枝 6 g,白术 12 g。 加减法:风寒挟湿型可加炙川乌,附片,炮姜,细辛:风热挟湿型可加薏苡仁,忍冬藤,苍术,汉防已,萆薢:痰瘀交阻型可加竹沥水 30m l,生姜汁 10ml。

2.2 粉剂 三七 20 g,炙地鳖虫 20 g,炙蜈蚣 10 g,炙全蝎10 g,地龙 20 g,炙蜣螂 15 g,炙僵蚕 20 g,藏红花 20 g,炙马钱子 5 g,八角枫根 5 g,黑蚂蚁 100 g。用法:上药共研末,每服 2~3g,可装胶囊服用,忌鱼腥,妊娠禁用。

2.3 外治 生草乌 60 g,一枝蒿 60 g,生川乌 60 g,八角枫60 g,透骨草 60 g,川椒 10 g。用法:上药用酒精浸泡 6~10 d。临用时取液适量,再加大葱数根捣烂入内加温后外搽患外,对肿胀积液之关节可用该药渣外包,禁内服。可采用成药追风虎骨膏、麝香虎骨膏、伤湿止痛膏等敷贴,或狗皮膏、宝珍膏等膏药烊化后温贴;痛痹型可用武力拔寒散,行痹型可用舒筋散等外敷;此外可应用骨科腾洗药、风伤洗剂等熏洗,祛风水、活络水等外擦。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发病缓慢,以青壮年为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不易根治。对患者生理、心理诸方面影响较大,并有可能致残,临床上诊断并不困难,但治疗却十分棘手,特点是处理不及时者,有半数以上或多或少终生遗留关节畸形。因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必须制订适当的治疗计划。不但要注意局部病变,而且要加强整体治疗;不但要治疗身体上的疾患,而且要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对患者多加鼓励,促使他们正确对待疾患,积极配合治疗。

药物治疗时,①行痹型,治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药:防风汤加羌活、桂枝;②痛痹型,治则:散寒止痛,祛风活络。方药:乌头汤或麻桂温经汤加减;③着痹型,治则:除湿消肿,祛风散寒。方药:薏苡仁汤、川芎茯苓汤或除湿蠲痛汤加减;④热痹型,治则:清热通络,疏风胜湿。方药:白虎汤加桂枝、连翘、黄柏、丹皮、忍冬藤、防己、威灵仙、桑枝、赤芍;⑤尪痹型,治则:补肾祛寒,通经活络。方药:桂枝汤、真武汤或补肾祛寒治狂汤加减。中医辨证分型及方药不宜太繁杂,辩清寒热虚实是合理用药的前提。一些有毒药物,只要使用得当,可增强疗效,如对八角枫,马钱子,乌头类药物的使用,炮制后从小剂量开始至治疗量。

[1] 段富律.方剂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16.

猜你喜欢

治则方药风湿性关节炎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家庭解酒方药集锦
中医药抗癌应重视扶正方药的应用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藏医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体-量-效”方药关系应用探讨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治法方药研究进展